匹克降薪事件似乎有了愈演愈烈的苗頭,有網友最新曝光了匹克公司向拒絕降薪的員工發出“警示”:不反思檢討,將停發工資!
01,“降薪風波”恐升級
9月16日,網絡上關于匹克“全員降薪”的消息就已傳開,9月17日,匹克董事長回應稱“降薪不足一成”,其在內部高管會上強調“這次不是全員降薪,是針對負能量的,高薪的這兩部分”。
據藍鯨新聞、界面新聞等媒體報道:總部員工工資在5000-10000元之間的,降薪10%;工資在10000-20000之間的降薪20%;工資20000元以上的降薪30%;直營分公司辦公室職員降薪50%。
值得一提的是,媒體證實的有匹克董事長許景南落款的通知文件中提及“針對本次降薪調整,經過充分意見征集,全體同事均保持理解與支持”。這恰恰成了爭議焦點,也為后續的風波升級埋下了導火索。
有受訪員工表示,9月11號(發薪日前四天)確實有開會講過降薪一事并提及降薪的幅度。但當時沒有征求大家同意的環節,會議也不是全員參加。會后沒發布正式的文件公告、也未進行一對一溝通,大家月中發完工資以后董事長才發了那個落款為9月16號的通知。
董事長許景南表示,公司的降薪有流程、有文件,經過反復推敲,并在調薪過程中充分考慮員工利益和法律程序。不止一位受訪者透露,雖然老板在結束開會前問了大家是否還有其他意見,但會議設置了禁言。
……
10月13日,多個媒體報道稱,有相關員在社交媒體上透露匹克公司向拒絕降薪的員工發出“最后通牒”,要求其在10月14日前提交“反思檢討”,否則將面臨停發9月份工資的處罰,并且還貼出了蓋了匹克公司紅章的文件。
經筆者檢索發現,某社交平臺上已經充斥著大量關于匹克“背刺打工人”貼子,截至本文發稿前,匹克方面尚未就網傳的公司這份文件做出正式回應,但不難判斷,新一輪輿情的發酵或已難免。
通常來說,公司遇到經營上的難處,如果心平氣和開會跟員工做好溝通,那么員工多少會表示理解,相信匹克這些員工也并不是所謂的“刺頭”,從目前媒體報道和網絡匯總得出的線索來看,之所以引發強烈的不滿,核心還在在于以下兩點原因:
一個是前文描述的存在大老板層面的 “先斬后奏”,被蒙在鼓里的員工當然會比較難以接受;畢竟根據《勞動法》第25條規定——“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可以協商一致變更勞動合同,包括工資待遇。如果雙方達成了書面協議,并且均同意降低工資,那么降工資是合法的。”
另外據多家媒體報道,來自多位受訪員工的反饋稱公司并無現金流緊張的跡象,所以降薪的必要性不被認同,加之9月初,匹克還向泉州市慈善總會捐款1億元,這也是引起輿情的一大誘因。
當然,此次降薪事件說一千道一萬,還是匹克公司的“家事”,后續如果能做好員工的情緒安撫,相信風波早晚會過去,畢竟擺在董事長許景南面前的,還有更為重要的修復業績的大事要辦。
02,晉江鞋王的翻身“曙光”
1989年在福建晉江成立的匹克,距今已有30多年歷史,公司主要從事設計、開發、制造、分銷及推廣“PEAK匹克”品牌的運動產品,包括運動鞋類、服裝及配飾,匹克集團更有立志“創國際品牌,做百年企業”的宏愿。
如大眾所料,匹克一度有過輝煌,早在1997年,匹克體育的估值已接近2億元,成為名噪一時的“晉江鞋王”,并于2009年9月成功登陸港交所,本以為這是匹克繼續高光發展的標志,沒成想卻走上了“下坡路”。
2011年-2013年,公司營收依次為46.47億元、29.03億、26.13億,分別實現凈利潤7.78億、3.11億、2.44億。
2014-2015年,公司營收分別達到28.41億、31.08億,凈利潤分別實現3.21億、3.92億,以2015年3.92億元的利潤來講,也僅約莫2011上市首個完整財年利潤的一半,2016年上半年,公司凈利潤1.69億元,同比減少3.73%,直到同年11月退市前,凈利潤仍在下滑狀態。
2016年11月,匹克直接私有化退市了,不過對于熟悉當時行情的來說,這一舉動倒符合商業邏輯:
在2016年退市前夕,其股價較發行價已大跌超60%,市值大幅縮水至30億港元,彼時匹克CEO許志華就曾公開表示,就是因為“股價被嚴重低估”,市值與公司實際價值嚴重不符,才選擇私有化退出;
筆者認為,對綜合實力仍然在線的匹克而言,還是有機會打贏的翻身仗的!
先來看匹克最新的財務指標的基本盤,據許景年透露,2025年1—7月,匹克內銷直營板塊累計虧損超過1.3億元,這正是此次調薪的關鍵原因。但是不要忽視匹克外銷業務穩定增長這一利好面;
2025年1-8月,匹克外銷業務累計增長20余萬雙,匹克正在制定“外銷突破百億元、內銷達到兩百億元”的十年規劃,說明公司高層對于未來前景仍充滿信心;
此外,憑借3D打印技術和自適應材料方面的優勢積累,匹克在運動裝備領域已構建了一定的競爭壁壘,備受專業運動員認可的籃球鞋系列和累計銷量突破4000萬的態極系列亦是其產品口碑堅挺的力證;
2025年9月11日,國家體育重局刊登的由國務院辦公廳印發《凝心聚氣 擴大消費 持續推動體育產業高質量發展》可為大大提振了整個大體育產業鏈的發展信心,對于聚焦運動裝備的匹克而言,無疑迎來了天時地利人和的新周期;
雖然運動產品市場群雄林立,想要實現“V字大反彈”的奇跡還十分困難,但對于內銷外銷兩手抓、研發創新可圈可點的匹克而言,內功過硬,加之有國家政策的刺激,其業績的復蘇,或只是時間早晚!
特別聲明:本文為合作媒體授權DoNews專欄轉載,文章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文章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DoNews專欄的立場,轉載請聯系原作者及原出處獲取授權。(有任何疑問都請聯系idonews@shenluch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