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News 7月15日消息(記者 李昊原)不久前,印度封停了59款中國App。涉及到的企業除了字節跳動、騰訊等巨頭外,還有一個排名非常靠前的App掃描全能王,和它背后的公司合合信息。
合合信息聯合創始人、啟信寶CEO陳青山接受「DoNews」采訪時表示,全能掃描王本身是一個工具類應用,一向遵守當地的法規,并滿足GDPR的要求——這更像是政策風險導致的“誤殺”。值得慶幸的是,兩條腿走路的合合信息,2B業務并不會受到影響。
合合信息聯合創始人、副總裁陳青山在WAIC大會上演講
空有技術卻沒有商業落地,是AI創業公司經常被詬病的一點,而合合信息為金融類客戶提供的服務都追求深度和業務場景結合。“保險業我們會深入到具體的險種、產品的經營規則中去,比如說出口產品責任險,銀行業我們會幫他們深入到擔保業務、對公業務,甚至信貸業務,具體到風控或者是拓客的這樣的場景中間去。”陳青山說。
陳青山最初也是技術出身,但最近幾年他更多將精力專注于商業和公司運營的層面,他認為業務負責人要以用戶的需求作為出發點,結合公司的技術優勢去考慮以什么樣的形式、渠道去提供產品和服務,這會是一個動態結合的過程。
在疫情期間,企業的數字化進程實際被加速了,大量原本線下的業務,應用大數據和AI技術搬到了線上。“AI技術本質上就是一個數字化的技術,比如說,我們識別類的APP、識別類的技術、結構化類的技術,就是能夠在日常的工作場景中,將各類證件、文檔進行數字化,進行格式化,然后存到數據庫里面去。對數據化已經比較高的一些企業,我們更深層次的一些自然語言理解或者知識圖譜,更深度的一些AI技術能夠幫他們在數字化的基礎之上進一步實現業務的智能化。”對企業來說,AI一旦應用就會顯示巨大的效率優勢,合合信息提供的數據顯示,目前其AI文本識別率高達99.01%,速度也遠快于人工。 2019年,合合信息參加了ICDAR(文檔分析與識別國際會議)旗下的競賽項目。作為AI文字識別領域的國際權威會議,ICDAR從1991年開始每兩年舉辦一次,并同時舉行多個和文字識別相關的比賽,吸引了眾多高校和包括谷歌、微軟、亞馬遜、阿里、騰訊、百度等在內的科技公司參加。
另一方面,疫情增加了全球經濟的不確定性,不確定性對金融行業就意味著風險,以往許多線下開展的業務場景也受到影響,這些原因都促使金融業對數字化有了更高的要求。這一改變對合合信息這樣的2B科技公司來說是一種利好,尤其許多城商行、地方農信由于各種原因,技術儲備不足,數字化程度較低,更多依靠外部力量,這也是金融科技企業的用武之地,能夠將在較先進金融企業中已經得到驗證的技術復制到數字化水平較低的企業里。
過去三年至更早的時間里,金融行業主要應用和深化感知類的AI技術,比如證件識別功能、身份驗證功能等,最近兩年,隨著自然語言處理、知識圖譜、情感分析等認知AI技術的發展,認知AI開始在業務場景中間應用,標桿企業標桿AI技術的使用,又會不斷往其他金融行業的企業中去普及。
這個過程中既有機會,也有挑戰。陳青山提到了兩個挑戰,第一個是人才不足,金融科技需要兼備金融和科技知識的復合型人才,同時本身又處于模糊地帶,需要創新思維,目前市場上這樣的人才明顯不足,也沒有很好的培養方式。
第二個是數據,目前很多數據都在孤島里,行業缺乏公平、客觀的定價模式、交易模式,來保證所有人能夠將數據拿出來交換、應用,從而進一步的產生價值。這個過程中涉及數據隱私合規以及創新的平衡,需要整個生態的參與者充分交流、探討,然后一起來研發、落地、運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