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廢資源化+清潔能源裝備”協同發展,浙富控股(002266.SZ)在碳中和賽道上加速奔跑。
據了解,浙富控股是危廢資源化行業的頭部企業,營收占比超90%,全產業鏈布局構筑技術壁壘。同時,該公司高度重視可控核聚變技術的探索與研發,相關產品已有樣機處于試驗驗證階段。主業運營穩健,新業務發展再添助力,浙富控股今年上半年實現營收106.4億元,同比增長3.22%;歸母凈利潤為5.66億元,同比增長16.8%。
主業運營穩健,營收連續7年增長
浙富控股是國內稀缺的危廢前后端一體化的全產業鏈布局的企業,已實現后端多金屬的深度資源化。經過多年發展,浙富控股的金屬危廢資源化技術水平不斷提升,以深度資源化為代表的危廢處理技術形成,金屬提取/富集的品類和品位均高于同業。
據了解,普通資源化工藝相對單一,能夠處理的危廢種類有限;而浙富控股掌握的深度資源化技術擁有多工藝處理能力,兼容性更強,也更具市場競爭力。
此外,浙富控股全產業鏈布局有望推動其利潤率提升,以及金屬品類、品位的提高。該公司可回收銅、金、銀、鈀、錫、鎳、鉛、鋅、銻等十幾種金屬,相較于大部分公司僅涉及前端資源化下的合金產品,浙富控股后端產品品位高,技術優勢產生的協同優勢相對更為明顯。
諸多優勢也體現在公司的業績上。2025年上半年,浙富控股實現營收106.4億元,同比增長3.22%;歸母凈利潤為5.66億元,同比增長16.8%。其中,危險廢物處置及資源化產品實現營收99.99億元,同比增長1.74%,營收占比達到93.96%,主業發展較為穩健。
主營業務持續發展壯大,推動公司業績持續增長。浙富控股的營業收入由2017年的10.96億元增長至2024年的209.1億元,并且保持逐年增長的良好態勢。
清潔能源裝備業務發展提速
在清潔能源裝備領域,浙富控股水電設備技術實力突出,抽水蓄能裝備制造能力位居行業前列。
浙富控股在抽水蓄能業務領域處于國內第一梯隊,具備成熟的技術和能力,其全資子公司浙富水電被認定為“2021年省重點企業研究院”。浙富控股在2025年半年報中指出,抽水蓄能發電機組作為公司近年來重點發展的業務板塊,已形成完整的研發制造體系和年產20臺套的生產能力。
此外,浙富控股在接受調研時還透露,公司正在杭州市桐廬縣投資10億元人民幣打造高端裝備研發制造項目,計劃建設一個研發中心和兩個生產基地,年產5臺抽水蓄能發電機組和7臺核電設備。
此外,浙富控股在手的抽水蓄能訂單包括浙江松陽抽水蓄能電站、緊水灘抽水蓄能電站和陜西沙河抽水蓄能電站,訂單金額約20億元。
目前,浙富控股的清潔能源裝備業務采用“研發設計+裝備制造+工程服務”的一體化經營模式,具備從項目前期咨詢、設計研發、設備制造到安裝調試、運維服務的全生命周期服務能力。今年上半年,該公司的水電設備在海外市場拓展方面也取得突破,抽水蓄能機組市場份額穩步提升。
2025年上半年,浙富控股的清潔能源設備產品實現營收6.15億元,同比增長37.11%,該業務增速明顯加快。
中郵證券在研報中指出,從逆周期調節和扶貧角度看,抽蓄、核電和大型水電(雅下工程)均具有此作用,因此建設景氣度有望進一步提升。尤其是雅下工程有望為其提供額外增量。
核電布局多點開花,可控核聚變領域持續發力
除抽水蓄能業務外,浙富控股還在核電領域積極布局,并且高度關注可控核聚變技術的發展。浙富控股此前在互動平臺表示,公司是液態金屬主泵供應商,已開展鋰鉛泵樣機試驗驗證。該技術是可控核聚變堆冷卻劑的潛在選項,持續進行技術研發儲備。
浙富控股子公司華都公司擁有發明專利的ML-B型三代壓水堆核電控制棒,是目前唯一通過三代標準的抗震試驗和滿足60年使用壽命的“華龍一號”核電技術的控制棒驅動機構。
經過長期的發展和積累,華都公司已形成年產6座百萬千瓦級壓水堆所需控制棒驅動機構的綜合能力,已承接和批量化生產“華龍一號”福建福清5#/6#(其中,5#為全球首堆)、出口巴基斯坦K2/K3(其中,K2為海外首堆)、福建漳州1#/2#、海南昌江3#/4#機組的CRDM 設備合同,成為引領“華龍一號”控制棒驅動機構研制生產的先行者。
此外,浙富控股還承擔了新一代示范快堆、熔鹽堆、浮動堆等多種類型反應堆控制棒驅動機構的研制與生產任務,是目前國內研制控制棒驅動機構種類最多的企業。
近期,我國可控核聚變領域傳來多重利好消息。根據央視新聞報道,中國核聚變裝置BEST建設近日取得關鍵突破,杜瓦底座成功完成吊裝并順利交付。BEST總裝工作預計將在兩年后建成,并在全球范圍內首次進行聚變能發電演示。預計到2030年,有望通過核聚變點亮第一盞燈。
在一系列利好消息的刺激下,可控核聚變概念今日集體爆發,在該領域已有技術儲備的浙富控股早盤快速封住漲停,顯示出市場資金對這家公司的認可。截至當日收盤,浙富控股漲10.12%,報4.46元/股。近一年來,該股收獲5次漲停。
主業發展穩健,新業務拓展有力,浙富控股不斷受到資金關注,或許就不足為奇了。
特別聲明:本文為合作媒體授權DoNews專欄轉載,文章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文章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DoNews專欄的立場,轉載請聯系原作者及原出處獲取授權。(有任何疑問都請聯系idonews@shenluch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