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 長風
編輯 | 包校千
題圖 | IC Photo
過去一年多以來,劇本殺成為線下社交場景的一把利刃。
知道劇本殺的人,對游戲流程并不陌生。幾個人成群結隊圍坐在一起,人手一個介紹自己角色的本子,在DM(劇本殺主持人)的引導下通過梳理線索找到真兇,過程中彼此交流拉近距離。這種拓展社交圈的娛樂項目吸引了大量的年輕人。“打本嗎?”成為年輕人約玩時最常提起的一句話。
2016年3月,芒果臺推出的首檔推理懸疑綜藝《明星大偵探》,以其“腦洞大”“邏輯強”“反轉多”等特點吸粉無數。也讓劇本殺游戲逐步出圈,成為年輕消費者偏好的休閑娛樂活動之一。
艾媒咨詢在2021年第一季度中國消費者線下活動偏好的調查報告中指出,2021年中國消費者偏好的線下潮流娛樂方式中,“玩劇本殺”以36.1%排名第三,僅次于“看電影”和“運動健身”。劇本殺行業規模也在2020年超過117億元,預計2021年市場規模將增至約170億元。
圖片來源:B站
劇本殺的市場規模突破百億之后,一條以劇本創作者、發行商、演員、門店商家、垂直平臺等為主體的產業鏈就開始愈發清晰。廣闊的市場空間之下,大量玩家紛紛入局不足為奇。
據美團研究院的數據,截至今年4月,國內劇本殺門店數量已經從2019年的2400家上升到4.5萬家。位于產業鏈中游的劇本殺發行商也呈爆發式增長,編劇、作家等文字工作者更是跑步進入劇本殺上游的創作者陣營。
雖然整個產業鏈的活力看似依舊,但外界對于劇本殺的關注點卻在發生變化。過去,大眾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劇本殺的線下門店,以及是否盈利的問題上。現在,隨著玩家的體驗需要被不斷滿足,市場的關注點開始轉移到行業的上游,即劇本創作者和劇本發行商對劇本內容質量的重視程度。
尤其是在市場出現了爆款劇本后,“劇本殺創作者年入百萬”的消息層出不窮,劇本殺編劇似乎是可以一夜暴富的職業,但實際情況真的如此嗎?發行商目前的發展情況又如何呢?
被賤賣的劇本
對于劇本殺創作者,“一夜暴富”曾是外界的普遍認知。
近兩年,劇本殺出現了《年輪》《你好》《病嬌男孩的精分日記》等爆款作品,給創作者帶來的收入頗豐。2020年底發售的情感本《你好》就是其中的代表。該劇本拿下了當年市場劇本銷量的冠軍——售出近1萬本,讓作者Will.Y進賬100多萬元。另一人氣劇本《孤城》截止到目前的銷量也達到1.2萬本,銷售額高達600萬元,背后作者也獲益不菲。
寫劇本也能在一夜之間實現財富自由,這讓市場開始關注起劇本創作者這一職業。在網絡上,“劇本殺作者月入30萬”一度成為熱議話題。這促使越來越多的文字工作者切換賽道,投身到這一更有前景的產業。就連包括北京電影學院、中央戲劇學院在內的不少院校都開辦了劇本殺編劇選修課、興趣小組。
2018年風口到來之際,羅伊就放棄了自己的專職編劇身份,在一家劇本殺發行商做合伙人,同時還經營自己的劇本殺店。羅伊轉行的原因不完全是因為影視寒冬,“整個編劇行業資源本來就相對固定,新人再有才華也很難出頭。”
劇本殺則正相反,由于每個劇本對于玩家來說都是“一次性消耗品”,所以市場上需要頻繁產出新劇本供玩家選擇,對新人的接受程度自然會更高。
從單個劇本的內容體量來看,雖然劇本殺的文稿遠不如影視劇劇本的篇幅長,但這不意味著劇本殺的內容創作就短。安信證券的報告顯示,劇本殺的一個普通盒裝本(面向所有線下門店發售)的成稿時間平均需要1個月,獨家本(在一座城市只出售給一家店)和城限本(只在一座城市的 3到5 家店發售)創作周期更長,城限本通常要等4到6個月。
交付周期沒那么快,導致行業需要大量來自作者端的內容供給。特別是早期為了求量,內容門檻也相對較低。無論曾經從事什么職業,只要劇本質量夠硬就敢有人買。相比腰尾部影視劇編劇經常遭遇的署名難拿、稿費拖欠等問題,劇本殺的賺錢通道為所有創作者敞開。
既然如此,劇本殺創作者一般能賺多少錢呢?
接觸過多家發行商的從業者威晨告訴DoNews(ID:ilovedonews),大部分新人進入劇本殺行業之后,其實并沒有得到很好的對待,“一般發行商與新人合作都是不愛談分成的,他們最喜歡的方式還是用三、五千的低價成本將劇本一次性買斷。”在這種合作方式下,作者能拿到的稿費在2千元至2萬元不等,想獲得更多收入不僅要看作品質量,還是要看自身是否勤奮,以量取勝。
但這并不容易,例如情感治愈本《你好》作為一個游戲時長只有3小時的小體量劇本,耗費了作者Will.Y 3個多月的創作時間。在這種情況下,只有與發行商達成分成的合作模式,作者的獲利空間才會提升。Will.Y就是在分得5成利潤的情況下,才實現的百萬收入。
圖片來源:大眾點評
不過,并不是所有人能有這種談判能力,DoNews從羅伊口中得知,行業發行商給作者的分成比例一般在20-50%之間。而根據獵云網報道,一些小的發行公司如果想爭取到好的作者,會讓利四到五成。而一些不太好的發行商或者本身渠道很強的發行商,可能只給作者一到兩成的分潤。
發行商的花樣生意經
作者收入被壓縮的背后,是發行商的狂歡。威晨直言在這個行業中,“發行商的利潤非常豐厚。”要知道,玩家每次消費的劇本都不一樣,為了吸引新客留住老客,門店需要高頻率更新劇本,甚至要高價購買獨家本、城限本,來增強競爭優勢。
在貴州六盤水鐘山區經營線下店的塔塔就經常通過展會、線上的劇本分發平臺以及店主之間的溝通群來淘劇本。只要看到好本,她就會下手。
在第一家店轉手之前,塔塔店里的劇本就已經過百。就連附近新開沒多久的一家推理社,劇本數量也有40多個。而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全國劇本殺線下店至少有4萬多家,發行商劇本的銷售規模之大可見一斑。
在市場快速發展的情況下,發行商在劇本方面的收入不僅體現在量上面,還因單本價格的提高而增長。
2019年,塔塔剛開始經營劇本殺的時候,1888元、1288元的價格就能拿到限定本。而現在,很多限定本的售價漲到了2000元以上。獨家本的平均價格也從過去的3000多元,漲到了4000元以上。就連最普通的盒裝本,平均價格也比過去貴一兩百。
在量價齊飛的情況下,發行商錢袋子越來越鼓。羅伊透露自家公司的一部劇本,在預售期就賺了100萬。
識破劇本工作室主理人“廚子”介紹,發行商為了保證利潤最大化,與作者達成分成合作模式后,要先刨除各項成本費用后再按照比例進行分成。例如作品的設計、印刷、發行甚至是稅收都是需要剔除的項目。如果作者的作品被發行商拿到黑探有品這樣的第三方線上平臺發售,支付給這類平臺的分成費用也會被計入成本。
除了通過合作獲利外,發行商還看到了新的商機——收劇本殺創作者為徒。
羅伊透露稱,“新手小白怎樣寫劇本”、“如何快速創作出一部爆款劇本殺”這類課程的課時通常在6-12個小時,費用在兩千到十萬不等。至于學員最終的受益情況,羅伊坦言沒有多大用處。
對于這種變現手段,威晨說這純屬是發行商割作者的韭菜:“目前行業門檻還是很低,很多發行商都沒搞懂內容就開始招收學員。很多學員交了學費什么都沒學到,甚至還要白白貢獻出自己辛苦創作的作品。”
除了賣劇本和開課,由于手握作品資源,很多發行商還會自己辦展會,通過這種方式推銷劇本賺取更多收入。作為劇本殺店主選本的重要渠道之一,劇本殺展會已經成為發行商的重要收入來源。此前曾有行業人士表示,這類展會的人均票價在400元左右。
由于購買門票的玩家可以享受不限制地參與劇本測試的權益,所以不僅吸引了大量店家,還有不少游戲狂熱者也到現場逛展。
劇本殺沒有下限
威晨表示,做劇本殺的發行商的門檻非常低,“去展會租個攤位 ,就能說自己是發行商。一個展會下來,甚至能出現發行商比店家都多。”但想要做好,在業內站穩腳跟并不容易,這需要在內容把控和營銷推層面下功夫。”
而在當下,很多發行商不僅做不出好內容,就連基本的東西也難以把控。塔塔就遇到過這樣的發行商。
“之前我們找一個發行買本,因為紙張不好、脫訂、勘誤太多,只好跟他們溝通修改,但郵寄來的新本質量還是不行。最后整個發行跑路了,再也聯系不上了。”她如是說。
為了吸引眼球、刺激消費者,很多發行商甚至推出了不少黃暴、血腥的劇本。之前就有B站up主吐槽一些本子表面打著懷舊的幌子,實際確是一些軟色情內容,玩家玩到一半會被要求做一些不可描述的互動。
圖片來源:B站
對此,羅伊表示,這類本子以前在市場上非常多,很多新開的線下店都買過這類劇本,目的就是吸引那些“玩的開”的玩家。而隨著產業的不斷發展,這些隱藏在深處的問題逐漸浮現出來,受到大眾的關注。
前不久,微博話題#00后小伙沉迷劇本殺經常半夜大吼大叫#登上熱搜,這位大三在讀的學生沉迷劇本殺并受其影響,變得易怒,并多次有做出過激行為的念頭。
所幸,新華社和《半月談》相繼發文,直指經營“劇本殺”“密室逃脫”“沉浸式體驗館”等門店的少數一些商家在游戲內容、場景設置等環節宣揚暴力、靈異,以此為商業噱頭吸引年輕人。《半月談》文章稱“看似新鮮的朝陽行業,正因監管缺位而潛藏風險。"
很快行業便有了動作。
10月27日,劇本殺行業交易量最大的平臺黑探有品在公眾號發布了一篇《關于清理違法違規劇本的公告》。兩天后,中國文化娛樂行業協會發布“堅守行業發展底線,樹立正確價值導向”的倡議,要求沉浸式娛樂行業的廣大經營者全面開展內容安全、生產安全自查、自管工作。
據南方都市報報道,目前已經有劇本殺門店被相關部門要求下架部分內容不合規的劇本。
監管的到來讓一些擅長或者喜好創作恐怖劇本的作者受到影響。一位轉行劇本殺編劇的創作者曾表示,自己很喜歡懸疑驚悚類的內容,但在影視劇行業這類內容受限,劇本殺行業則比較寬松,不用擔心內容被閹割。
不過在羅伊看來,有監管是好事情。“很多內容已經沒有下限了,再這樣下去,這個行業很難看到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