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達財經出品 文|丁禹 編|孟帥
“沉寂”四年多,新晉中國首富、字節跳動創始人——張一鳴,罕見公開亮相。10月9日現身上海徐匯知春創新中心開業典禮的他,再度聚焦起大眾的目光。
據悉,知春創新中心由張一鳴和上海交大的俞勇教授共同發起,旨在每年招收30名16-18歲的全職預備研究員,將其培養成泛計算機和人工智能領域的創新人才。
開業典禮上,張一鳴還大談對AI創新人才培養的看法,希望通過創新中心充分挖掘人才潛力。
雷達財經注意到,此次為知春創新中心站臺,并非張一鳴首次釋放對AI領域的關注信號。近年來,他雖較少公開露面,但卻始終密切留意著字節跳動在AI業務上的布局與進展。
作為張一鳴一手創辦的科技巨頭,字節也有意將AI視作公司下一階段的核心增長引擎。據公開報道,近年來,字節在AI領域的投入已達千億規模。
不過,字節在AI賽道的布局并非一帆風順。此前字節CEO梁汝波曾坦言,公司在大模型新機遇前遲鈍,在AI領域已經兩次“掉隊”。但憑借持續不斷的資源投入與技術攻堅,字節正在AI賽道上加速追趕。
天眼查顯示,目前字節在云服務、AI應用領域擁有火山引擎、豆包等產品。近來,字節的這些產品在各自的賽道中展現出強勁的競爭力,成為字節AI戰略落地的重要支點。
值得關注的是,在此前發布的《2025新財富雜志500創富榜》中,張一鳴以4815.7億元的身家,力壓“瓶裝水大王”鐘睒睒,成功登頂中國首富。
有分析認為,隨著字節跳動在AI領域的持續深耕與發力,其技術轉化效率與商業價值或進一步釋放,而張一鳴的財富規模也有望借此再創新高。
罕見公開亮相,張一鳴大談人才培養
據“知春創新中心”公眾號消息,10月9日,上海徐匯知春創新中心正式開業,字節跳動創始人張一鳴現身開業典禮。
據悉,這是張一鳴時隔四年多首次現身公開場合。而他上一次出現在公眾視野,還需追溯至2021年3月30日字節跳動舉辦的九周年司慶,當時他還專門發表了主題演講。
雷達財經了解到,此次張一鳴現身的知春創新中心,由其本人和上海交通大學ACM班創始人俞勇教授共同發起。在開業活動現場,兩位發起人以及14名預備研究員代表及其父母參加了儀式。
此外,上海徐匯區區長王華、西湖大學校長施一公院士,以及來自全國頂尖高校的學者教授和多位知名中學的校長、教練等也蒞臨了現場。
作為民辦非營利性機構,知春創新中心計劃招聘對泛計算機和人工智能感興趣的16-18周歲年輕人。
據知春創新中心介紹,其招募的這些年輕人將從預備研究員做起,以科技史為線索,連接數學、天文、物理、生物和化學等科學知識,并在實踐中探索學習的方式。
知春創新中心將在一個自主開放的環境中,培育新一代的創新人才,同時產生具有影響力的研究成果和作品。
張一鳴在現場發言中提到,自己長期關注人才招聘和培養,但他注意到很多人才的潛力沒有被充分挖掘。
他還以機器學習模型中的過擬合(Overfit)現象作為類比,有的人才可能專業知識扎實,也有高精準的技能,但面對創新任務時卻有所欠缺。
因此,創新中心希望培養思維活躍、有熱情和韌性的人才,核心是獨立思考和重視實踐,關注長期和全局,在探索中學習,保持平常心,放松自信,擁抱不確定性。
“隱退”四年謀劃AI布局,張一鳴化身“隱形舵手”
張一鳴此次現身之所以能引發外界廣泛關注,是因為他已從字節的管理一線“隱退”多年。
時間回撥至2021年,他卸任字節跳動的首席執行官職務,此后便極少出現在公眾視野中,如今再度現身一晃已是四年多。
盡管“隱退”多年,但作為字節跳動的創始人,張一鳴的影響力依舊不容小覷。
今年6月,據第一財經報道,有消息人士透露,張一鳴經常往返北京和新加坡,尤為關注AI業務,從去年下半年開始,他每月會參加一次Seed核心技術團隊的復盤和討論會。
不過,上述人士同時表示,張一鳴關注的是面向未來的前沿技術,不存在“重回一線”的說法。他的角色更像是回歸后的谷歌聯合創始人謝爾蓋·布林:專注AI核心研究團隊,花大量時間和研究人員打交道。”
一直以來,字節跳動都是以其引以為傲的算法推薦引擎見長,進入AI熱潮時代,算法也是其AI戰略的競爭優勢。
早在2016年,字節就成立了人工智能實驗室AI Lab,為后續的抖音等產品提供算法支持。
據晚點LatePost,在2023年前,字節AI Lab下的NLP(自然語言處理)組約有100人,其中只有一個10人小團隊在研究大語言模型,其它成員主要做翻譯和抖音小安(內置于抖音的安全助手,有預防網曝、網絡詐騙的功能)的優化。
另據英國《金融時報》去年12月報道,字節跳動內部人士稱,雖然已卸任公司CEO一職,但張一鳴一直在積極參與公司的AI戰略,并親自監督從競爭對手公司招聘AI工程師和研究人員的工作。
多位知情人士透露,字節跳動當時從阿里巴巴、零一萬物和智譜等公司請來頂級AI工程師和研究人員。公司還創建并擴展了團隊,以開發其大語言模型和AI產品。
還有內部人士還提到,張一鳴在內部談到了他的通用人工智能(AGI)目標,即具有類似人類智能的系統,他對實現AGI十分專注。
此外,字節內部還成立了代號為“Seed Edge”的長期研究項目,其中“Seed”代表豆包大模型團隊,“Edge”則象征著對AGI前沿的探索
據悉,Seed Edge的核心目標是做比預訓練和大模型迭代更長期、更基礎的AGI前沿研究。為了保障能夠挑戰真正顛覆性的AGI課題,字節還為該項目組提供獨立的算力支持和更寬松的考核周期。
一位接近張一鳴的人士表示,張一鳴意識到,字節跳動在抖音和TikTok之后需要新的增長引擎,“他總是在思考未來五年會發生什么,什么能延續公司的未來。”
AI賽道兩次“掉隊”,字節“絕地反攻”
張一鳴“狠抓”公司AI業務,又久違露面大談AI人才培養,這背后折射出的是曾經在AI賽道后知后覺的字節跳動,如今大力押注AI的決心。
據中國電子報報道,在今年2月召開的字節跳動2025年全員會上,字節對其大模型業務進行了深度反思。
從張一鳴手中接過接力棒的字節CEO梁汝波坦言,公司在大模型新機遇前遲鈍,在AI領域已經兩次“掉隊”,使公司錯失了早期關鍵技術窗口期。
梁汝波進一步指出,公司第一次“掉隊”,是國內頭部大模型創業公司(如DeepSeek)早在2018年至2021年便已啟動布局大模型領域,而字節直到2023年才在公司層面系統討論GPT-7。
而第二次“掉隊”,則是2024年9月OpenAI發布長鏈思考模型后,字節團隊未能及時跟進,導致豆包大模型日活被DeepSeek反超,錯失國產第一。
梁汝波認為,字節跳動作為大公司,組織效率制約了創新速度,與OpenAI和DeepSeek等創業公司相比,字節存在技術敏感度不足的問題。
不過,手握國內最大的短視頻平臺,字節的現金流十分充裕,在“鈔能力”的加持下,字節正在AI領域奮起直追。
據浙商證券報告顯示,字節跳動2024年在AI上的資本開支高達800億元,接近百度、阿里巴巴和騰訊三巨頭的總和(約1000億元)。
而2025年,字節跳動在AI上的投入預計更是將翻倍達到1500-1600億元,其中900億元用于AI算力卡采購,700億元投向數據中心基礎設施建設及配套硬件。
今年上半年,字節還引入原Google DeepMind副總裁吳永輝,由其擔任大模型Seed基礎研究負責人,并推動AI Lab和大模型團隊Seed合并。
有觀點認為,整合后的AI團隊架構有利于減少內耗,便于團隊集中資源投入到大模型主線,進而提升模型研發與產品化的協同效率。
而在人才吸納、組織架構調整和資金注入等全方位的投入下,字節跳動如今在AI領域已經迅速趕超。
在今年6月的火山引擎Force原動力大會上,梁汝波宣布,2024年,字節自有云服務——火山引擎在中國公有云大模型調用量的市場份額高達46.4%,這一占比甚至超過了百度與阿里之和,穩坐行業頭把交椅。
截至今年5月底,豆包大模型的日均調用已飆升至16.4萬億tokens,是發布初期的130多倍。
在全球AI應用5月產品榜上,豆包排名第四,超越DeepSeek。
據QuestMobile發布的《2025年AI應用市場半年報》,2025年6月,豆包是億級規模原生App中唯一一個用戶月活復合增長率達到兩位數(11.4%)的應用。
而作為豆包的老對手,DeepSeek App的用戶規模則在萎縮,2025年5月,DeepSeek App流失用戶中,有39.4%使用了豆包。
昔日“掉隊”的字節跳動,如今在AI賽道上成績斐然。疊加張一鳴在幕后持續關注AI業務的發展,字節在AI領域又多了幾分“底氣”。
未來,在這場硝煙彌漫的AI大戰中,字節跳動能否守住這來之不易的戰績?雷達財經將持續關注。
特別聲明:本文為合作媒體授權DoNews專欄轉載,文章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文章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DoNews專欄的立場,轉載請聯系原作者及原出處獲取授權。(有任何疑問都請聯系idonews@shenluch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