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News12月14日消息(田小夢)從“IDC咨詢”微信公眾號獲悉,今年是邁入后疫情時代的第一年,終端市場在供應鏈壓力、教育領域變革、元宇宙概念爆發等因素的影響下發生了眾多變化。這些機會和壓力促使用戶不斷審視各終端產品的未來發展走向,重新梳理終端生態、交互、場景和技術之間的關系。在此背景下,今日,IDC發布了2022年中國智能終端市場的十大預測。
預測一:重新思考新的生態。系統平臺、軟件應用和終端間愈發緊密互動,推動多終端智能化和互聯互通。未來的智能終端設備將不再是單品規模化增長,而將走向以系統和軟件為核心驅動的生態化發展模式。IDC預計,隨著多家系統平臺的成熟和軟件應用適配性的提升,2022年中國智能終端市場出貨量將增長11%。
預測二:“元”的故事開始了。打造沉浸式體驗將成為智能終端領域的重要布局之一。從終端設備的角度看“元宇宙”概念,其中的沉浸感元素將為智能終端領域注入更多機會,也是下一階段的重要投入方向。多樣化的智能終端將全方位賦能用戶的感官能力,實現更廣、更真、更自然的沉浸式體驗。
預測三:以高性能終端迎接下一代交互。終端高性能發展邁向新臺階,為下一代交互式應用打下堅實基礎。以智能手機、PC和平板為代表的終端設備對于強勁性能的需求不斷提升,在7nm的基礎上進一步向5nm邁進。IDC預計,到2022年,7nm制程芯片將成為主流,搭載7nm芯片的智能終端設備占比將超過32%。
預測四:追求更極致的顯示體驗。MiniLED和OLED屏顯技術將在終端設備中更廣泛滲透。尤其是MiniLED等超小間距顯示技術的發展,正在為智能終端設備提供更高解析度、低功耗、更快反應速度的解決方案。IDC預計,到2022年,將有22%的智能終端設備搭載MiniLED或OLED技術。
預測五:智能終端連接一體化。多重組網方式在速度和功耗效率提升的基礎上強調無縫連接和無感切換。新的連接方式逐漸涌現、升級和廣泛應用。IDC預計,到2022年,超過86%的終端設備支持5G、wifi6或藍牙Mesh等新的連接方式。終端設備上的連接方式搭載也將更加多元化,設備之間的連接和切換過程也將呈現更加友好的操作體驗。
預測六:場景化下的新終端。游戲休閑和運動健康場景將迎來更多發展機會和空間。IDC預計,2022年,游戲休閑和運動健康場景市場規模將分別同比增長38%和26%。此外,移動辦公、教育學習、家居控制和智能出行等場景也將迎來硬件設備的擴展和應用服務的增長。
預測七:混合辦公進入到新常態。虛擬空間、人機協同、數字文化將驅動終端在未來工作場景下的新發展。數字文化將更加強調員工溝通和賦能,幫助其及時充分運用新興數字技術;人機協同帶來的效率將成為未來工作成果轉化中的重要增量;虛擬空間將進一步推動工作環境的獨立性、互聯性和安全性發展。
預測八:助力循環經濟。企業正在積極的將循環經濟納入企業戰略和經營中,彰顯社會責任。IDC預計,到2022年,有25%的公司在結束IT設備的生命周期后,會進行專門的電子廢物回收;有14%的公司使用提供全生命周期的設備供應商提供服務。
預測九:供應壓力逐漸緩解。2022年下半年各配件供應壓力緩解,終端單價將逐漸回調。一方面有利于刺激部分終端的市場需求;另一方面維系上游市場供需平衡將迎來新的挑戰。
預測十:數字化轉型刺激商用終端需求多元化。更多類型的智能終端設備將應用在商用市場上,例如藍牙耳機在智慧零售領域的應用,VR/AR設備在智慧辦公領域的應用,以及機器人在智慧制造和智慧醫療等領域的應用,將進一步推動行業數字化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