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寶閃購,能否打破三角困局?
文|郭夢儀
在上海陸家嘴工作的李琴(化名),坐地鐵總會看到連成一片的橘色廣告——“出門用淘寶閃購,團購最高再減15元”。她知道,又一輪薅羊毛的時間到了。
前后高德地圖的掃街榜,后有淘寶閃購的到店團購。今年本地生活的大戰,阿里出招之快,電光石火,足以令外界應接不暇。
9月20日,淘天旗下淘寶閃購悄悄搞了件大事——上線“到店團購”業務,首波就覆蓋上海、深圳、嘉興三城核心商圈。茶飲、正餐、自助餐這些“干飯剛需”,同步登錄淘寶閃購、支付寶、高德三大入口,不用切換APP就能薅羊毛。
這三座城市的選擇,在行業里被不少人看作“頗有巧思”。十一黃金周期間,這三個城市能為淘寶閃購的到店團購業務,提供足夠豐富的用戶行為樣本,為后續調整策略打下基礎。
回頭看這半年,淘寶閃購的布局堪稱“穩扎穩打”:4月就開始涉足外賣領域;到了8月,日訂單峰值直接突破1.2億單……如今借著 “高德掃街榜” 的熱度,又把目光對準了到店消費場景——至此,阿里在本地生活領域“到家+到店”的業務拼圖,終于補上了至關重要的一塊。
這套看似順理成章的操作背后,不僅藏著平臺多年積累的資源“家底”,更像一顆 “攪局石”投進團購市場,讓多元競爭成為可能,也為用戶帶來更多選擇與實惠。
就像工信部專家盤和林說過:“多元競爭能打破信息不對稱,用戶能以更低的價格,享受更好的服務——這才是市場充分競爭的核心價值,也是消費者最想看到的。”
01?薅國慶流量,淘寶閃購“閃擊”本地生活
作為“首批嘗鮮者”,李琴根據海報提示打開了淘寶閃購首頁并搜索“團購”,在到店團購頁面搶到了9.9元的尊寶比薩小吃套餐,比門店買便宜快一半。“下單后秒出核銷碼,到店出示就能用,全程不到3分鐘,這效率絕了。”
商業數據派體驗了一下團購業務,淘寶閃購首頁金剛位也有到店團購入口,進入頁面后可見品類涵蓋正餐、輕食、飲品等主流品類,價格優勢也較為明顯。

小編對比一下上海南京西路商圈10家門店發現,淘寶閃購與美團價格基本持平,部分茶飲、甜點補貼力度更大,但在部分餐飲門店美團商品供給會更豐富一些。
這種“便捷+劃算”的體驗,在深圳也得到了驗證。
數據顯示,上線前三天,深圳茶飲類團購核銷率持續走高,其中喜茶經典套餐靠19.9元的補貼價,也成為很多年輕人國慶期間鐘愛的爆品,下午茶時段更是核銷“擠爆單”。
淘寶“三地團購”的貨盤也很有亮點。不僅有茶飲、甜品、正餐、自助餐,還納入了城市特色小吃,既滿足日常消費,還考慮到了國慶假期游客的消費需求。
比如在深圳,粵式美味是絕對主角,珍香鵝的雙人份蜜汁叉燒拼燒鵝,團購價僅40元;到了嘉興,鮮肉月餅、特色燒麥等本地招牌紛紛上線,團購折扣多在6-8折之間;而上海的團購頁面里,生煎等特色小吃占據一席之地,不少知名店鋪都推出了專屬團購。
而“開三城”只是開始。根據淘寶閃購相關負責人透露,三城運營成熟后,將逐步擴展至全國50多個一二線城市。
布局團購,在淘寶閃購內部被認為是“水到渠成的業務發展”。回溯一下淘寶閃購的業務邏輯,其實不無道理。
4月30日,淘天旗下即時零售業務“小時達”升級為“淘寶閃購”,以更清晰的品牌心智聚焦即時零售;
隨后業務快速起量,七八月旺季,淘寶閃購大舉進入,依靠飽和式打法,快速占據了外賣市場的半壁江山,趕在市場季節性的下滑之前,拿下了戰場的主動權;
8月初,淘寶閃購已經連續三天日訂單量均突破1億單,推動手淘日均活躍用戶增長20%。
淘寶閃購負責人就透露,從閃購上線以來,用戶和商家都一直希望閃購的優惠和服務能延展到堂食。
因此9月初,坊間就有“淘寶閃購計劃布局團購業務”的消息傳出。嘉興某商家回憶,8月中下旬餓了么BD已開始對接商家。“業務經理來店里推廣,說是和美團一樣的堂食團購,先在全國三個城市試點。”
到了9月中旬,高德啟動了“煙火好店支持計劃”,并推出“掃街榜”;據阿里方面在其官方公眾號披露的數據顯示,掃街榜上線首周,上榜煙火小店流量增長187%,目前用戶規模超4000萬。
而騰出了一只手的淘寶,跟著高德地圖的熱度也開始入局線下市場,搶在國慶前進入了到店賽道。
如果,在此前的任何一個時間點,淘寶沒能達到既定的目標,今天的動作都不會顯得這么從容。有媒體爆料,淘寶閃購的團購業務,從決策到落地,僅用了不到兩個月時間。
而到店團購業務快速落地的核心密碼,在于資源復用。
淘寶閃購并未組建新的線下團隊,而是直接復用了外賣業務服務團隊,與阿里各業務線協同組成項目組。
在流量端,更是傾集團之力支持:高德1.7億日活用戶為到店場景導流,支付寶10.4億月活用戶負責核銷閉環,淘寶則憑借外賣大戰暴漲的DAU承接計劃性消費需求。
短期而言,雖然淘寶閃購團購目前剛剛起步,但十一假期期間,其潛力正迎來集中釋放期。
過往的數據已經顯示出節假日消費的巨大體量,據商務部監測,2024年國慶期間,全國零售和餐飲企業實現銷售額約1.7萬億元,同比增長8.5%。2025年這一數字預計將達到1.9萬億元。
百聯咨詢創始人莊帥表示,中秋國慶雙節屬于到店的旺季,同時,雙十一大促即將開啟,團購業務的上線也有助于進一步培養用戶在淘寶購買團購產品的習慣。
可以說,三個平臺基于不同場景各司其職,可以在黃金周這一爆發期共同發力:高德主打“目的地消費”,支付寶擅長“核銷管理”,淘寶聚焦“家庭周末餐”,形成互補的流量矩陣。
02??三角困局的鑰匙??
“入駐第一天就接了23單團購,原價303元的3-4人餐賣247元。一半人都會額外點配菜,算下來實際營收反而漲15%。相當于用小優惠換了大收益。”嘉興老字號“藏書羊肉館”老板向商業數據派表示,這在之前是根本想不到的。
到店,在今天仍然是一個能夠產生利潤的賽道——今年三月,高盛的報告測算,美團的到店、酒旅業務在2024年仍然能維持33%的毛利率。
不過莊帥向商業數據派表示,到店業務有個悖論:好店不需要推廣和補貼,差店推廣補貼了也好不起來。所以大部分(平臺)在做的是新店和新品推廣,以及支付環節的補貼和評價體系。
因此,如何做到用戶能實惠,商家能賺錢,平臺也要能盈利?三者很容易顧此失彼,構成了一個不可能三角。
而淘寶閃購,或許是能打破三角困局的鑰匙。
對商家而言,是“增量收益+效率優化”的雙重驚喜。
“我們的99元雙人套餐上線一周就賣了300多份,到店核銷率85%,國慶之后可能會更好一些。”上海一火鍋店加盟商小海(化名)表示,現在平臺沒有傭金,推流成本也很低,還會給推薦位,而且不僅閃購能看到,支付寶、高德地圖,都有。“這比之前我們多平臺推流,還要請達人推我們店的成本下降了28%。”
淘寶閃購目前已經積累了3億月度交易買家,而且這些用戶和到店消費的人群高度重合——商戶入駐后,不用重新“拉新”,直接就能用現成的流量池。
不僅如此,淘寶正欲借著國慶假期,開展大規模營銷活動,商家期待的,正是更多用戶被到店的營銷活動吸引而來,給線下帶來新的流量和訂單。
有了新流量,就有了新的商業機會,商家的線下生意,就有了被盤活的可能。
“上了高德掃街榜后,店里漲了近40%的營業額,所以我還是很期待淘寶閃購的到店團購來青島的。”
青島一餐飲商家王鶴(化名)向商業數據派表示,自己沒花一分推廣費就沖進了“必吃美食”前十,現在每天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客人是導航直接來的。最近很多來青島旅游的年輕人,都跟著掃街榜的“煙火小店”分類里刷到他的店。
王鶴表示,現在某團到店團購傭金率普遍在6%-8%,某音雖低至2.5%,但依賴達人分傭(10%-20%)。而淘寶閃購傭金肯定有優惠,而且還有流量扶持,淘寶、高德地圖和支付寶三個平臺一起推流,可以極大地降低運營成本。
跟外賣業務一樣,到店團購業務也由淘寶閃購和餓了么攜手布局,并在淘寶閃購、支付寶、高德地圖這三個阿里體系最大的流量端口同步上線,形成“一供給多分發”的布局態勢。
淘寶閃購上線四個月以來,整體的月度交易買家數達到3億,其中不少人除了外賣,也有自提和堂食的需求——這個人群如果能順利向線下轉化,營收的潛力有巨大的想象空間。?
對于商家來說,淘寶進入團購,給了過往單一的到店生態更多的變數——商家的選擇變多了,和平臺議價時的話語權自然更高。
淘寶閃購做到店團購,也不是“從零開始”,而是靠“用戶體驗升級+商戶效率優化”重構了價值,再加上流量、生態、商戶資源這些“硬家底”,形成了別人難超越的壁壘——這才是它能在賽道里站穩腳的關鍵。
03?到店,風向變了
在小編看來,淘寶閃購到店團購業務的上線,實則是其生態資源沉淀后的自然發力,也契合了市場對其深化本地生活服務布局的期待。
今年,“本地生活”都是大公司必爭之地。淘寶閃購切入團購市場,則是以工具屬性對短視頻平臺的內容優勢,以生態協同彌補地推短板,走差異化路徑。
艾瑞咨詢數據顯示,2025年中國本地生活服務市場規模有望突破35.3萬億元,年復合增長率達12.6%,線上滲透率預計將提升至30.8%。
在“到店”市場中,美團、抖音憑借先發優勢與多元場景入局,快手、小紅書等后來者在積極嘗試,格局呈現“多元競爭”的態勢。?
這不僅讓比拼更激烈,更推著整個行業往“更多元、更高效”的方向走,更充分的競爭局勢下,最終用戶、商戶都能受益。?
首先,市場競爭從“單點比拼”變成了“生態對抗”。
以前美團靠“到店+外賣”閉環占優勢,抖音靠內容流量吸引用戶下單,而淘寶閃購一進來,相當于整合了電商、支付、出行、配送的資源。
目前,阿里的戰略方向已經相對清晰。
今年6月,阿里巴巴集團CEO吳泳銘發布全員郵件,宣布餓了么、飛豬合并入阿里中國電商事業群。當時,吳泳銘在信中表示:“這是我們從電商平臺走向大消費平臺的戰略升級。”
今年8月底,阿里發布的2026財年第一季度財報顯示,即時零售業務快速取得階段成果,8月前三周帶動淘寶App月度活躍消費者同比增長25%。吳泳銘在當時表示:“我們通過整合消費平臺,產生顯著協同效應,帶動月度活躍消費者及日訂單量創新高。”
而對中小商戶來說,最大的好處是“議價權回來了”。百聯咨詢創始人莊帥指出:“以前頭部平臺話語權強,商戶在抽傭、規則上沒太多談判空間;現在淘寶閃購進來了,商戶多了個選擇,能根據誰給的流量多、抽傭低、服務好,靈活選合作平臺。”
最終受益的還是消費者。競爭一激烈,平臺就會想辦法“討好用戶”:淘寶閃購的補貼,直接帶動同類平臺平均降價8%,以前舍不得買的套餐,現在價格更親民了;而且高德掃街榜的真實評價體系,讓商戶不敢隨便“糊弄”,服務質量也跟著提升。
至于該模式能否從到家餐飲這一高頻入口,延伸至更廣闊的泛服務領域,從三城穩步拓展至全國市場,仍有待時間與市場的雙重檢驗。
毋庸置疑的是,隨著更多玩家入局到店團購,本地生活的服務形態將更加多元,消費者也將成為這場行業變局中最直接的受益者,享受更多元的選擇、更透明的價格和更便捷的服務。
特別聲明:本文為合作媒體授權DoNews專欄轉載,文章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文章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DoNews專欄的立場,轉載請聯系原作者及原出處獲取授權。(有任何疑問都請聯系idonews@shenluch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