文 /?美科?
“史上最強!SK-II從來沒有做到過買330ml送330ml,只有9萬份!”
10月15日,一年一度的“化妝品春晚”在頭部主播李佳琦的直播間如約而至,SK-II核心單品“神仙水”推出了“買正裝送正裝量”的史無前例優惠,相當于“買一送一”。9萬份庫存半小時內售罄,即便品牌方緊急追加1萬份,也迅速被市場消化。
一貫以高端定位維持品牌溢價的“貴婦品牌”SK-II,展現出了前所未有的激進促銷策略。
這并非孤例。SK-II另一王牌單品“大紅瓶”面霜同樣實施了“買一送超正裝量”的方案。據李佳琦在直播中透露,此次與SK-II的優惠談判極為艱難,“比拍offer還艱難,他們(品牌方)10ml10ml地加,(談判的)那張紙都要被搓爛了。”
但最終,這家向來以奢侈品美妝為定價體系的高端護膚品品牌,終于向市場低了頭。市場也給出了積極反饋,據市場統計,在近3年的雙11李佳琦直播間,預售首日品牌排名榜上,2023年SK-II榜上無名;2024年勉強擠進前20;今年排在了第8名。
今年雙11,SK-II在李佳琦直播間上線了4條爆品鏈接,條條鏈接均指向“買一送一”。盡管SK-II近一年里漲價不少,但其原本的銷售體系在直播間被大幅擊穿,品牌方背后的動機也遠非“沖量”所能概括。
《節點美妝》認為,這場近乎于“殺價”的促銷,折射出SK-II正面臨著巨大的業績壓力。作為母公司寶潔旗下最重要的增長引擎之一,SK-II已經顯露出疲態,如今,不得不祭出終極大牌:一場以價換量的市場自救。
01 跌落神壇:SK-II的黃金時代與當下困境
最近流行用“法拉利老了還是法拉利”,去形容一個人或一件事經久不衰、事業長虹的狀態。
SK-II精準踩中了多重時代紅利,依托母公司寶潔雄厚的資本與強大的渠道掌控力,并通過“港臺巨星代言+Pitera神秘成分故事”的組合拳,一步步成為了護膚界的“法拉利”。在中國市場,更是成功向消費者樹立了獨一無二的高端“貴婦”形象。
2015年后,隨著中國新中產崛起和消費升級的浪潮,SK-II俘獲了一批追求品質、具有一定消費實力的年輕女性。在此期間,它不僅成為了自用護膚的頂端選擇,更成為“送禮經濟”中彰顯品味的硬通貨,其“神仙水”與“大紅瓶”組成的禮盒,被上門提親的女婿們稱為“丈母娘嚴選”,品牌勢能達到頂峰。
在營銷端,SK-II展現了驚人的“整活”能力。一方面是以品牌講故事,2016年,由SK-II發布的《她去了相親角》短片,深刻揭示了彼時大眾熱點話題“剩女”命運,從而引發女性對品牌的好感度,最終轉化為銷量,帶動當季銷量暴增300%。
另一方面,SK-II善于推出限定包裝和跨界聯名,盡管其核心成分Pitera的成分故事從未升級,但每每新出令人耳目一新的限定包裝,消費者總忍不住買來收藏。因此,神仙水一度被視為護膚界的“泡泡瑪特”,附加的收藏價值不斷為其帶來拉新與復購。
這一輝煌在數據上得到印證:據寶潔2018財年年報顯示,SK-II曾連續十五個季度實現銷售額增速超過20%,并在2018財年創下高達30%的增長紀錄。
然而,2023年成為SK-II在中國市場的轉折點。日本核廢水排海事件,給這家全球唯一生產地位于日本、水源地取自琵琶湖的品牌帶來了致命一擊。其賴以生存的“日本原產”地域神話,瞬間從品質背書變為信任枷鎖,使其重重跌下神壇。
與此同時,宏觀市場環境也在悄然生變。后疫情時代下,消費者開始捂緊錢包,普遍轉向“性價比”消費。據經濟觀察報報道,貝恩咨詢發布的《2023年中國消費者購物報告》指出,2023年,中國高端護膚品市場銷售額下跌4%,整體承壓,并與大眾護膚品同年增長4%形成鮮明對比。
面對困境,SK-II在今年的自救措施顯得倉促而乏力。3月,品牌逆勢提價,試圖試探市場底線并維持品牌溢價,結果是將部分價格敏感型消費者推得更遠。
8月,SK-II推出全新LXP匠心系列,并升級了大紅瓶這一經典產品,然而高調的宣發并沒有換來消費者的熱情,在聲量巨大的國貨新品包圍中市場反響平平。
9月,SK-II在海南海棠灣cdf三亞國際免稅城開設全球首家免稅旗艦店,試圖以價格優勢吸引特定客群。
直至此次雙十一,品牌方終于祭出了“史無前例大促”這一終極手段。《節點美妝》梳理這一系列動作——從提價、推新、拓渠道到最終的大降價,清晰勾勒出品牌在增長焦慮下的戰略搖擺與被動應對。
02 圍剿“神仙水”:成分紅利殆盡與國貨“平替”崛起
事實上,老去的“法拉利”,在中國市場也經不住“新能源”的圍剿。SK-II的核心競爭壁壘——“Pitera”成分的神秘光環,正遭遇來自國產護膚品的“科技平替”的嚴峻挑戰。
多年來,SK-II之所以被稱之為“神仙水”,其神仙之處就建立在“Pitera”這一獨家專利成分之上。過去,在大多數品牌在講述花草植萃的成分的時候,SK-II就以“生物發酵技術”為核心的科技敘事,建立了強大的品牌護城河,并享用了超過三十年的成分紅利。
但今時不同往日。當SK-II仍在原地深耕“Pitera”故事時,國貨品牌已經完成了從“講花草故事”到“講硬核科技”的升級。它們在酵母發酵濾液等生物成分的研發上取得了長足進步,以更親民的價格提供了成分類似、膚感相近的產品。
例如,自然堂的王牌單品「極地精華」、華熙生物旗下肌活「糙米水」等,都從極地酵母喜默因、糙米發酵濾液、二裂酵母發酵產物等成分和概念上對“神仙水”形成了精準的“平替”圍剿,且更注重實證功效。
這一變化的背后,是消費者觀念的徹底轉變。新一代消費者更加理性、專業,他們通過社交媒體學習成分知識,不再盲目崇拜品牌的“神秘故事”,轉而追求清晰的“成分配方”與極致的“成分性價比”。SK-II賴以成名的敘事邏輯,在“大牌平替”的消費語境下正逐漸失效。
其實,SK-II的困境并非個例。以雅詩蘭黛集團為例,其2023財年在華業績同樣出現顯著下滑,這恰恰證明了純高端品牌矩陣在當下震蕩市場中的脆弱性。相比之下,寶潔在美容板塊的布局本就相對單一,過度依賴SK-II這一“超級明星”,使其在風浪面前抗風險能力更顯不足。
03 寶潔的“抗衰”難題:SK-II之后,拿什么支撐增長?
SK-II的失速,折射出母公司寶潔在面對市場劇變時的品牌老化與創新乏力難題。這家日用消費品巨頭,歷史上雖多次經歷品牌老化與復興的周期,但此次在高端美妝領域的挑戰尤為嚴峻。
在《節點美妝》看來,寶潔為SK-II做出的一系列市場決策,存在與消費者脫節的傾向。首先,在普遍的“消費降級”情緒中逆勢提價,無異于將核心消費者推開,與市場趨勢背道而馳。
其次,營銷層面相比過去的輝煌時期顯得乏力。傳統的明星代言策略對追求情緒共鳴的年輕一代吸引力遞減。例如,今年官宣莫文蔚為全球品牌代言人,其影響人群與當下的護膚消費主力軍存在代際差異,未能有效觸達目標客群。高溢價產品所需的深度情感連接與品牌故事,在當前的營銷中呈現斷裂。
最后,根本性矛盾在于,寶潔強大的大眾快消品基因與運營高端美妝品牌所需的稀缺性、個性化及深厚品牌故事底蘊之間,存在內在沖突。當理性的消費者不再愿意為“品牌虛榮”支付過高溢價時,這種基因上的不兼容便被急劇放大。
《節點美妝》認為,SK-II的“買一送一”,本質上是一場用短期銷量換取市場存在感的豪賭。它或許能暫時穩住波動的財報數據,但“貴婦”標簽一旦被親手撕下,未來再想貼回去將難上加難。
那么,當“神仙水”不再神奇,SK-II的品牌護城河還剩下什么?寶潔是繼續押注于SK-II艱難的品牌修復與升級,還是需要孵化或收購新的、更能適應當前市場環境的美妝品牌來彌補增長缺口?
SK-II在中國市場的沉浮,如同一面鏡子,映照出所有國際高端美妝品牌共同面臨的課題:在中國這個全球最復雜、變化最快的消費市場,沒有任何品牌可以常端一碗飯。如何真正讀懂并擁抱變化中的中國消費者,是擺在所有玩家面前的必修課。
特別聲明:本文為合作媒體授權DoNews專欄轉載,文章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文章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DoNews專欄的立場,轉載請聯系原作者及原出處獲取授權。(有任何疑問都請聯系idonews@shenluch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