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欧美日韩精品/狠狠色婷婷久久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午夜无码av体验区/丰满人妻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人做爰A片免费看网站爱酱

英發睿能IPO,踩準了新型電池的風口嗎?

《投資者網》張偉?

號稱“萬里長江第一城”的四川宜賓,有望再添一家H股上市公司。?

9月3日,根據香港交易所披露,光伏“黑馬”四川英發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英發睿能”或“公司”)遞交《招股書》,計劃在港交所主板首次公開發行股票(IPO)并上市。?

此前,宜賓銀行于2025年1月在港交所掛牌,成為宜賓首家赴港上市公司。英發睿能最終能否成為宜賓第二家H股公司,還有待觀察。?

“戶口”遷移背后的產業爭奪?

資料顯示,英發睿能不是宜賓本地企業,屬于政府招商引資而來,且宜賓國資在其持股比例超過25%。這中間又有什么樣的故事呢??

股權信息顯示,英發睿能的控股股東為南京睿能科技有限公司(下稱“南京英發”)。南京英發由張發玉家族100%持股。張發玉是上海英發集團的創始人,早年通過生產電視機配件賺得第一桶金。?

1991年,張發玉斥資350多萬元在浦東機場附近購20畝地,創辦了上海浦東英發電子有限公司,幾經發展后壯大為上海英發集團。目前,上海英發集團的年產值達200億元,業務涵蓋光伏電池、新能源電站、電子運營、產業運營等領域。?

2016年,張發玉在安徽創立英發睿能,主要生產太陽能電池片。2022年,英發睿能開始對外融資,本次IPO前的融資金額合計34.26億元,吸引了包括宜賓高投、東合創投、建鑫投資、朋英創投、晨道資本等投資者。?

目前,南京英發持有英發睿能45.63%的股份;宜賓國資持有26.51%的股份,為公司前兩大股東。宜賓國資也是是除張發玉家族外,英發睿能最大的外部投資者。南京英發由張發玉、羅寶英夫婦及其兒女張杰、張敏100%控股。?

融資信息顯示,宜賓國資向英發睿能一共注資了20.53 億元,對應獲得26.51%的股權。同時,南京英發通過對外轉讓,累計套現1.91億元。本次IPO前,張發玉家族仍持有英發睿能49.1%的股權,為公司實際控制人。?

值得一提的是,宜賓國資不僅投錢,還把英發睿帶回了宜賓。工商信息顯示,今年5月,英發睿能的注冊地從安徽滁州遷移至四川宜賓。同時公司全稱由安徽英發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變更為四川英發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有分析指出,宜賓國資提供的產業扶持、土地資源、資本投入是英發睿能進行“戶口”遷移的主要驅動因素。除了英發睿能,宜賓還吸引了寧德時代、德方納米、貝特瑞、科達利、格林美等上下游企業進駐,構建起了完整的動力電池產業鏈。?

宜賓當地媒體報道稱,從昔日“酒都”到如今的“新能源重鎮”,宜賓正以光伏龍頭項目為支點,撬動產業升級的綠色杠桿。英發睿能也是宜賓競速新賽道、孵化新質生產力的一個鮮明注腳。?

業務轉型帶來的業績“陣痛”?

《招股書》顯示,英發睿能是一家光伏電池片制造商,主要產品包括P型PERC電池片(下稱“P型”電池)、N型TOPCon電池片(下稱“N型電池”)。目前光伏電池的制造商眾多,英發睿能能夠脫穎而出,正是踩準了行業節奏。?

營收構成顯示,2022年,英發睿能生產P型電池為主,收入占比達96.9%。2023年,英發睿能開始布局N型電池,但公司收入仍以P型電池為主,P型電池的營收占比達91.9%,N型電池只有7.1%。2024年,N型電池的營收占比飆升至81%,今年前四個月達95.5%。N型電池完全取代P型電池,成了英發睿能的主營產品。?

英發睿能的主動求變,與行業大勢有關。據了解,N型電池在效率、溫度系數、弱光響應、雙面發電等方面優于P型電池。同時N 型電池不受光致衰減的影響,使用壽命較P型電池更長。N型電池由此取代P型電池成為行業主流。?

統計數據顯示,2024年,全球N型電池的出貨量達410.8GW,位列第一,且今年上半年的市占率接近80%,預計2030年前都將成為N型電池的發展高速期。根據咨詢機構弗若斯特沙利文的統計,按2024年出貨量計,英發睿能是全球第三大N型TOPCon電池制造商,全球市場份額達14.7%。?

不過,在業務徹底轉型期間,英發睿能也經歷了業績波動。2022年至2024年,英發睿能的營收分別為56.43億元、104.94億元、43.59億元,凈利潤分別為3.5億元、4.1億元、-8.64億元。公司2024年的的業績嚴重“變臉”。?

英發睿能表示,業績波動,主要受轉型所致。2024年9月,英發睿能關停了安徽天長基地的P型電池生產線,公司也不再確認相關收入。全力“押注”N型電池后,英發睿能業績也迎來了反彈。財報顯示,今年前四個月,英發睿能的營收為24.08億元,同比增長111.23%;同時扭虧為盈,盈利3.55億元。?

不過,隨著更多企業進入N型電池的賽道,價格戰已不可避免。2023年,N型電池的售價為0.44元/瓦,到2025年4月末,降至0.32元/瓦。?

另一方面,雖然N型電池已成為行業主流,其內部也競爭激烈。據了解,TOPCon是N型電池目前的主流技術,占比約66%至77?%;其他技術路線還包括HJT(異質結)、XBC/IBC(背接觸)、鈣鈦礦?硅疊層等,占比合計不到20%。?

相關廠商中,TOPCon的代表企業包括隆基、天合、晶科、晶澳、通威;HJT的代表企業包括天合、通威、愛旭、璉升;XBC/ IBC的代表企業包括海南鈞達等。弗若斯特沙利文認為,新能源電池技術的迭代較快,從P型電池、到N型電池,也就幾年時間,未來還可能出現其他技術替代目前主流的N型TOPCon電池。?

《招股書》顯示,除已經關停的天長基地外,英發睿能還有宜賓、綿陽、印尼三個基地。英發睿能計劃將本次IPO募資的60.6%投向印尼基地,用于生產最高年產能3GW的N型TOPCon電池。英發睿能表示,目前全球光伏電池片出貨量快速增長,預計到2030年將達1171.2 GW,市場前景廣闊。?

英發睿能的海外營收逐漸走高。今年前四個月,公司海外營收為5.9億元,營收占比為24.5%,較2022年的1.83億元和3.2%,均有大幅增長。(思維財經出品)

特別聲明:本文為合作媒體授權DoNews專欄轉載,文章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文章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DoNews專欄的立場,轉載請聯系原作者及原出處獲取授權。(有任何疑問都請聯系idonews@shenlucha.cn)

標簽: 英發睿能
英發睿能IPO,踩準了新型電池的風口嗎?
掃描二維碼查看原文
分享自DoNews
Copyright ? DoNews 2000-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