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欧美日韩精品/狠狠色婷婷久久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午夜无码av体验区/丰满人妻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人做爰A片免费看网站爱酱

“富二代”光環下的突圍:肌膚未來能否靠377成分走出環亞的影子?

出品 | 創業最前線

作者 | 李斌

2025年的上海美博會現場,環亞科技展臺前圍滿了人。

最醒目的位置,擺放著肌膚未來核心單品377美白精華的全新升級款——瓶身印著“12年專研美白”、“中澳雙實驗室聯合研發”的字樣,旁邊的電子屏滾動播放著半年銷量破千萬瓶的銷售戰報。

這個誕生于2019年的新銳品牌,曾被視為環亞科技最冒險的嘗試。

當集團旗下美膚寶深耕中藥護膚、法蘭琳卡主打自然成分時,肌膚未來偏要扛起科學美白的大旗,用成分黨話術與傳統草本敘事正面碰撞。如今,它不僅貢獻了集團近1/10的營收,更在2024年雙11登頂天貓美白精華類目TOP5。

但光鮮數據背后,是一場關于繼承與突圍的暗戰:它吃著父輩的研發、渠道紅利長大,卻也困在集團之子的身份里。

當國際巨頭加速布局美白賽道,當珀萊雅、可復美等國貨同行以獨家成分搶占心智,肌膚未來必須回答一個問題——沒有環亞的庇護,它能成為自己的英雄嗎?

1、富二代創業,撐起“全村的希望”

肌膚未來的母公司環亞科技,是一家典型的家族企業。

創始人胡興國早年是河南固始的一名小學教師,于上世紀八十年代外出闖蕩,先后涉足民辦教育、美容護膚及美妝代理等多個領域。1999年,憑借在美妝代理渠道的初步積累,他創立了美膚寶品牌,并帶領家族成員共同在美妝行業開疆拓土。

從創立時間看,環亞科技比如今的國貨美妝龍頭珀萊雅還要早四年。兩者雖均以美妝代理起家,卻最終走上了截然不同的發展道路。

珀萊雅敏銳地洞察到線上渠道的巨大潛力,果斷調整航向,不僅在社交平臺進行大手筆營銷,成功打造出黑海鹽泡泡面膜等現象級爆品,更通過與頭部原料商LIPOTURE S.L.的深度合作,在多肽領域構筑了堅實的技術壁壘,為其長期增長奠定了堅實基礎。

反觀環亞科技,則更多地依賴于盤根錯節的家族代理商體系,長期固守線下渠道。直至2022年,其線上渠道收入占比仍不足五成。

此時,中國網購滲透率已超過80%,電商大促節點(如618、雙11)已成為衡量品牌市場活力的關鍵指標。數據對比鮮明:珀萊雅2022年第四季度收入是第三季度的近兩倍,而環亞科技同期季度收入卻未見明顯波動,市場號召力差距可見一斑。

受此影響,至2022年,環亞科技整體營收仍徘徊于20億元區間,增長遭遇瓶頸。

旗下主力品牌滋源、法蘭琳卡、美膚寶,均未能抓住線上流量紅利、在國貨美妝的黃金發展期建立起強大的品牌認知,收入出現不同程度下滑。而新品牌即肽、澳魅、康博雅等,收入規模始終難以突破0.5億元,無法挑起大梁。

只有由創始人之子胡根華創立的肌膚未來,2022年規模已接近2億元,并且還在大幅增長。在此青黃不接之際,肌膚未來被視為全村的希望。

招股書顯示,胡根華于2016年初進入環亞科技,從品牌部起步,歷任品牌管理總經理、副總裁等職,目前主導公司的電商業務與品牌營銷。2019年,他瞄準功效護膚賽道,正式創立肌膚未來。

數據顯示,2020年至2023年上半年,肌膚未來分別實現營收0.59億元、0.91億元、1.97億元和2.7億元,截至2023年6月30日,肌膚未來是集團內唯一收入過億且保持高速增長的品牌。

2、從成分試錯,到聚焦377的科學美白之路

肌膚未來雖是一個年輕品牌,但其市場定位卻經歷了從模糊到清晰的曲折探索過程。

品牌創立之初,正值國內成分黨風潮興起,肌膚未來順勢將自身定位為功效護膚品牌。數據顯示,2020年的成分黨主力軍是95后、女性和高消費群體,其中女性占比高達84.83%,18-24歲用戶超過五成,且整體消費能力強勁。

在市場化初期,肌膚未來采取了廣撒網的策略,通過推出涵蓋不同功效成分的產品來試探市場反應。

2019年,其備案的首款產品是主打肌肽的抗糖面膜,隨后又陸續推出了富勒烯、藍銅勝肽、玻尿酸、水楊酸等多種成分的原液與精華。

然而,在諸多熱門成分領域,肌膚未來都面臨著強大競爭。

華熙生物在透明質酸領域早已占據消費者心智,自然堂等老牌國貨也迅速跟進富勒烯等成分,而珀萊雅則通過與全球頂尖原料商的合作,在多肽領域構筑了堅固的護城河。作為新品牌,肌膚未來缺乏足夠的客戶基礎和鮮明賣點,銷量一度增長乏力。

困境之下,品牌決定收縮戰線,聚焦于377美白這一細分賽道。

其實,早在2019年,肌膚未來就已開始在產品中添加377成分,但并未作為核心宣傳點。隨后,品牌先后與中科院納米實驗室及全球知名供應商德之馨展開深度合作,逐步將377提升至戰略核心地位。

藥監局數據顯示,2020年4月,肌膚未來首次備案將377作為主要成分的產品“肌膚未來377煙酰胺亮膚原液”,備案號為粵G妝網備字2020057888。

2020年12月,肌膚未來備案了首個含377的特字號產品“美白煥亮精華液”,產品備案號為國妝特字G20203112(國妝特字是國家藥監局對國產特殊用途化妝品頒發的批準文號標識)。2021年,品牌又加快了對特殊宣稱產品的備案步伐,一年之內備案了11款特字號產品。

轉機出現在2021年。國家藥監局出臺新規,嚴格限制377成分只能用于宣稱美白功效的特殊化妝品中。這使得377產品的備案門檻大幅提高——妝字號產品備案周期為數周至數月,而特字號審批則可能長達2-5年。

新政影響立竿見影,2022年市場新增377產品備案數量從2021年的4342件斷崖式下跌至66件。這一監管窗口期,為早已在此布局的肌膚未來創造了一片藍海。

此后,肌膚未來全力押注377,確立了科學美白的品牌理念。

一方面,品牌在產品包裝上突出醒目的“377”標識,某消費者對「創業最前線」表示,此前并不了解肌膚未來這個品牌,但是知道377美白產品,以為瓶身印著377字樣的產品品牌就叫做377。

另一方面,肌膚未來還通過小紅書等熱門平臺密集種草,在2021年聯合了180多位達人推廣爆品,并與“老爸測評”等頭部KOL合作,單場直播銷售額達900萬。同時,品牌還贊助了《我是大美人》等多檔綜藝節目,提升曝光度。

憑借精準的綁定策略,肌膚未來迅速占領了377市場。

數據顯示,肌膚未來377精華曾在天貓月銷3萬+,一度沖刺精華品類銷量榜首。2022年,品牌收入同比增長117.8%,達到1.97億元,首次突破億元大關。至2024年,肌膚未來在國貨377市場的占有率已超過70%。

如果說肌膚未來是環亞的希望,那么377就是肌膚未來的希望。

3、細分賽道與廣闊市場間的艱難抉擇

2024年底,創始人胡根華在回顧品牌發展時坦言:“在創立之初,我們講肌膚未來是一個成分黨品牌,后面又聚焦到了熬夜場景的護膚,再后來走到了專研科學美白這件事。很顯然,第一個彎路就是戰略定位。”

他表示,并非所有企業都要成為行業龍頭,聰明的企業會選擇在細分市場做深做透,成為“小池塘里的大魚”。

目前看來,科學美白是肌膚未來選定的方向,而377正是那片要深耕的“小池”。

然而,這片小池塘可能過于狹小了。

公開資料顯示,2023年肌膚未來銷售額實現了超300%的增長。結合已披露的2022年收入數據(1.97億元)進行推算,該品牌在2023年的收入預計達到10億元左右。若進一步參照其在國內377美白市場70%的市場占有率進行反推,則可估算出2023年國內377美白市場的整體規模應不足15億元。

這片土壤,恐怕尚不足以滋養一棵能支撐起整個美妝集團的參天大樹。肌膚未來或許也意識到了這一問題,開始圍繞美白祛斑場景擴充產品矩陣,在2025年陸續備案了添加煙酰胺、海棠藻、光果甘草等成分的新品。

然而,一旦將競爭舞臺放大至整個美白市場,肌膚未來將不得不再次直面歐詩漫、谷雨、OLAY、珀萊雅等強大對手的正面競爭。

「創業最前線」瀏覽了消費者發布在社交平臺上關于美白精華的測評貼,發現消費者在購物決策前,常常將肌膚未來377產品與城野醫生、谷雨、OLAY等品牌競品對比。而有使用過不同款美白精華的消費者,在平臺分享對比測評時提到,肌膚未來377產品在膚感上表現優秀,但美白效果相對平淡。

科學美白的定位在今天已不再稀缺,它正迅速從一個差異點演變為行業入場券。肌膚未來亟需構建更深的護城河,無論是通過獨家成分的研發,還是更尖端的產品配方工藝,否則極易陷入同質化競爭的價格戰泥潭。

從網紅到長紅,是所有新消費品牌必須經歷的考驗。對于肌膚未來而言,它的幸運在于誕生之初便背靠環亞,享有研發與渠道的先天優勢。但它最終的成就,將取決于其能否在集團的庇護與約束下,真正獨立地建立起屬于自己的、不可復制的品牌價值。

在成分內卷日益加劇的美白賽道上,肌膚未來的極限挑戰,其實才剛剛開始。

特別聲明:本文為合作媒體授權DoNews專欄轉載,文章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文章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DoNews專欄的立場,轉載請聯系原作者及原出處獲取授權。(有任何疑問都請聯系idonews@shenlucha.cn)

標簽: 肌膚未來
“富二代”光環下的突圍:肌膚未來能否靠377成分走出環亞的影子?
掃描二維碼查看原文
分享自DoNews
Copyright ? DoNews 2000-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