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欧美日韩精品/狠狠色婷婷久久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午夜无码av体验区/丰满人妻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人做爰A片免费看网站爱酱

藍橋杯出局,少兒編程的價值祛魅時刻?

文:互聯網江湖 作者:劉致呈

“前一天還在提醒我們報名登記,結果第二天就通知藍橋杯競賽沒了”。

“孩子報班學了很久的編程,這下升學規劃全亂了”。

看著教育部最新公示的2025—2028學年面向中小學生的全國性競賽活動(白)名單中,曾經備受青睞的“藍橋杯”被移除出。

包括Lisa在內的不少家長,就忍不住向我們吐槽道。

原來,在少兒編程等輔導機構們的漫天宣傳下,Lisa了解到:如果自家小孩能夠通過教育部認證的“白名單賽事”并獲獎,那么未來就有可能開啟 “科技特長生” 的通道,升學優勢甚至能貫穿小升初、中考、高考乃至出國留學全階段。

所以,在去年看到藍橋青少年考試中心宣布核桃編程是其國內首家官方合作單位,今年9月,核桃編程又發出藍橋杯喜報,本次省賽中共有68139名核桃學員脫穎而出,成功摘取省級榮譽后,Lisa就興沖沖地帶著孩子報了班,但誰曾想剛上了一個學段,前些天又交完了新學期的費用后,結果現在……

“既然藍橋杯等競賽被移除白名單,失去了升學加分的優勢,那么還有必要讓小學、初中的孩子繼續學習少兒編程嗎?”

這成了現在Lisa和萬千家長們糾結的問題。

核桃編程們,斷舍離“藍橋杯”

一位已經辭職的某少兒編程機構老師向我們坦言:藍橋杯被取消,實際上是早晚的事兒。

此前官方就曾強調,白名單賽事必須由正規機構組織,性質公益且評價體系成熟,主辦方不得通過與競賽相關的培訓、夏令營、游學等方式變相收取費用,不得面向參賽的學生、家長或老師開展培訓。

但在實際運作中,藍橋杯大賽卻逐漸沾染上了不少商業化氣息。就像此前曝光的收費STEMA測評,便違背了白名單的公益原則”。

更重要的是,今年4月30日,藍橋杯大賽組委會發布《關于第十六屆藍橋杯大賽(軟件賽/電子賽)省賽個別選手違紀行為的處理決定》,公布經過甄別的312名違規選手、1133名作弊選手的名單,宣布對作弊選手做出取消成績、禁賽三年的處罰。

“曝出這么大的負面問題,藍橋杯怎么可能不受影響?”

“在此之后,就已經有很多機構不看好藍橋杯了。但是靴子沒有落地,誰也不敢確定。”

“所以,前段時間還在拿藍橋杯宣傳引流的機構,到底是明知故意,還是也被打了個措手不及,就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不過無論怎樣,風停之后,整個少兒編程行業都沒有贏家。

以核桃編程為例,藍橋杯可以說是核桃編程營銷體系中的關鍵一環。

自2022年藍橋杯被納入白名單后,核桃編程就一邊向公眾積極科普“科技特長生”“升學優勢”等招生政策,一邊用藍橋杯“喜報”的營銷形式對外宣傳品牌形象,同時還不斷和藍橋青少年考試中心深度綁定,以此證明教學效果,并吸引更多家長們報名。

很明顯,藍橋杯的價值“背書”,成了核桃編程重要的營銷點之一。

至于為什么會出現這么個局面?

跟以少兒編程為代表的素質教育行業缺乏競爭力有關。

主要體現在兩方面:一是對內,市場需求不穩定。無論是少兒編程還是美術、音樂等科目,雖然整體也有育人價值,但是在當前主流教育評價體系下,如果素質教育機構們缺少明確的“升學加分”牽引,那么就很難轉化為家長付費決策的關鍵動力。

畢竟對大多數普通家庭來說,教育選擇在本質上就是資源約束下的理性決策,核心訴求必然要圍繞升學與就業展開。

也正因如此,在沒有錨定藍橋杯之前,部分教育機構們曾一度滑向了焦慮營銷的歧途……

二是對外,行業缺乏差異化競爭點。

沒有標準,就沒有差異化。就像現在不少家長送一二年級的孩子去學舞蹈、畫畫,有誰想過成為藝術大家嗎?家長們關注的更多是興趣啟蒙而非專業成就。

所以在以“興趣培養”為前提下,對家長們來說,編程品牌機構們幾乎沒有太大的區別。

但現在,有了藍橋杯等白名單賽事,少兒編程行業就有了價值參考標準,有了量化課程效果和家長投入的直觀表現,整個行業的分化也就能真正展開。

此外從營銷的角度看,藍橋杯競賽還具有稀缺性。核桃編程占據了藍橋青少年考試中心首家官方合作單位的頭銜,實現了深度綁定,那么其他品牌也就很難再復制其宣傳路徑了。

“藍橋杯”成了核桃編程最獨特且無法被模仿的品牌護城河之一。

不過現在,這道護城河似乎出現了些許裂痕……

其實在當前的白名單里,少兒編程不是沒有競賽項目,比如全國中學生信息學奧林匹克競賽,又比如全國青少年人工智能創新挑戰賽等等。

只不過前者面向的是“普通高中”學段的學生,如果不是有個體天賦,且經過長久學習的話,在高中這個人生關鍵期,大多數家長恐怕都很難愿意支持。

所以,這部分編程教育用戶群體和市場規模,注定不會太大。

至于后者雖然覆蓋小學、初中等各個學段學生,但對應的編程學習,卻需要從純軟編向軟硬件結合的人工智能算法編程方面過渡。

這是個機會,也是個挑戰。

畢竟,怎么教,怎么在藍橋杯被移除后,讓學生家長重新相信品牌機構們,同樣是個頭疼的難題……

不過好在,轉型一直都是核桃編程們的拿手好戲。

比如核桃編程內部搭建的“莫頓系統”,早已成為編程教育系統化轉型的重要技術支撐。這一系統集合任務生成、行為識別、路徑推薦、能力評估等功能,實現了從內容分發型產品向智能教學中臺的演進。

這就相當于地基和框架都是現成的,剩下的無非就是增添內容、換個形式,未來依然可期……

少兒編程的想象力,越來越沒味了?

不過某種程度上,少兒編程并不能算是一門好生意。

哪怕在過去移動互聯網高速發展時期,幾十輪融資砸下去,整個少兒編程賽道也只是跑出了幾家明星企業,比如核桃編程、編程貓、猿編程和小碼王等等。

但真正獲得資本市場認可,并完成IPO上市的卻寥寥無幾。

就像核桃編程,有數據顯示,目前其已累計服務學生超800萬,平臺日均學習任務量遠超同類機構。

同時,據天眼查APP顯示,北京聰明核桃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核桃編程”)現在已經完成了五輪融資,投資方包括華興資本、高瓴資本等,融資金額總計超3億美元,整體表現也非常亮眼。

但偏偏在IPO方面,今年4月,有市場消息傳出核桃編程正在考慮赴美上市,預計募資金額可能達到1億美元左右。隨后,核桃編程方面回應稱“不作置評”。

至于現在上市的兩家企業,整體表現則又相當一般。

比如童程童美(原達內教育),今年1月份一度被傳“爆雷”,深陷停業關門危機;另一家傳智教育則是被*ST帶了“帽”……

為什么少兒編程行業會出現百舸爭流,卻無一勝出的局面?

本質上跟其價值定位有關,被困在了理想的教育價值與功利的市場訴求之間。

在當前以分數和升學為主導的教育評價體系中,興趣類課程始終都處于弱勢地位:

1、文化課是“主食”,構成了教育消費的絕對核心;

2、體育、藝術則是“維生素”,兼具育人價值和部分升學通道,即體育生、藝術生;

3、少兒編程等課程則更像是“保健品”——雖有“科技特長生”等政策賦予其一定的加分價值,有助于升學,但卻難以成為升學本身,所以整體始終處于“可有可無”的弱選擇序列。

更關鍵的,少兒編程等白名單賽事加分是一條捷徑,但卻并不簡單。

教育本身是高度依賴“人的不確定性”行業。教育成材,外部資源的投入只是一部分因素,更重要的還要看個體的天賦、努力、興趣和機遇等等。

所以,此前少兒編程機構們的藍橋杯“喜報”,實質就跟彩票機構們的宣傳策略一樣,不斷介紹一些“花小錢中大獎”的案例,從而刺激更多學生家長們的投入。

此外值得深思的是,據多鯨教育研究院發布的《2024少兒編程教育行業發展趨勢報告》,2024年少兒編程行業的市場規模預計達到488億元,較2022年的350億元有顯著增長,然而增速卻從2022年的20%降至2024年的16%,逐漸進入存量競爭階段。

也就是說,AI時代的編程價值沒有下降,但市場卻在飽和。

那么未來會不會像計算機行業那樣,以前是香餑餑專業,現在雖然同樣備受青睞,但由于供給端的過度飽和,以至于市場端的價值被不斷分流,甚至是消退呢?

在此背景下,如果家長和學生們僅以“升學加分”為目標接觸編程,那么所獲得的可能就只是“中庸級別的競爭力”——既難以形成顯著優勢,反而還會擠占在文化課等核心科目上的投入精力。

總之,現在少兒編程行業面臨的不僅僅是商業模式之困,更是價值定位之惑。

在“剛需”與“非剛需”、“素養”與“功利”、“普及”與“精英”的多重矛盾中,遲遲未能找到魚和熊掌兼得的平衡點。

所以,想要改變少兒編程“叫好不叫座”的長期局面,還需各大頭部品牌玩家們,不斷嘗試重構其與社會評價、個體成長之間的價值關系……

特別聲明:本文為合作媒體授權DoNews專欄轉載,文章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文章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DoNews專欄的立場,轉載請聯系原作者及原出處獲取授權。(有任何疑問都請聯系idonews@shenlucha.cn)

標簽: 編程
藍橋杯出局,少兒編程的價值祛魅時刻?
掃描二維碼查看原文
分享自DoNews
Copyright ? DoNews 2000-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