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達財經出品 文|彭程 編|孟帥
“快遞柜一哥”豐巢尚未成功叩開港交所大門,身為公司掌門人的創始人卻被曝提前“離場”。
近日,多家媒體報道稱,豐巢創始人兼CEO徐育斌已正式提出辭職。在公司沖擊上市的關鍵節點,這一人事變動迅速引發市場廣泛關注。截至目前,豐巢方面暫未就徐育斌辭職消息及繼任者安排進行回應。
雷達財經了解到,徐育斌的創業故事,堪稱快遞小哥"逆襲"的典范。在創辦豐巢前,他曾在順豐多個部門任職,其從基層快遞員起步,逐步積累起豐富的物流運營管理經驗,為后續創立豐巢埋下重要伏筆。
在他的帶領下,豐巢逐步發展壯大,最終成為全球最大的智能快遞柜網絡運營商。公司成立以來,豐巢頻獲多方資本青睞,估值也隨之節節攀升。據《2025全球獨角獸榜》顯示,其估值已達255億元。
不過,豐巢的上市之路并不順利。去年8月,公司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擬沖擊“快遞柜第一股”,但該招股書于2025年2月失效,目前公司尚未重新提交申請。
在財務表現方面,豐巢經歷了從持續虧損到首次盈利的轉變。2021年至2023年,公司累計虧損37.78億元;2024年前五個月,公司首次扭虧為盈,期內利潤達0.72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為扭轉業績困局,豐巢曾嘗試探索新的創收模式,但在此過程中,其也曾因“打賞”信息涉嫌誘導消費、收費規則等問題引發爭議。
創始人徐育斌辭職,豐巢80后少帥“離場”?
近日,創始人兼CEO徐育斌辭職的消息,將智能快遞柜龍頭玩家豐巢推至資本市場的聚光燈下。
此次人事變動,發生在豐巢上市進程的關鍵時期。而創始人的離開,為這家估值255億元的"快遞柜巨頭"的IPO之路增添了新的不確定性。
據時代財經,其就前述消息向豐巢方面求證,相關人士表示目前暫不回應。快遞物流專家、貫鑠資本CEO趙小敏向時代財經透露,據其了解,徐育斌系因身體原因提出辭職。
天眼查顯示,早在今年4月,徐育斌就曾卸任豐巢重要運營平臺深圳市豐巢科技有限公司的董事職務,董事名單新增李秋雨。
公開資料顯示,李秋雨有著豐富的投資并購經驗,自2018年6月起擔任順豐控股投資并購部負責人,在十余家家順豐系企業擔任高管,其中包括順豐同城的非執行董事。
值得注意的是,順豐創始人王衛對豐巢擁有絕對的控制權。招股書顯示,截至最后實際可行日期,王衛持有豐巢36.54%的股份,并擁有48.45%的投票權。這意味著即便徐育斌離職,王衛仍對豐巢擁有極高的話語權。
作為順豐系培養的“物流老兵”,徐育斌的職業生涯頗具傳奇色彩。這位1981年出生的廣東梅州人,今年44歲。
20多歲時,徐育斌輾轉來到深圳,成為了一名順豐快遞員,以"順豐小哥"的身份踏入快遞行業。
憑借出色的工作表現,從基層起步的徐育斌一步步晉升。在被提拔至順豐大區做總倉管后,徐育斌展現出敏銳的商業洞察力和創新思維。
在2009年的一次海外考察學習中,國際快遞巨頭DHL的快遞柜設備啟發了徐育斌。
彼時,目光敏銳的徐育斌意識到,隨著電商行業的快速發展,快遞末端配送將面臨巨大壓力,而快遞柜作為解決"最后一公里"問題的有效方案,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
回到國內后,徐育斌向順豐創始人王衛提出了自己的構想。
徐育斌曾對外表示,“(快遞員)路途消耗的時間越長,提供給用戶服務的時間就越少,深耕用戶和服務就跟不上。我跟王衛一起討論方案的時候,希望通過這款產品,幫助快遞員存儲要派送的包裹”。
徐育斌說出自己的想法后,隨即得到王衛的支持,但因早期快遞柜缺乏物流系統聯動、造價較高,該項目一度被擱置。
不過,徐育斌并未放棄,機會也最終垂青于他。一次偶然的契機,因為同事的一份戰略報告,王衛發現徐育斌還在做這個項目,于是約他再次溝通這個項目的可行性。
2015年,順豐聯合申通、中通、韻達、普洛斯集團,共同創建豐巢科技。
其中,順豐持股35%,申通、中通、韻達各持股20%,普洛斯持股5%。而始終堅守快遞柜項目的徐育斌,順理成章地成為這家公司的“一把手”。
昔日快遞小哥徐育斌,持有豐巢股份超5億
作為公司的創始人與核心管理者,徐育斌全程見證了豐巢從無到有、由小到大的成長。在他的帶領下,豐巢僅用數年便躋身行業領軍行列。
2015年創立豐巢科技后,徐育斌率領團隊開始在全國范圍內鋪設智能快遞柜網絡。
2017年對于豐巢而言,是其發展史上頗為重要的一年。當年1月,豐巢對外宣布完成25億元A輪融資。本輪融資完成后,豐巢的估值攀升至55億元。
同年9月,豐巢以8.1億元收購中集e棧,進一步擴大市場份額。年底,豐巢還中標愛沙尼亞郵政Omniva智能快遞柜供應商,正式走出國門。
天眼查顯示,2018年1月,豐巢再獲20.7億元A+輪融資,估值攀升至90億元,資本認可度持續提升。
2020年5月,順豐控股發布公告宣布,豐巢擬與中郵智遞進行股權重組。交易完成后,中郵智遞將成為豐巢集團的全資子公司,行業整合優勢進一步凸顯。
去年8月末,豐巢正式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擬在主板掛牌上市,向著"快遞柜第一股"的稱號發起沖擊。
作為順豐系企業,豐巢如果成功上市,將成為繼順豐控股、順豐房托、嘉里物流、順豐同城之后,順豐系的第五家上市公司。
招股書顯示,截至2024年5月31日,豐巢的智能柜網絡已突破33萬組大關,共計約2990萬個格口,服務范圍覆蓋全國約20.9萬個社區,累計為3.68億消費者及350萬名快遞員提供服務。
在胡潤研究院此前發布的《2025全球獨角獸榜》上,豐巢以255億元的估值位列第278名,這一估值也直接關聯到創始人徐育斌的個人持股價值。
招股書顯示,截至最后實際可行日期,徐育斌持有豐巢2.21%的股份。按照255億元的估值計算,他手中股份的對應價值約為5.6億元。
除持股外,徐育斌的薪酬情況同樣引發關注。招股書顯示,2021年,徐育斌在豐巢獲得的年度薪酬達2.22億元,其中包括2.2億元的以股份為基礎的薪酬開支。
2022年、2023年及去年前5個月,徐育斌于豐巢獲得的薪酬分別為179.1萬元、208萬元、84.1萬元。
港股IPO遭遇“波折”,豐巢曾連續多年虧損
盡管已是快遞柜行業的龍頭玩家,但豐巢征戰資本市場的IPO之路并不是十分順利。
招股書遞交后不久,豐巢便被證監會要求補充有關公司協議控制架構、業務經營合規性以及用戶數據安全等方面問題的說明,其中涉及“業務收入中涉及滯留費用及包裹服務費的金額、占比情況,是否符合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
后續,豐巢未在規定時間內公布上述補充材料,其遞交的招股書也因披露時間超過6個月而于今年2月正式失效。
對此,豐巢表示,招股書失效屬于港交所的正常機制,公司IPO事宜仍在推進當中。不過,截至目前,豐巢尚未重新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
雷達財經注意到,在財務表現方面,豐巢曾連續多年虧損。招股書顯示,2021至2023年,豐巢的營收分別為25.26億元、28.91億元、38.12億元;期內利潤分別為-20.71億元、-11.66億元、-5.41億元,三年累計虧損超37億元。截至2023年末,豐巢累計虧損更是超過69億元。
直到2024年,豐巢常年身陷虧損泥沼的困境終于得到改善。招股書顯示,2024年前五個月,豐巢實現營收19.04億元,同比增長33.6%;實現期內利潤0.72億元,首次實現盈利。
豐巢在招股書中還提到,于往績記錄期間,其盈利能力顯著提升:毛損率由2021年的25.3%改進至2022年的8.5%,之后又于2023年轉為毛利率10.6%,并于截至2024年5月31日止五個月進一步上升至26.1%。
對此,豐巢解釋稱,盈利能力提升主要是由于快遞末端配送服務的盈利能力顯著增長;消費者智能交付服務及增值服務快速增長;及營運效率提高。
其中,公司快遞末端配送服務的盈利能力大幅提升,主要是由于運營超過五年的豐巢智能柜悉數折舊,導致計入豐巢智能柜銷售成本的使用權資產折舊以及物業、廠房及設備折舊減少。
在市場競爭方面,豐巢保持著行業領先地位。根據灼識咨詢的資料,豐巢是中國及全球行業領先的末端物流解決方案供應商,按2023年收入計是中國最大的末端物流解決方案供應商,且按截至2023年12月31日的柜機數量及2023年的包裹量計是全球最大的智能快遞柜網絡運營商。
根據相關報告數據顯示,當前,豐巢以38%的市場份額保持行業領先地位,中郵速遞易與菜鳥驛站分列二、三位,市占率分別為21%和15%。
不過,去年3月快遞新規實施后,快遞柜撤柜現象的集中出現,一度為豐巢的發展增添了幾分不確定性。
在業務模式方面,豐巢主打提供包括末端配送及消費者智能交付在內的末端物流解決方案。
于往績記錄期間,公司通過快遞末端配送服務的包裹總數超212億件,消費者智能交付服務下的包裹總數超6億件。
雷達財經注意到,目前,豐巢正在從單一的快遞存儲向多元化服務轉型。利用在社區場景影響力不斷提高的智能柜網絡運營,豐巢拓展多場景增值服務,例如迎合當地社區服務場景推出的洗護服務及到家生活服務。
招股書顯示,于截至2024年5月31日止五個月,豐巢的洗護服務訂單數量達到約96.2萬單,到家生活服務訂單數量達到約7.14萬單。
此外,利用線下及線上累積的大量用戶流量,豐巢還涉足廣告行業,為眾多廣告主提供營銷推廣服務。截至2024年5月底,豐巢已累計為35個行業約6000個廣告主提供服務。
今年前五個月,快遞末端配送服務、消費者智能交付服務、增值服務及其他業務,分別為公司貢獻40.8%、36.3%、22.9%的收入。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在用戶端探索收入增量時,豐巢曾引來不少質疑。2019年10月,其快遞柜的“打賞”功能就曾被指誘導消費。
彼時,有消費者在豐巢快遞柜取回包裹時,發現屏幕上顯示該件已保管7小時,需要支付一元錢贊賞才能開柜取貨,但消費者付款后才發現支付步驟是可以跳過的。
2020年,豐巢又推出會員服務和新的超時收費規則,但豐巢的前述舉動卻又引發了諸多消費者的強烈不滿,多地小區進行抗議,甚至有的直接拔掉了豐巢快遞柜的充電線。
后續,國家郵政局約談豐巢科技公司主要負責人,要求豐巢公司積極采取措施,主動承擔社會責任,著手研究解決方案,調整完善收費機制,回應用戶合理訴求。
而此次徐育斌辭職,再度引發市場對豐巢未來的關注。快遞專家趙小敏向每日經濟新聞表示,在其看來,徐育斌的辭職出于個人原因,預計對公司日常運營影響有限。如果豐巢未來決定繼續推進上市計劃,沒有太大的挑戰,主要還是看公司的戰略規劃。
關于豐巢后續的運營動態及上市進展,雷達財經將持續關注。
特別聲明:本文為合作媒體授權DoNews專欄轉載,文章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文章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DoNews專欄的立場,轉載請聯系原作者及原出處獲取授權。(有任何疑問都請聯系idonews@shenluch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