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在京召開,研究部署了2022年“三農”工作,會議并強調必須著眼國家戰略需要,穩住農業基本盤、做好“三農”工作,確保穩產保供,確保農業農村穩定發展。
2021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也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關鍵之年,而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道路上,金融企業更是承擔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前不久,央行也正式發布《中國農村金融服務報告(2020)》并明確指出,將緊緊圍繞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接續鄉村振興和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總體部署,聚焦綠色金融與普惠金融融合發展、發展農村數字普惠金融等重點領域,強化農村金融產品和服務方式創新,大力推進鄉村振興和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
依托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等科技手段降低金融服務在獲客、運營等方面的成本,提升業務處理效率,增強農村用戶黏性,成為農村金融健康有序發展的可能。
近期,馬上消費憑借普惠金融、科技創新、人才支持等綜合服務鄉村振興戰略,獲得了《財經》評選的“年度最佳鄉村振興實踐獎”,并入選艾瑞咨詢《2021年中國FinTech行業發展洞察報告》,真正踐行科技賦能鄉村振興。
以普惠金融為抓手,引領鄉村振興落地
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進程中,金融所發揮的重要性,毋庸置疑。
但現實中,對于擁有一技之長返鄉創業和掌握現代化農業生產技能的新農人們來說,耕種的辛勞,并不會成為工作和創業的阻礙,但缺乏抵押擔保而無法籌措資金,往往讓這些新農人們在創收路上備受阻礙。
為了響應國家政策號召,金融機構通過普惠金融為鄉村振興注入金融的“活水”,努力實現“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這對金融機構服務的深度和廣度都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時也對提出了更多挑戰。
令人欣慰的是,在致力于鄉村振興道路上,以馬上消費為代表的一批金融企業,正在通過模式創新、數字化賦能等方式,從資金和渠道多方面,挖掘鄉村振興的更多可能性。
作為數字普惠的實踐者和創新者,馬上消費充分發揮自身的技術和金融優勢,通過輕資產運營、數字化賦能等方式,制定了差異化、可持續性、高質量協同發展的“5+1”行動戰略,解決農村普惠人群的需求痛點,為鄉村振興貢獻企業之力。
截至目前,已累計為2492萬戶農村用戶提供了數字金融服務,實現交易總額2756億元,為650萬戶信用白戶建立了信用記錄。同時,馬上消費還利用線上優勢開設“鄉村振興專區”開拓消費幫扶行動,實現助農銷售額突破855.6萬元,為鄉村地區持續提供優質高效的金融服務,有效的帶動了當地新農人們的自主經營和穩定增收。
用科技賦能,為鄉村振興插上希翼
鄉村振興本質上也是一場農業現代化的征程,而在推動農村現代化發展背后的原動力則是科技創新,而要描繪好鄉村振興的美好藍圖,科技賦能更是必不可少的。
深諳鄉村振興的本質邏輯,在探尋鄉村振興路徑時,馬上消費除了為鄉村提供普惠金融服務之外,在“鄉村振興路線圖2.0”中,還通過科技興農及智慧養殖的探索,幫助村民找到了一條共同富裕的發展路徑。
以養雞為例,長期以來,散養的人工成本高、雞的病情難以掌握以及如何高效運營管理,都是困擾著養殖戶們的最大痛點。
據了解,目前借助馬上消費智慧養殖智能服務平臺,依托大數據、區塊鏈等科技應用,既能實現讓養殖戶對家禽實時監控,又能讓養殖戶輕松增收20%。
從科技幫扶的整體規劃看,馬上消費利用自身科技優勢,將建立1個中心,即鄉村振興數字化賦能中心;服務1個中間力量,即圍繞種植、養殖、鄉村旅游、電子商務等開展技術指導,培養愛農業、懂技術、善經營的新型職業農民;最終覆蓋3個智慧產業,即家禽·智慧林下養殖,畜牧·智慧養牛,種植·智慧立體農業,將為鄉村振興提供強有力的科技支撐。
推出“5+1”行動,構建鄉村振興新藍圖
在補足新農人們資金、技術上的短板外,馬上消費也注意到了新農人們銷路不暢的困境,為了提高農產品的知名度,從而賦能新農人們群體推進鄉村振興,馬上消費還在自營平臺開辟鄉村振興專區,并推出“購”、“兌”、“知”等服務,提升品牌知名度。
據了解,作為一家負責任的金融機構,馬上消費從鄉村振興項目伊始,就從“全產業鏈”的角度去思考銷路問題,幫助農戶打通農產品銷售鏈路的同時也實現助農增收。據了解,馬上消費依托潛在用戶市場,借助每年4000萬優惠券/免息券等補貼政策,為鄉村振興產品提供600萬/月曝光。
作為數字普惠的實踐者和創新者,馬上消費明確將“5+1”行動納入“鄉村振興路線圖2.0”中,通過數字普惠金融、智力幫扶、科技助力、消費幫扶、金融知識普及等五大方面發力,再通過鄉村振興開放平臺為服務鄉村振興實現精準施策。
“馬上消費將普惠金融服務向基層、鄉村延伸,解決了金融服務的最后一公里問題,而馬上消費打造的鄉村振興開放平臺,讓鄉村振興從單向幫扶,轉向多方共贏的實踐,為服務鄉村振興提供了新藍本。”從業人士評價道。
馬上消費董事長趙國慶表示,“我們承諾為億萬農民的美好生活、為廣闊鄉村的美麗明天,持續貢獻智慧與力量”。可以預見,伴隨越來越多的金融機構參與到服務鄉村振興的陣營中,“三農”必將迎來良性、健康、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