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News8月26日消息(田小夢)8月26日,北京網絡安全大會聯席主席、奇安信集團董事長齊向東在BCS 2021戰略峰會上演講時表示,進入DT時代,企業要實現安全經營,必須經營安全,重點打造認知、安全、授信三個重要能力,實現對網絡安全的動態掌控。
DT時代,數據是核心,海量數據的加速流轉,讓網絡安全發生了顛覆性變化,國際形勢日趨復雜、數據資產成為頭號勒索目標,針對關鍵基礎設施數字化系統的攻擊愈演愈烈。“數據和人性一樣,是非常復雜的。”齊向東說到,企業要學會在經營中與這種復雜性打交道,這是生存和發展的關鍵。
在此背景下,第三屆BCS大會的主題定為“經營安全,安全經營”,意思是,只有煞費苦心地經營安全系統,才能保障經營活動的安全運轉。他強調,經營安全,實際上是對安全能力的動態掌控,政企機構需要打造三個重要能力,來提升對安全的掌控力。
第一個重要能力是認知能力。只有及時看到威脅、揪出威脅、阻斷威脅,才能確保安全能力行之有效。態勢感知是建立認知能力的核心。齊向東指出,當前態勢感知主要分為運營類、攻防類和監管類,這三類態勢感知單打獨斗,無法形成全面的認知能力,要將這三類態勢感知有機協同在一起,形成實戰化態勢感知,才能實現認知能力的全面提升。
安全運營是認知能力的關鍵。齊向東打比方說,就像人的認知能力來自學習和實踐,網絡安全的認知能力來源于實戰攻防的運營。安全運營的基礎是資產、配置、漏洞和補丁,只有當資配漏補都做好了,才能發現安全產品的不足和體系的缺陷。通過不斷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安全產品會日臻完善,安全體系也會越來越健全。
第二個重要能力是安全能力。過去安全市場分為產品市場和服務市場,兩者涇渭分明。齊向東提出,現在要把產品變成一種能力,把能力變成一種資源,并用服務的方式使用資源,就是把安全產品能力化、資源化、服務化。
他表示,安全產品能力化,首先要將硬件產品軟件化,讓軟件擺脫專屬硬件平臺的束縛,使其更加通用;安全產品資源化,首先要實現數據和API標準化,使產品從數據采集、治理、存儲、分析、到結果輸出、API服務都有統一標準,同時產品接口也要統一,實現與網、云、數據、應用的標準對接;安全產品服務化,首先要做到調度指揮,把安全能力以資源服務形式嵌入到需要的每個角落。
“這種安全能力資源服務,便于商業模式創新。”齊向東強調,過去通過招標采購安全產品,拼的是商務關系和測試方案,一經選定,就沒有機會使用其它品牌的產品;安全能力資源服務,拼的是產品的實戰效果,客戶能選定多家公司的產品進行部署,依據使用多少來結算,不使用不付費,更能推動廠家技術創新。
第三個重要能力是授信能力。網絡安全的核心問題,是信任問題。齊向東表示,未來的數字化系統是復雜的、開放的,人是安全最大的變量,人的可信度成了難題。尤其是數據成為生產要素后,誰在什么場景、用于什么目的、可以使用什么數據,也變成了一種授信問題。
齊向東曾在《漏洞》一書中披露,“85%的網絡攻擊源于內部”。他強調所謂的“內部”包括人被收買、賬號被盜用、機器被利用、供應鏈被后門等,之所以被攻擊成功,是因為我們對自己的人、自己的賬號、自己的機器、自己的認證、自己的供應商過度信任。
零信任體系能夠為DT時代提供所需的授信能力。利用零信任體系以“權限最小化”為原則建立動態評估信任機制,給網絡訪問的主體(訪問者)與客體(被訪問者)附加一系列屬性。一旦發現某個屬性消失,授信就自動取消,整個過程都是通過系統自動動態評估完成的。
最后,齊向東總結到,DT時代的網絡安全是一件復雜的事,只有重點打造認知能力、安全能力和授信能力,對安全的動態掌控力才能不斷提升,從而確保企業的經營活動安全運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