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俊宏?
編|王一粟
2010年,iPhone 4剛上市就面臨著嚴重的惡性bug。出于天線設計和信號算法失誤,用戶只要握住手機,信號就會急劇衰減。
面對這一危機,蘋果緊急進行了一系列處理。蘋果先是為用戶免費提供手機保護殼,阻隔皮膚直接接觸天線,如果用戶不滿意,還支持30天無條件退款。隨后蘋果開始了一系列針對手機信號的技術自研。最終,iPhone 4總銷量實現接近4000萬臺,成為了整個智能手機時代的“開端”。
十五年后,中國手機市場的老牌玩家,OPPO也正在面臨一場產品質量的大考。
據報道,近期有不少消費者抱怨OPPO手機出現屏幕綠線問題。該問題主要出現在OPPO Find X2/X3/X5、Reno5/6/9,子品牌一加也有所涉及,幾乎涉及到整個OPPO近幾年的產品線。
有手機維修經驗的人都知道,換個屏就能解決綠線的問題。但當消費者拿著手機到門店咨詢的時候,面對的卻是一系列執行標準不透明的難題。有的用戶能獲得免費更換,另一些則被要求支付費用。
2025年,是OPPO的三十周年,也是OPPO繼續向高端品牌轉型的關鍵一年。
在產品高端化的策略上,OPPO在今年開發者大會上,提出了包含端側智能計算、PersonaX記憶引擎、Agent Matrix智能體框架的系統級端側AI戰略。在10月16日發布的新一代旗艦Find X9系列上,OPPO首席產品官劉作虎又打出了“萬元內最值得購買的相機”的口號。
但在產品的后方戰場,OPPO近幾年一系列的售后和產品質量問題卻正在透支消費者的信任。這對于經歷一年銷售“不溫不火”的OPPO來說,顯然是一場相當嚴峻的考驗。
當下,手機行業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旗艦發布季。目前除了華為以外,小米、vivo、蘋果等老對手們都已經盡數出牌。OPPO能度過危機,繼續向高端突破嗎?
一條綠線引發的信任危機
OPPO的綠線問題,指的是手機屏幕會突然出現一條橫貫屏幕的綠色豎線。
根據目前社交平臺消費者反饋顯示:這條這綠線,通常在軟件更新后突然出現,影響顯示效果,無法消除,卻不妨礙基本操作。起初,有用戶以為是軟件bug,重啟或恢復出廠設置無濟于事;隨后,服務中心的診斷確認,這是硬件故障,解決需更換顯示屏。
根據不完全統計,這場OPPO的綠線故障牽扯面非常廣泛,幾乎以4年產品為周期,“無差別”出現在OPPO主品牌Find X(高端旗艦線)、Reno(年輕化中端線)和子品牌一加上。
面對這場“普遍性”的產品故障,按OPPO此前承諾,部分特定機型激活四年內可免費更換屏幕并延保。但消費者趕往售后服務中心時,卻遇到了不盡相同的答復。
有部分消費者表示,OPPO對這部分機型能夠在售后現場維修。但更多的消費者表示,在要求免費維修時遇到了“系統缺少檔案”、“無發票”、“人為損壞”、“沒有購買記錄”等各種“刁難”。關于具體維修金額,有消費者表示要399,也有消費者表示需要1000多。
面對眾多售后亂象,不少消費者不禁吐槽稱,“OPPO的產品使用壽命是否只有4年”。
這種吐槽,無疑是對主打“耐用”標簽OPPO的一記反諷。
在近幾年里,OPPO每次升級手機操作系統Color OS時,都會強系統的特性就是流暢,而且幾年都能保持流暢體驗。在OPPO?Find?X9?Pro上,OPPO還打出了“電池在使用60個月后仍能保持80%以上的健康度”的口號。種種宣傳,都暗示了自家產品使用壽命可達五年以上。
回顧過去兩年,綠線并非是OPPO第一次遇到消費者對解決方案不是很滿意的產品問題。
例如在2024年,有用戶頻繁反饋OPPOFind X8系列手機太燙導致卡頓。雖然后續OPPO在開發者大會稱,潮汐引擎技術能破解芯片級高溫,但至今仍有用戶反饋說手機太燙。此外,還有用戶(主要是Reno型號)反饋更新Color OS 15會遇到手機突然黑屏但過一會就好了的問題,這同樣也跟OPPO主打的系統流暢標簽相違背。
或許,綠線可能只是OPPO產品問題的又一次爆發。但消費者累積的不滿,正在讓OPPO過去一系列的技術突破蒙上質疑。
“綠線亂象”核心是技術與服務不匹配
對消費電子稍微有些了解的用戶幾乎都能一眼看出,OPPO屏幕的綠線大概率是一種硬件缺陷。
從實事求是的角度上說,目前手機通用的OLED屏幕是一把“雙刃劍”。
該顯示技術的好處是對比度和亮度更高,能在節省電量的同時帶來更好的顯示效果,但缺點就是硬件脆弱。在OLED屏幕剛普及的幾年里,普遍出現的問題是“燒屏”。如今的綠線問題,有專家認為是三星6.7英寸E4材質AMOLED屏幕的普遍存在的缺陷,也有人認為是屏幕在高溫、高濕環境下老化所致。
為了給用戶帶來更好的顯示效果,其實OPPO也很重視屏幕顯示技術。
例如OPPO與天馬的合作,是專門在廈門定制了一條屏幕產線。深入工藝層面的合作,讓OPPO實現從發光材料到校準流程的自主研發,并在OPPO Find X9上為消費者帶來了最低支持1nit亮度的護眼效果。
在顯示效果層面,OPPO還和聯發科合作打通了手機SoC與屏幕顯示間的配合。這使得手機可以調用SoC對屏幕進行逐像素實時計算與校準,讓手機屏幕能夠快速調整亮度。
所以出現問題之后,除了屏幕技術問題如何解決,更重要的是如何提升品牌的售后保障。
在過往銷售競爭中,OPPO銷售渠道的一大特色就是“分包模式”。基本上,二級代理給OPPO交一筆押金然后就能在店里放上OPPO的品牌展柜,然后開始賣手機。
這種模式的好處,顯然是渠道方在利益的追求下,將OPPO的產品快速在全國大街小巷鋪開。據行業不完全統計,OPPO在2024年的全球銷售門店就已經突破26萬家,超過華為、小米等競爭對手整整一個量級。線下店鋪多的好處,就是工作人員能事無巨細為消費者解決問題。
但渠道分包的壞處,就是終端銷售跟OPPO公司之間相互博弈。
“(OPPO)新品價格破發的時間很快”,一位門店銷售這樣告訴光錐智能,“很多渠道商銷售新機的重點就是拿到大區任務的返利”。另一位店鋪經營者則稱,“OPPO的二級代理跟維修是分開的”。這導致基本上線下手機店鋪基本上都會承擔部分手機維修業務。
其中銷售亂象,這位店主講了一個非常形象的故事。
“起初,一些手機店鋪會為了完成任務私自降價,被公司發現下場就是扣押金。后來經營者想了個辦法,那就是送東西。先是充電寶,再是藍牙耳機、蠶絲被和燒水壺,這些不太值錢的東西組成“四件套”。后來送東西越來越夸張,米和油也送。最后,銷售模式發展成店鋪給消費者打一張欠條,讓消費者明天來取錢。”
或許是為了解決產品技術跟產品使用體驗之間的差異,2024年年底有媒體報道稱OPPO創始人陳明永已經再次“出山”,親自調研渠道,與核心省代、省包渠道商進行交流。
這種調整,很快也體現在OPPO的管理層上。
2025年4月,原OPPO中國區總裁劉波卸任,由高級副總裁段要輝全面接管中國區業務,并對線下銷售體系進行重組,推動更集中的市場策略。10月,OPPO首席產品官劉作虎在原有職責基礎上,進一步分管海外市場。整個調整方向,是主導Find系列、有旗艦經驗的段要輝與擁有海外運營成功經驗(一加)的劉作虎相互配合。
或許在全新領導班子的推動下,OPPO能重新整理銷售渠道,充實消費者信任。
OPPO的高端化不能只追求技術
商業世界,從來都沒有捷徑可言。無論是探索規模量產,還是走向高端,有時候很小的問題蘊含著驚人的商機。
例如從OPPO印尼團隊孵化出來的極兔速遞。極兔成立之初最主要的使命就是解決手機運輸丟失的問題,為OPPO在東南亞的出海打下物流地基。就是這看似“沒什么技術含量”的快遞公司,在今天坐擁900億港幣市值。
在過往的競爭中,OPPO確實取得了相當多的技術進展。從新功能的發布中看到,OPPO也在嘗試努力貼合用戶的需求。
在今年OPPO的開發者大會上,我們看到了OPPO基于AI能力推出了不少“巧思”功能。例如在圖文記錄方面,OPPO一鍵閃記支持將多模態信息歸檔記錄,AI助手現在能記住更多結構化的信息。在系統級的AI加持下,OPPO的AI自動記賬能覆蓋購物App、支付界面等場景中的賬單。
在剛剛發布的OPPO Find X9系列上,OPPO再度加強與哈蘇的合作,推出了8K超清照片。或許,8K大小的圖片并不適合在社交平臺直接上傳,但OPPO推出該功能的本意是讓消費者能隨心拍照之后,根據需求裁切。
但這些產品層面的巧思,在當下激烈的市場競爭中,OPPO還是缺少一些直觀的差異。
例如今年手機行業圍繞高通“端側可成長”AI的概念下,各家手機廠商都在推進AI在智能終端領域的應用。例如vivo今年的開發者大會上展示了系統級AI能識別微信內容,直接跳轉到其他軟件。榮耀在今年發布的Magic8系列上,則是在手機上放了一個AI按鍵,將AI功能提升到了硬件級的高度。
或許,OPPO今年能憑借OPPO Find X9系列再次在攝影層面拉開產品差距。但綜合目前的產品售后問題和市場競爭情況看,OPPO顯然還需要拿出更多誠意。
根據IDC數據顯示,OPPO近一年來的銷售表現整體呈現“高開低走”的態勢。今年一季度,OPPO在中國的市場份額為15.7%,到今年三季度下滑至14.5%。以全球市場的表現看,OPPO已經掉出全球前五的榜單。這對于OPPO這家以出海能力著稱的公司而言,無疑又是一次警鐘。
在高端市場,目前OPPO的高端化還有很大的成長空間。
根據Counterpoint數據顯示。在近幾年間,OPPO在中國市場600美元以上的價格段中,占據的份額一直變化不大。華為在2024年“回歸”之后,只用一年便從蘋果“奪回”了屬于自己的份額。
中國手機行業過去的發展中早已驗證——配置并不是手機高端化的關鍵,差異才是。或許,OPPO要真正走向高端,還需要兼顧技術之外的“后方戰場”。
如同蘋果明知AppleCare+被濫用,但仍愿意為消費者維修手機一樣。高端手機廠商需要負起責任,不只技術創新,還需透明售后、免費召回等保障措施。
或許,綠線問題也是OPPO踏入高端品牌的一次重要轉折點。
特別聲明:本文為合作媒體授權DoNews專欄轉載,文章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文章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DoNews專欄的立場,轉載請聯系原作者及原出處獲取授權。(有任何疑問都請聯系idonews@shenluch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