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News6月9日消息(田小夢)近日,在“2021云邊協同大會”上,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以下簡稱“中國信通院”)云計算與大數據研究所副所長栗蔚發布并解讀了國內首個“分布式云與云邊協同標準體系”。
隨著5G、物聯網時代到來,云計算能力及網絡傳輸性能無法滿足設備連接量及數據量爆發性增長帶來的需求。為了滿足更廣連接、更低時延、更好控制等需求,云計算在向一種更加全局化的分布式節點組合形態進階,邊緣計算是其向邊緣側分布式拓展的新觸角。
栗蔚指出,當前我國計劃使用邊緣計算的企業占比達到 44.23%,隨著國家在5G、工業互聯網等“新基建”領域支持力度不斷加深,預計未來邊緣計算的使用率將快速增長。
同時,在數字化轉型發展大勢所趨的背景下,云邊協同成為在工業、農業、金融、制造業等行業場景中深度應用的關鍵要素。栗蔚指出,目前云邊協同產業上下游涉及設備芯片、軟件工具、云服務、運營商、開源、行業解決方案等廠商和組織,產業鏈已基本建立,各個環節產品不斷增多,呈現“百花齊放”景象。
技術發展,標準先行。栗蔚介紹道,中國信通院已牽頭組織編制5個系列11項標準,建立覆蓋關鍵技術、基礎服務、軟件與解決方案、硬件設備、行業應用等五大類的云邊協同標準體系,引導云服務與邊緣計算服務協同發展。
此外,為引導云邊協同產業規范發展,中國信通院根據標準已開展評估測試工作。截至目前,已有十余家企業的二十余款產品、服務、解決方案通過評估測試,為用戶選型提供專業參考。“未來,中國信通院將依據標準持續開展評估測試,樹立行業標桿,推動產業發展。” 栗蔚如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