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營收暴漲、門店破萬,“好想來”能否延續業績神話?
摘要:
1、資產負債率逼近七成,萬辰生物高杠桿擴張。
2、“好想來”門店超1.5萬家,市占率0.91%,穩居量販零食第一。
3、加盟商回本周期延長,行業內卷加劇經營風險。
從食用菌種植轉型為零食巨頭,萬辰生物(300972.SZ)以1.53萬家門店的規模登頂行業榜首,卻也帶著高負債、加盟商回本難、創始人被留置等多重陰影。
如今,萬辰生物再度開啟港股上市之路,能否順利敲鐘?港股上市,對背后上萬家好想來加盟商又能帶來多少助力?
01 從菌菇到零食:萬億賽道的登頂者與隱疾
萬辰生物的業務版圖清晰劃分為“零食為主、菌菇為輔”的兩大板塊。
據招股書披露,2025年上半年,零食飲料零售業務實現收入223.45億元,占總營收的98.9%,而2022年這一比例僅為12.1%。
整體來看,萬辰生物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簡稱“報告期內”)的營收分別為5.49億元、92.94億元、323.29億元和225.83億元。營收增速之快堪稱行業奇跡。
2022年8月,萬辰生物設立南京萬興切入零食賽道后,通過并購“陸小饞”“來優品”等區域品牌,2023年9月統一為“好想來”品牌,2025年3月成為國內首個門店破萬的量販零食品牌。傳統食用菌業務則退居次要地位,2024年收入占比僅1.7%。
根據灼識咨詢數據,萬辰生物2023-2024年GMV同比增速高達282%,旗下“好想來”品牌2024年以零食飲料GMV計位列行業第一。
加盟策略是萬辰生物業績暴漲的基礎,2022年,萬辰生物僅有160家加盟店,到2025年上半年,已經瘋漲至1.53萬家,其中99%以上為加盟店。
截至2025年6月30日,萬辰生物的門店網絡已覆蓋中國29個省份、直轄市及自治區,形成“長三角+山河四省”的核心布局,下沉市場滲透率領先同行。
但“高營收、低盈利”的問題始終凸顯。
據申請資料,報告期內,萬辰生物經調整凈利潤(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計量指標)分別約0.39億元、虧損0.28億元、8.23億元 和9.22億元。
不難看出,隨著加盟店規模的迅猛增長,萬辰生物的凈利潤也實現暴增,2025年上半年同比增速達到287.39%。
但由于計算口徑不同,根據萬辰生物2024年上半年財報和2025年上半年財報,萬辰生物的歸屬凈利潤增速達到了驚人的503.59倍!其2024年上半年歸屬凈利潤僅約93.46萬元,而2025年同期達到了約4.72億元。
雖然上述增速高達500多倍,但萬辰生物凈利率卻因為加盟店模式而大幅拉低,2025年上半年的凈利率只有3.85%,2022年至2024年的凈利率則分別為7.56%、-1.57%和1.87%。
與其對比,2018年~2021年的凈利率水平分別為10.14%、20.44%和21.36%、5.39%。
盈利水平的大幅下降,與幾百億的營收規模形成鮮明對比,背后反映的也是量販零食“薄利多銷”的模式選擇。
02 大舉擴張背后:加盟商回本1年變3年
在萬辰集團加快推進量販零食領域的布局過程中,相繼收購了幾大區域零食品牌,如陸小饞、來優品、吖滴吖滴等,但這些收購基本都是通過舉債完成,其負債規模也快速增加。
2022年末,萬辰集團的流動負債僅約3.32億元,到2024年末就達到了51.28億元,3年暴漲15倍;到2025年上半年,其流動負債有所下降,但仍達到44.19億元。
即便負債規模上漲,但萬辰生物的并購步伐仍未停下。
據2025年8月萬辰生物公告,公司擬以13.79億元現金收購南京萬優股權,交易完成后負債總額將從43.29億元漲至65.81億元,資產負債率從67.57%升至90.97%(對比時間為2025年5月31日前后)。
截至2025年上半年,萬辰生物總資產為74.6億元,總負債達51.44億元,資產負債率達68.95%。
同時值得關注的是萬辰生物的現金流情況。
截至2025年6月30日,萬辰生物短期借款約8.85億元,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約2.14億元,同期期末現金及現金等價物余額約33.58億元
負債規模上漲的背后,令人關注的是萬辰生物的加盟商模式能否延續過往的高增長模式,雖然財報上的利潤數字很高,但線下的加盟商卻反映稱,行業越來越卷。
萬辰生物、鳴鳴很忙集團(零食很忙)在2025年紛紛打出0加盟政策,愛零食為提升競爭力,甚至為那些在“競對”品牌附近開店的加盟商給予不同數額的加盟補貼。
公眾號“好想來品牌零食”在今年年初發布的加盟政策中提到,給予0加盟費、0服務費、0管理費、0配送費。根據公眾號“零食有鳴YUMMY”今年2月發布的加盟信息,零食有鳴加盟實施0加盟費、0管理費、0培訓費、0服務費。
但即便如此,加盟商的生意也不如以前好做。
“壹覽商業”公眾號發文稱,加盟商面臨著“收入降、成本升”的雙重擠壓。開設一家“好想來”門店,不含房租、人工等,前期需要投資約50萬元,包括2萬元保證金、13萬元裝修費、13萬元設備費、18萬元首批貨款、4萬元其他費用等。
該文還稱,三四線城市或縣級區域的120平商鋪,月租金、人工月薪、水電雜費等每月固定成本至少需要2.9萬元,而加盟商月凈利潤約3.01萬元,若按50萬元初始投資計算,回本周期約17個月。
“36氪”也在文中提到,山東濱州一家量販零食店店主表示,2022年剛開業參與進來的優質鋪面,回本大概只要一年,甚至不到一年時間,但現在優質店鋪早已被掃空,加之市場內卷嚴重,回本周期得三年甚至更長時間了,“這還是樂觀的預估。”
回本周期的延長與存貨之間還存在一定聯系,報告期內,萬辰生物的存貨規模隨著業務規模擴大而同步大增。
據萬辰生物披露,公司報告期內的存貨分別為6320萬元、6.86億元、20.99億元和16.29億元,存貨主要包括零食飲料零售業務有關的存貨(包括成品)、與食用菌業務有關的存貨(包括原材料及在途貨品)。
萬辰生物表示,在公司面臨的潛在風險中,存貨管理失誤可能會對業務產生重大不利影響。
03 創始人被留置,“90后”兒子接班
2025年3月3日,萬辰生物突發公告稱,董事長王健坤收到國家某監委出具的通知書,被留置立案調查,且留置已涉嫌觸犯刑法;公司僅表示“所涉事項與公司無關,未被要求協助調查”,未披露具體原因。
據多家媒體報道,這一事件引發市場劇烈反應,3月4日萬辰生物股價單日暴跌7.74%,市值蒸發超10億元。
截至目前監管部門尚未公布調查結果。在王健坤不能履行董事長職責期間,由公司董事兼總經理王麗卿女士代為履行公司董事長的相關職責。
萬辰生物也是一家典型的家族企業,董事會成員多位家族成員,如非執行董事林該春女士是王澤寧的母親;非執行董事陳文柱是董事長、執行董事王麗卿的表弟;王麗卿是王澤寧的姑姑。
王健坤被留置后,其1993年出生的兒子王澤寧走向臺前。
王澤寧早在2015年就與姑姑王麗卿簽署一致行動協議,目前王澤寧為萬辰生物實控人,2025年7月擔任總經理,8月擔任執行董事,負責萬辰生物戰略的整體制定及執行、監督集團的日常運營、制定集團的年度目標、業務計劃及運營政策。
王澤寧、王麗卿、陳文柱、福建農開發及漳州金萬辰共同成為萬辰生物的控股股東,福建農開發、漳州金萬辰、王澤寧及王麗卿分別持有公司約17.46%、約13.14%、約13.66%及約0.07%的股份。
福建農開發由王澤寧、陳文柱及王麗卿分別持有80%、19%及1%股份;王澤寧、王麗卿及多名其他少數股東分別合共持有漳州金萬辰約53.33%、37.67%及約9%股份。
在這次上市背后,王澤寧面臨挑戰還很多。
目前,量販零食行業競爭呈現雙寡頭格局:萬辰生物(好想來)與鳴鳴很忙集團(零食很忙、趙一鳴)占據頭部位置,但市場集中度仍處低位。
據灼識咨詢數據,中國零食飲料零售業高度分散。按2024年零食飲料GMV計算,“好想來”為中國最大的零食飲料連鎖零售品牌,但市占率也僅為0.91%,前五大品牌合計市占率僅約3.85%。
而在資本市場上,鳴鳴很忙也在加速推進港股上市,兩大巨頭的競爭仍將持續。
在加盟商內卷,以及行業洗牌期的競爭壓力,均可能成為監管問詢與資本市場關注的焦點。對于投資者而言,萬辰生物的核心價值在于下沉市場的門店網絡與數字化能力,但需清醒認識其“高增長、低盈利、高負債”的現狀
短期看,萬辰生物憑借渠道網絡、品牌勢能與AI系統積累具備競爭力;但長期看,高負債、高擴張、低利潤、輿論頻發構成了持續隱憂。
創始人調查風波雖暫告一段落,但家族化治理、加盟體系穩定性、財務透明度、消費者信任仍需用更堅實的經營與披露來重建信心。
對投資者而言,值得關注的不僅是萬辰生物的門店規模,而是能否證明:這場“零食風暴”過去后,誰能平穩進入下一個周期。
特別聲明:本文為合作媒體授權DoNews專欄轉載,文章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文章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DoNews專欄的立場,轉載請聯系原作者及原出處獲取授權。(有任何疑問都請聯系idonews@shenluch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