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云報道原創。
不到1分鐘,3歲自閉癥孩子歡歡(化名)的評估報告就生成了。
看著眼前的評估報告,大米和小米高級督導徐園月回憶起剛入行時的自己,深深覺得,“使用RICE AI真是太方便了!”
和過去給自閉癥孩子做評估不同,徐園月將自閉癥孩子歡歡的信息輸入RICE AI評估系統后,自動生成了一份16頁的報告。報告涵蓋了評估結果與分析、干預目標、干預計劃等維度。拿到報告后只需要對內容進行審核和微調,前后不到30分鐘。而沒有RICE AI之前,整個過程只能依靠人工,至少需要3小時。
當通用AI賽道陷入“參數競賽”時,一場更有溫度的技術革命正在垂直領域悄然落地。大米和小米與亞馬遜云科技聯手打造的RICE AI解決方案,不僅用生成式AI破解了“個體差異大、人力成本高、服務覆蓋難”的行業困局,更勾勒出AI應用發展的核心邏輯:真正的技術突破,永遠從解決真實社會問題出發。
特殊需要兒童康復的“人力死結”
在美國疾控中心2020年的數據里,自閉癥發病率已達1/36;而在國內,14歲以下特殊兒童(含自閉癥、語言發育遲緩、學習困難等)約有3500萬。這個數字背后,是一個觸目驚心的人力缺口?——?按每20名兒童配1名康復師的標準,全國需要200多萬名專業康復師,但目前所有機構、學校的特教老師加起來僅約20萬。
“個體差異是最大的難題。”大米和小米CTO崔遷在媒體溝通會上直言。特需兒童的障礙表現千差萬別:有的孩子無法對視,有的對溫度感知異常(30度會覺得灼熱),有的因精細運動障礙寫不出“捺”畫。
傳統康復模式下,每個孩子都需要督導、康復師組成的團隊量身定制方案,而督導能服務的個案數有限。
這種“人力密集型”模式,還帶來了兩大痛點:一是服務覆蓋難,三四線城市的康復機構往往連BCBA(國際認證行為分析師)都沒有,家長只能帶孩子跨省干預;二是效率極低,人工撰寫評估報告需要3小時,調整訓練策略要線下溝通半天,而孩子的康復黃金期(1-6歲)根本經不起等待。
當行業困局遇上AI技術爆發,一場變革開始醞釀。
RICE AI讓“一人一案”規模化
2021年,大米和小米成立眾米互聯,正式布局AI康復領域。彼時,這家深耕行業10年的機構已積累了3萬多個案評估數據、近1.2億條干預行為記錄、300多萬條督導決策信息,這些帶著“溫度”的數據,成為AI落地的基石。
2023年,大米和小米與亞馬遜云科技達成深度合作,依托后者的云計算、機器學習技術,推出特需兒童康復領域的生成式AI解決方案RICE AI。這套系統的核心,是用技術打破個性化與規模化的矛盾,讓每個孩子都能享受到優質康復服務。
傳統評估流程里,康復師需要與孩子和家長互動和溝通,這通常要2小時,再耗費半天進行人工分析家長提供的信息和孩子現場表現,家長往往要等1到2天才能拿到結果。
而RICE AI通過亞馬遜云科技的Amazon SageMaker平臺,在開源大模型基礎上用大米和小米的數據集進行微調,訓練出了自動化康復策略調整模型。
現在,家長只需上傳孩子的檔案數據、日常視頻或音頻,AI評估師5分鐘就能生成初步結果;康復師和督導審核后,30分鐘即可完成全套評估。
更關鍵的是,AI生成的干預策略準確率達90%,相當于一名資深督導的判斷水平。“AI提升了對孩子的評估效率,現在康復師能把更多時間花在與孩子互動上。”徐園月說,特需兒童的康復是動態過程,當孩子學會辨認紅色后,下一個目標可能是區分紅與藍,也可能是用紅色積木搭房子。
這需要督導實時調整策略。傳統模式下,督導要回查紙質數據圖,與康復師線下溝通,一天服務的兒童數量十分有限。
RICE AI的AI督導功能徹底改變了這一流程。依托亞馬遜云科技的云計算能力,系統能實時分析孩子的訓練數據,自動判斷是否達到目標,并生成下階段干預方案。目前,RICE AI每日可生成4000多個干預策略,督導效率提升2.3倍。
身為督導的徐園月對此深有感觸:“過去十年,無論是面對家長、眾多專業從業者還是各類機構,我與許多伙伴交流發現,大家需要投入大量時間和資源才能變得專業化。現在,AI技術加速了這一進程。”
康復訓練中,圖卡、繪本是核心教具。RICE AI基于亞馬遜云科技Amazon SageMaker機器學習平臺訓練出的圖片大模型,能根據孩子的興趣快速生成個性化教具——喜歡奧特曼的孩子,會拿到“奧特曼教社交”的繪本;喜歡超級飛俠的孩子,圖卡主角會變成樂迪。
“深度賦能”不是賣技術而是懂場景
當很多技術提供商還在賣算力時,亞馬遜云科技的團隊已經走進了康復中心的課堂。他們的應用科學家、架構師連續幾天跟大米和小米的康復師一起上課,觀察孩子的反應、康復師的操作,甚至記錄下孩子注意力時長這樣的細節。
這種場景化賦能,正是RICE AI成功的關鍵。亞馬遜云科技大中華區技術總監王曉野將其總結為“從真實場景反向推導技術演進”,不是把通用AI能力套用到行業里,而是先理解康復師的痛點、孩子的需求,再匹配技術方案。
為了讓AI適應特殊兒童康復的復雜場景,亞馬遜云科技提供了全流程支持:從初期的?POC(概念驗證)測試,到中期的模型微調,再到后期的代碼級解決方案。
例如,在科技賦能場景的挖掘過程中,亞馬遜的AI Field Lab團隊與康復訓練中的核心角色(包括康復師、督導、研發及產品開發人員)進行了深入訪談和問卷調研,再通過田野實驗和影子實驗,細致觀察了康復培訓過程、教具使用及患兒與康復師的互動,從而精準梳理出康復訓練業務中的核心價值點,并成功挖掘出普惠社會價值、提高工作效率、智能分析生成策略及多維度視頻分析等賦能業務場景。
大模型訓練往往意味著高額成本,但亞馬遜云科技通過技術優化,幫大米和小米實現了成本可控,其采用LoRA微調+強化學習技術,不僅在模型優化環節實現降本增效,還進一步使推理成本大幅下降。這種“低成本+高效率”的模式,讓RICE AI具備了向行業開放的基礎。
目前,雙方正在探索更前沿的技術方向。一是多模態分析,通過攝像頭捕捉孩子的面部表情、肢體動作,以更全面、多維度地提升康復效果;二是基于亞馬遜云科技開源的Strands Agents,搭建智能自動化康復策略系統,從而更精準地為康復師和督導提供孩子康復的下一步策略。
目前,“AI+康復訓練一體化”解決方案已經在全國超過60家康復機構和學校全面應用,可同時服務逾5000名特殊需求兒童,惠及超過1萬個家庭。目前,大米和小米已將RICE AI面向全國機構開放,以此幫助更多有需要的機構,惠及更廣泛的特需兒童與家庭,并且計劃在3年內實現服務10萬包括機構、康復師、學校、公益組織等專業用戶及50萬個家庭的目標。
科技的終極目標是讓人們生活更加美好。大米和小米并未將RICE AI獨占,而是選擇向全行業開放。目前,全國已有60多家康復機構和學校接入系統,這些機構不僅能使用AI評估、督導功能,還能共享大米和小米10年積累的專業知識,包括專家課程、康復案例、教案模板等。
以前,偏遠地區的康復師很難接觸到BCBA的課程,現在通過RICE AI,他們能隨時學習最新的干預方法。這種開放共贏的模式,正在推動特需兒童康復行業從“零散化”走向“標準化”。
從需求出發,技術才有意義。當ChatGPT、文心一言等通用AI搶占頭條時,那些能深入垂直領域、解決具體問題的技術,才真正具備改變世界的力量。
創辦于2004年、專注特需兒童康復教育的南寧市暖陽兒童康復服務中心,長期被多重難題困擾:評估工作始終是壓在團隊肩上的重擔——單訓老師評估技能不足難以獨立操作,專業評估師又因孩子數量多而人手緊缺;出具評估報告耗時冗長,大量擠占督導給孩子制定干預方案的時間。
康復過程中的數據記錄與分析同樣棘手:康復師一邊給孩子做著干預,一邊還得記錄數據,孩子調皮伸手搶過記錄的紙筆,數據記錄時有缺失。更讓人著急的是,骨干老師如果整天陷在文案事務里,帶新人、做督導的時間被擠得沒了影,機構的人力成本不知不覺就漲了上去。
使RICE AI系統后,實實在在的改變正在發生。
在南寧市暖陽兒童康復服務中心,首評估流程的提速讓人印象深刻。過去,從完成評估、出具報告,到制定方案并與家長溝通,前前后后得花上10天;如今,系統通過智能匹配精準縮減評估范圍,不僅讓評估與報告生成更快速,精準度也同步提升。
更重要的是,系統會根據干預數據實時調整干預方案,康復師和督導可以根據系統自動生成的階段性報告復盤孩子的情況,與家長高效溝通。而系統統一的評估標準,更讓康復師與督導之間的合作少了磕絆,多了順暢。
這些小小的進步,或許比任何AI參數、技術突破都更有意義。RICE AI用實踐證明,AI的終極目標,不是超越人類,而是讓每個生命都能得到更好的守護。當技術帶著溫度落地,當垂直領域的小創新匯聚起來,就能形成改變社會的大力量。而這,就是AI應用發展的真正方向。
特別聲明:本文為合作媒體授權DoNews專欄轉載,文章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文章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DoNews專欄的立場,轉載請聯系原作者及原出處獲取授權。(有任何疑問都請聯系idonews@shenluch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