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楷楷
在剛剛過去的國慶黃金周,一場關于消費者吃喝玩樂的到店爭奪戰悄然打響。
高德地圖彈出了“上海最好吃本幫菜”的推送;一位小紅書博主正在敲打筆記,“小紅卡打九折,姐妹們沖”;切換到抖音APP,“0元心動酒店限時住”的廣告語也格外顯眼。
阿里、美團、抖音、小紅書紛紛出招,都試圖以“榜單”重塑消費者的到店心智。高德率先推出“掃街榜”;美團則聯合百度地圖、攜程火速迎戰,上線“AI去·榜中榜”。
內容平臺也在悄然布局。抖音生活服務發布了“心動榜”,覆蓋餐飲和酒旅兩大領域;小紅書則在三城推出“小紅卡”,持卡用戶可享受 “精選門店推薦”、“全店通用折扣”等權益。
外賣大戰的硝煙雖然散去,本地生活的戰火卻沒有熄滅,各大平臺換上了“榜單”這層新外衣,將內容生態、優惠折扣、商家團購等本地生活服務入口融入其中,夯實自身在本地市場的優勢。這個國慶黃金周,也成為了平臺們檢驗“榜單”實戰能力的最佳試驗場。
01 榜單大戰,地圖派VS內容派
9月10日,高德“掃街榜”高調登場,依托真實的出行數據和阿里的芝麻信用體系,構建起一個“用腳投票”的榜單,率先打響“榜單大戰”。
這份榜單也被認為是阿里向美團點評業務發起進攻的重要武器,其規避了傳統點評模式下的刷單、刷分亂象,用更可信的內容吸引用戶,有望在點評業務版圖中搶占一席之地。
隨后,百度地圖在沒有任何發布會的背景下,在APP中上線了“AI去·榜中榜”,其整合了美團和攜程的核心資源,用戶可以實現一鍵跳轉,在百度地圖內完成消費決策的全流程。
雖然美團與攜程在酒旅賽道是正面交鋒的競爭對手,但在競合的邏輯下,百度地圖、美團和攜程合作攢局,才能對沖阿里在本地生活的競爭攻勢,避免市場份額被進一步擠壓。
一直試圖在本地生活領域尋求突破口的內容平臺,也不甘落后。抖音“心動榜”和小紅書“小紅卡”另辟蹊徑,從用戶分享的真實內容入手打造榜單。
抖音“心動榜”將用戶的點贊、評價、收藏、消費行為轉化為推薦依據;小紅書“小紅卡”則將社區內沉淀的海量筆記轉化為消費決策的工具,讓“種草”到“拔草”的過程更順暢。
平臺們正在利用各自的基因優勢,構建出截然不同的內容榜單,在這個過程中,“地圖派”和“內容派”也將迎來了新一輪較量。
如果說高德、百度作為地圖工具,主打“客觀行為數據”,更像是理科生的話,那么抖音、小紅書則揣著文科生的“劇本”,主打“帶有人味的點評”。
地圖工具切入本地生活,其優勢是海量的用戶出行行為數據,在這一基礎上,平臺可以通過LBS數據與AI能力,構建出一套能夠被用戶取信的榜單體系,解決點評的真實性問題。
高德地圖背靠的是阿里的芝麻信用認證,百度地圖則選擇以開放聯盟破局,引入美團/攜程的第三方內容,并清晰地顯示了開車前往、步行前往店鋪的具體人數,彌補自身在信任體系上的短板。
內容平臺要打破地圖工具這種“真實性”,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因此,抖音和小紅書都選擇以情感驅動的方式來打造榜單,這種基于用戶興趣所打造出來的榜單,或許不是最“真實”的,卻是經過社區共識過濾的、更能迎合平臺用戶品味的內容。
國慶期間,小紅書用戶“巨能吃”成為了“小紅卡”的首批持卡者,他在筆記中表示持卡到“精選門店”消費就能獲得9折優惠,支付過程非常流暢。不過在他看來,這家餐廳體驗感拉滿,味道卻只是中規中矩。
由此可見,不同于“地圖派”更強調真實的評分標準,對于小紅書用戶而言,門店所傳遞的生活方式、體驗場景的創新,也是評分的重要考量因素。
因此,盡管“地圖派”和“內容派”以兩種不同的思維方式打造榜單,但二者不是非此即彼,而是互補長短,“榜單”的出現恰好能夠破解傳統點評模式的痛點:
在缺乏真實數據支撐與完善信任體系的背景下,點評體系很容易陷入內容失真的困境;若過度強調社區原生內容的引導,又可能會讓商家被內容流量所綁架。
“榜單”的價值則正在于此,它能夠在信任體系與轉化效率之間取得平衡,既保障了信息的可信度,也為商家提供了更健康的流量導向。
02 到店心智,內容才是“里子”
不過,榜單易建,信任難立。面對著形形色色的榜單,消費者選擇相信誰,才是到店心智較量的關鍵。
首先,站在消費者角度,“榜單”的內容質量和信任資產,決定了榜單的話語權分量。“地圖派”玩家基于真實用戶數據所構建的榜單,有望成為到店榜單的核心陣營。
一則,以高德、百度為代表的“地圖派”,牢牢占據了地圖導航這一高頻剛需的流量入口。根據iiMedia Research調研,去年高德地圖和百度地圖合計占據約83%的市場份額,基于“真實行動不會騙人”的核心邏輯,這些可追溯的真實行為數據,成為了點評榜單的信任基石。
二則,“地圖派”背靠阿里、美團等大廠,擁有龐大的生態基礎,能夠打通“出行-搜索-決策-交易-履約”的全場景閉環,實現高頻服務與低頻消費的高效聯動,形成生態內的價值循環。
例如高德“掃街榜”可以跟淘寶閃購、餓了么、飛豬等“大淘寶生態”進行聯動,除了常規榜單之外,還有逛街路線、親子遛娃、戶外運動等子榜單,在榜單的內容、玩法和場景上有更豐富的變化,能夠大大提高用戶體驗。
其次,站在商家角度,獲得用戶信任只是第一步,如何為用戶決策和商家發展提供真正有效的助力,才是接下來“榜單們”的競爭焦點,也將決定平臺的生態健康與用戶粘性。
高德“掃街榜”作為阿里“大消費戰略”的重要棋子,其核心價值在于幫助阿里在本地生活場景中深度搶占用戶心智、精準補齊到店業務的短板。這一優先于短期收益的戰略意義,使得“掃街榜”敢于承諾“永不商業化”,獲得比同類產品更高的信任價值。
然而,到店業務的核心不僅在于引流,更在于后續的團購供給和服務體系,這正是美團的基本盤。過去,阿里也曾通過聚劃算、口碑發力團購到店,但一直未能建立長期競爭優勢,要避免重蹈覆轍,阿里還需要進一步的下沉和投入。
百度地圖與美團、攜程的聯盟看似強強聯合,但也面臨著穩定性的挑戰。聯盟內部各平臺之間如何實現數據協同,支撐起精準的用戶需求匹配與個性化推薦,將直接決定著用戶體驗。
抖音和小紅書則面臨著另一種挑戰,它們雖然擁有巨大的流量優勢,但用戶心智更偏向娛樂種草,而非消費決策,小紅書就經常被詬病用戶只在平臺上“種草”,卻不在平臺上“拔草”。
而且,在內容平臺更擅長的“小而美”賽道,大廠也并沒有放任其生長。比如在小紅書更擅長的潮流賽道,大眾點評推出了挖掘新潮去處的M Cháo頻道,美團上線了被稱為“美團版小紅書”的鴨覓App,這意味著內容平臺的內容圍墻,也并非堅不可摧。
最重要的是,內容平臺的基礎設施往往有所欠缺,導致支付鏈路不夠絲滑,商家曝光不夠精準,如何打通從內容到交易的順暢通路,將內容優勢轉化為交易閉環,再通過本地生活反哺社區生態,將是抖音和小紅書必須攻克的難題。
03 流量轉化,本地生活的“持久戰”
根據艾瑞咨詢數據,預計到2025年,國內本地生活服務市場規模將增至35.3萬億元,年復合增長率達到12.6%,線上滲透率將有望增至30.8%,想象空間巨大。
本地生活服務的“蛋糕”足夠誘人,過去也吸引了不少玩家入局,比如抖音、阿里、視頻號、小紅書等,但美團的領先地位卻始終沒有松動。
除了牢固的用戶心智之外,豐富的商家數量、到店和外賣結合的生態優勢、相對較低的交易價格,共同組成了美團的護城河。
不過,一場突如其來的外賣大戰卻打破了本地生活市場的平衡,阿里憑借淘寶閃購在到家業務實現持續增長,下一步必然是劍指到店市場,增加平臺能力的復用效率。
隨著頭部玩家的戰略聚焦與資源傾斜,新一輪的到店補貼戰也正式啟動。高德“掃街榜”通過“煙火好店支持計劃”發放超10億元補貼;抖音對“心動榜”酒店提供全年100億的流量扶持;小紅書則推出0抽傭政策。
在國慶黃金周期間,已有平臺搶占先機。高德“掃街榜”為線下餐飲門店帶去超過1億的客流,活躍用戶數最高達3.6億,創歷史峰值;地方菜抖音團購銷售額同比增長76%,住宿增長50%。
然而,短期爆發之后,如何打好持久戰才是真正的考驗。榜單只是引流工具,真正的核心競爭力在于如何幫助商家實現長效經營和持續復購,把握用戶信任、商家經營、平臺商業化三者之間的平衡,這才是各平臺需要解決的長期課題。
阿里通過生態業務協同,持續鞏固“掃街榜”在消費場景中的入口價值。但要引導用戶改變消費路徑和選擇偏好,其還要將電商基因與本地生活服務深度融合,逐步完善團購交易閉環。
抖音和小紅書則從外圍“包抄”,聚焦自身更擅長的細分場景深耕,構建起獨特的口碑體系,再順著用戶的核心價值需求,嘗試搭建與本地生活領域的新型連接。
不過,美團的市場根基仍不容小覷。在阿里針對點評模式的“信任漏洞”發起攻勢后,美團的反應也非常迅速,不僅通過AI大模型進一步完善真實內容,還強調“大眾點評必吃榜不涉及任何商業化目標”,積極守擂。
只是,當所有到店玩家都試圖用自己的方式構建信任體系,美團在到店服務市場長期占據主導的單一格局,也必然會在多元力量的碰撞中逐漸松動。
最終,“榜單大戰”將會是一場持久戰,平臺不僅要為用戶提供理性參考,發現美好生活,還要助力商家實現持續增長,考驗的依然是誰能更精準匹配用戶需求與商戶價值。
太陽底下無新事,無論是“用腳投票”,還是“用手點贊”,本質都是消費者需求與市場價值的雙向奔赴。“榜單”只是本地生活大戰的起點,平臺們要站穩陣腳,就要深入市場,共同成長。
特別聲明:本文為合作媒體授權DoNews專欄轉載,文章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文章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DoNews專欄的立場,轉載請聯系原作者及原出處獲取授權。(有任何疑問都請聯系idonews@shenluch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