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欧美日韩精品/狠狠色婷婷久久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午夜无码av体验区/丰满人妻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人做爰A片免费看网站爱酱

高德宣布“永不商業化”后續:一年內免商戶年費

作者/質子

編輯/嘉嘉

10月3日,高德地圖宣稱“掃街榜”上線23天,累計用戶數量突破4億,其增長速度可謂狂飆。

但仔細分析數據發現,高德原本就有8億用戶,所謂的“掃街榜”4億用戶,不過是高德通過內部引流強行轉化而來。在十一假期里,很多人都在打開高德APP時收到了掃街榜的廣告。

上榜餐廳也引發了大眾吐槽:上海掃街榜的第一名居然是一家偏遠郊區的蘭州牛肉面館;武漢常德有家牛肉粉上榜,武漢本地人直呼“這店是我吃過最難吃的牛肉粉,沒有之一”;以海鮮著稱的青島,竟然有一道小吃“戳子肉”上了榜單,網友直呼“來青島還是老老實實吃海鮮,別被榜單帶溝里”。

另外,這份號稱“永不商業化”的榜單,實則在幫助高德加速商業化。有商家表示,高德的商務人員之前一直向其推銷付費產品,給平臺繳納998元可以包年“刪差評”。

該商家還表示,不給高德交錢就沒有別的權益,之前旺鋪包年有很多數據可以找,現在小餐館在高德歸煙火小店部門管,很多數據要花錢才能看到。

其實定位導航原本是高德地圖的優勢,隨著高德向本地生活賽道轉型,這一優勢正在被其他各種新增功能干擾——用戶只想要一個能指引自己交通,該怎么走的地圖導航APP,但高德卻把阿里的各種業務塞了進來,淪為一個“樣樣有,樣樣松”的“流量雜貨鋪”。

歸根到底,高德是用戶的導航工具,也是阿里集團的戰略棋子,高德能否專注做地圖,取決于阿里想做什么。高德也是身不由己,畢竟還背負著給阿里賺錢的任務,于是只能從地圖轉型團購,去利潤更豐厚的賽道掘金。

【1】從工具到“雜貨鋪”

“我已經刪除不用高德了,用蘋果地圖更清爽,受不了主頁一堆工具,一排公交酒店火車票,啥玩意,我要用駕車導航都不能排第一,還隱藏,工具還沒法編輯,導航非要一堆不用的垃圾占領C位。”

在小紅書一篇名為《高德有點過了》的帖子中,一位網名叫“奶茶789”的用戶異常憤怒,稱高德把很多與地圖導航不相關的功能植入了進來,體驗感極差。

高德地圖真的有那么臃腫?司庫財經打開高德地圖APP發現,“奶茶789”有些言過其實,在首頁C位的十個功能中,駕車、公交地鐵、打車、實時公交排名前四位,此后才是訂酒店、火車票機票、順風車、高德掃街榜等。

但高德確實存在功能臃腫問題,司庫財經統計發現:在高德地圖擁有高德精選、服務、出行、小工具等六大功能,114項具體功能,出行被放置在第四位,需要用戶滑屏才能看到。

而旅游、租車、特價酒店、美食、周邊游、餐廳訂座、新車底價、買新能源汽車、買房租房等非出行功能位于前列。此外出行功能為24項,只占高德總服務項目的21%。

如果說只從功能類別和功能排位來看,高德地圖不像是一個地圖導航APP,更像是一個集鏈家、懂車帝、攜程、滴滴等于一體的雜貨鋪。

由此可以看出,地圖導航已經不是高德的主業了。作為對比,騰訊地圖目前擁有交通出行、車主服務、生活服務、騰訊特色四大類,共73項功能,與出行相關的交通出行、車主服務共計37項,占到騰訊地圖總服務項目的51%,遠高于高德地圖的21%。

可以說,如今高德地圖已經從純粹導航的工具變成一個糅雜各類功能、提供各種入口的超級集合體,騰訊地圖還保持著一貫的克制,始終聚焦最核心的地圖導航功能。

當功能越來越多,使用體驗就會變得越來越臃腫,這勢必會影響到產品的口碑。

【2】功能越多用戶越不喜歡

在地圖上植入這么多功能,用戶真的用嗎?或者對于用戶來說,這些非出行功能真的是必需品嗎?

以高德掃街榜為例,該功能號稱融合AI技術,主打就是“基于用戶真實導航和出行行為”做出的真實排名。

但用戶真的愿意為高德地圖“掃街榜”買單嗎?

一名叫“啊啊啊啊啊小姐”的博主吐槽稱:“搜到四川天府新區樂高樂園的時候人直接傻掉,這個項目18年起的,當時還很期待,可是等了好幾年愣是沒完工,雖然后來有央企接盤重啟,但現在明明還在建設中啊!但沒想到,在高德上出現了5星評論,居然在一本正經的說很好玩。”

9月23日,司庫財經在高德地圖上搜索發現:該樂園綜合評分為4.1分,真實行為得分為4.4分。而百度百科顯示:該項目于2020年6月8日開工建設,開園時間待定。

而這樣的情況并不少見,9月18日,《廈門日報》曾報道:湘菜榜第一名是一家位于集美區的湘菜館。頁面顯示近180天有1萬回頭客導航到店,綜合評分4.5分。但記者翻看評論發現,有消費者留言該店已關停。記者進一步調查,發現該店確實已經暫停營業。

此后《廈門日報》多次聯系該湘菜館負責人,對方稱已于2024年10月份左右暫停營業,

由此看來,高德掃街榜的數據一點都不“真實”。

功能的疊加并未帶來用戶體驗的疊加,反而引發“功能疲勞”。

每次打開APP都要面對眼花繚亂的入口和推廣信息,真正需要的導航功能卻被淹沒在層層頁面之下。

抖音用戶小C智圈小板凳發表視頻表示:自己在高速上用高德導航,在一個陌生路段找轉彎路口時,高德突然插播其他餐飲商家的語音廣告,聲音非常大,導致自己聽不清導航播報開過頭。

其實不論是B端商戶還是C端用戶,都不喜歡地圖導航系統的臃腫化,大家對地圖導航的需求很簡單——就是定位導航功能,讓我知道怎么樣到目的地更快捷、能夠提供幾種路線或是交通工具選擇,需要花費多長時間。

而用戶調研數據也印證了用戶對地圖導航APP的真實需求。

據艾媒咨詢數據顯示:地圖導航APP功能中,中國網民使用最多的前五個功能依次為確定出行路線(34.51%)、行車導航(32.21%)、實時路況查詢(31.44%)、公交查詢(29.91%)和周邊搜索(27.15%)。這些功能無一例外,全部圍繞“出行”這一核心場景展開。

【3】“永不商業化”淪為笑話

用戶需求很簡單,但為什么高德卻與用戶需求相背離?反而堆砌了越來越多的功能?

原因很簡單,因為地圖導航是剛需,是流量的入口。

據數據顯示:2025年9月,高德地圖的每日活躍用戶數(DAU)約2億,月活躍用戶數(MAU)約8.73億;巨大的用戶基數背后,是平臺試圖將導航流量轉化為商業變現的野心——從訂酒店、買車票,到租房、訂座,高德試圖通過這些新增的功能,從用戶身上賺到更多的錢。

隨著高德加速商業化變現,B端商家也面臨成本上升的問題。

高德掃街榜公開承諾“永不商業化”,但司庫財經發現,有門店吐槽稱,高德掃街榜發布后,店面評分莫名其妙下降。

9月5日,有用戶在社交平臺發帖稱:昨天,高德地圖商家店鋪出現評分大面積掉分。不要驚慌,不是他們技術問題,就是要搞事了。

高德有旺鋪和商戶通兩種主要推廣方式。旺鋪價格親民,基礎版免費,能完善店鋪信息、展示產品,提升店鋪可信度;商戶通更進階,費用會高一些但能實現主動營銷,比如發布優惠券、促銷活動獲得專屬標識和排名加權,在同類搜索中優先展示,吸引更多顧客。

另外,高德還向商家收取入駐年費,掃街榜推出后,高德為吸引更多商戶入駐,承諾向部分商家暫時免收年費。

要知道,9月10日,高德地圖承諾,掃街榜對C端用戶主打真實,對B端商家承諾永不商業化。

但在與高德云圖官方客服溝通時,對方表示:需要簽約年費產品商戶通,費用為2800元,搭配推廣產品有折扣。

由此可見,高德地圖早就商業化了,2月20日,阿里發布2025財年第三季度財報,隨后的電話會上,阿里高管透露,高德地圖首次實現盈利。

對于B端商家而言,平臺承諾的“永不商業化”與現實中的推廣套餐形成鮮明對比。評分機制的波動、排名的“加權”選項,都讓商家感到被動與不安。

閃電蜂手機數碼連鎖店就深感不安,稱自己店鋪在高德地圖上被標記為錯誤的聯系方式,這將會導致自己的客戶流失到其他公司,而解決的辦法必須是付費:

“這算什么,我的高德地圖商鋪下面插件是別的公司電話,用戶想聯系我直接就打到人家公司去了,我給高德反饋!人家說他們付費了,除非你也付費就可以去除別人的插件!”

地圖導航APP的本質是工具,工具的價值在于高效、精準、可靠。當平臺試圖成為“全能選手”,反而可能失去用戶最基本的信任。在商業化與用戶體驗之間如何取舍,已成為高德必須面對的長期課題。

未來,如果高德仍持續“功能泛濫”,而不回歸工具本質,用戶很可能用腳投票,轉向更輕量、更專注的替代產品——無論是蘋果地圖、騰訊地圖,還是下一代AI導航工具,甚至百度地圖也有機會收復失地。

為了反擊高德,百度地圖APP上線“愛去榜”,分為三個榜單,AI去榜中榜、大眾點評榜、攜程口碑榜,其中大眾點評榜是百度與美團合作,攜程口碑榜是百度與攜程合作,通過引入專業的外部機構來為地圖導航用戶提供服務。

隨著騰訊地圖和百度地圖發力,在這場關于“簡單與復雜”的拉鋸戰中,最終勝出的,一定是真正理解并尊重用戶需求的那一方。

特別聲明:本文為合作媒體授權DoNews專欄轉載,文章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文章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DoNews專欄的立場,轉載請聯系原作者及原出處獲取授權。(有任何疑問都請聯系idonews@shenlucha.cn)

標簽: 高德
高德宣布“永不商業化”后續:一年內免商戶年費
掃描二維碼查看原文
分享自DoNews
Copyright ? DoNews 2000-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