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五道口商圈,北部學院地區最具潮流的商業聚集地。對它而言,永遠不變的就是總在改變,學生氣息加上國際范兒形成了五道口獨特的潮流定位,在這里你能看見與眾不同的商業氛圍,而這些潮流也都會隨著時代而變遷,新元素替代老元素,新潮流替代舊潮流,不過,無論再怎樣改變,都離不開五道口特有的文化氛圍和棲息在這里的人。值此北京消費季,DoNews推出消費季特別報道,與你共看北京及各大商圈在消費領域所作出的改變。????
撰文 / 李可馨
編輯 / 楊博丞
題圖 / IC Photo
從六道口地鐵站走出,向著金碼大廈直行,不遠處就可以看到「BOM嘻番里」的標志性logo。
這座被稱為“全國首個線下元宇宙主題商業”,有著不小野心,勵志要做“ACG集中性消費場與次元體驗式商業聚集地”,從2020年12月24日內測開始,至今已試運營2個月有余。
盡管目前仍在內測階段,但小紅書上提及“嘻番里”的筆記已經超過50000條,大眾點評上“BOM嘻番里”也已登上“五道口購物熱門榜第1名”。
顯然是沖著Z世代而來的BOM嘻番里(以下簡稱嘻番里),究竟做對了什么,讓一個還未正式開業的商業項目能如此受追捧?沉浸式體驗“元宇宙星球”,會是商業綜合體的新樣板嗎?
解謎+商業的“串珠游戲”
工作日下午,學清路與清華東路交口,人流與車流仍然不減。因為周邊高校林立,寫字樓、產業園區聚集,每到午餐時分,這里極為熱鬧。
嘻番里正是由位于該路口的金碼大廈B座改造而來。以往因為金碼大廈聚集著大量服裝批發商戶和餐飲商戶,每到飯點上班族便蜂擁而至。
嘻番里地理位置區位圖? 圖片來源:嘻番里
探訪當天客流卻不似以往。許是內測階段外加工作日緣故,一至四層加起來也不過百人。從官方公布數據來看,商戶招商率達到80%以上,因為部分商戶還在裝修中,異味還沒有完全散去。
如果帶著對元宇宙的極大幻想來到這里,或許會有些失望。嘻番里官方公眾號上發布的宣傳圖片,充滿著未來科技感的味道,但實際上整體的風格離賽博朋克還有一點距離。1.5萬平方米的建筑面積在商戶擠滿后,留給拍照打卡的空間美陳并不多;而每家商戶門頭上藍紫配色的燈帶,倒是齊整劃一的標識出其在“元宇宙”世界的別稱,才算是有那么一點點味道了。
嘻番里官方發布的宣傳圖片
虛擬世界的風格雖然不太強烈,但與商業動線緊密結合的解謎游戲,倒是有幾分新意和驚喜。
一樓入口處設有游戲相關指引和真人NPC指導,消費者掃描二維碼關注公眾號后,根據公眾號提示步驟便可參與游戲,通過選擇不同的陣營,可以體驗不同的故事線。目前只有兩條故事線可以選擇,分別是“x星人”和“幻獸族”,而每條故事線對應著不同的結局。
有意思的是,游戲將兩條故事線的線索張貼在商家的外墻上,或者隱藏在門店內的某個角落里,線索依次出現的順序,正好是沿著整個商場的動線依次鋪陳的,最終所有的線索幾乎把一至二層的主力商戶全部串聯起來。
體驗完一層游戲后,解鎖的二層游戲地圖. 圖片來源:DoNews
這樣一來人們在解謎尋找線索過程中,既能體驗游戲又能把商家逛了,消費、娛樂、社交一站式完成,參與感和體驗感還是比較強烈的。而對于商戶和項目方來說,變相增加了消費者的交易達成,延長留存時間。
解答故事最后的結局,還需要和真人NPC互動才能揭曉,猜拳游戲、才藝展示……這對于社恐來說,堪稱“步步驚魂”,多虧兩位女孩的幫助,筆者才順利通關拿到勛章。
通關獲得勛章后,游戲還遠沒有結束。之后,還可以觀看沉浸式戲劇演出,第一時段演出圍繞游戲的結局展開;第二時段的演出開始與解謎游戲脫離,是“拍賣會”的主題,而這兩個時段演出是免費的。第三時段演出才開始收費,涉及到桌游、占卜等游戲。
圖片依次為第一時段、第二時段表演 圖片來源:DoNews
如果從游戲中跳脫出來,會發現這一連串的游戲設置,儼然形成一個小閉環:免費游戲來引流,收費演出達成交易,商家、消費者、項目方各自需求目標得以滿足達成。
一位場內NPC透露,3月份游戲線索還會更新,三層商戶也將被納入到游戲中來;故事線也會在一定時期內進行創新。可以想見,對于新鮮感易逝的消費者來說,這種更新是必須的,尤其在正式開業后,面臨的將是成倍壓力的“挑剔者”。
不過,從嘻番里官方發布的信息來看,它似乎提前做了準備。自試運營以來,嘻番里至少進行過兩次較大規模的內測,一次在圣誕,一次是元旦。而據其公布的數據看,截至農歷春節前,累計吸引了近5萬人次到場,元旦小長假期間,更是達到3000余人同時在場參與沉浸式游戲體驗。
據了解,內測并未進行大范圍宣傳,主要通過KOC招募進行了小范圍推廣。嘻番里面向小紅書與周邊高校,實際邀約近1000人,進而在小紅書和大眾點評等平臺擴散,加上周邊人群的自然到達,整體人流量才達到5萬人次。
嘻番里給出的測算數據是,項目周圍輻射 11 所高校,學生數量約為 36.44 萬;腹地居住人口約 21.38 萬,辦公人口約 47730 人。
在小紅書上搜索“嘻番里”,目前最熱一條筆記來自“多梨”,盡管粉絲量只有8000+,但打卡嘻番里的筆記,卻收獲了4300+的點贊與4000+的收藏,人們對于新商場、新模式表現出充足好奇。
誠然,“口口相傳”是當下年輕人樂于接受的信息獲取方式,也迎合了Z世代人群“線上種草,線下打卡”的消費模式,然而,沉淀“自來水”流量僅僅靠獵奇是不夠的。
刻意為之的“洗牌游戲”?
支撐一個商業項目長久的發展,最終還是要落到“產品”本身。“種草”固然容易,但沒有好內容的支撐,“拔草”也同樣輕易。
在整個內容填充上,嘻番里沒有遵循普通商場“舊制”,而是放棄了“臉譜化”的傳統連鎖品牌,幾乎全部選擇了鮮見的、小眾的、個性的品牌,甚至有些還不能完全稱之為品牌,叫獨立門店或許更為合適。
“我們的商家都是從朝陽大悅城、三里屯、華熙live等各大購物中心,或者一些深受年輕人喜歡的小眾打卡地搜羅而來的”,在嘻番里購物中心內,一位負責介紹項目相關情況的人員介紹到,“我們極力避免大眾化品牌,哪家沒見過哪家人多我們就進去談”。
“雖然是新開項目,但很多商家聽完我們理念后很感興趣,一些小眾品牌也很有自己想法,創始人也很年輕,樂于接受新鮮事物,再加上嘻番里背靠首創集團,大部分還是愿意給予信任”,上述人士表示。
盤點嘻番里商戶情況后發現,除大部分常見的連鎖餐飲外,其余商戶在北京門店數量皆為個位數,其中很大一部分僅此一家門店;從客單價上來說,屬大眾化消費水平,而且部分連鎖門店為迎合周邊學生消費能力,外加內測階段優惠手段,客單價相比其他門店有所降低。
BOM嘻番里商戶不完全統計 DoNews制圖?
另外,嘻番里的商家落位也很有特點。傳統商場多是按照零售、兒童親子、餐飲業態分樓層,而且一般零售業態旁是不會出現餐飲業態的。但是以體驗社交為主的嘻番里,重新對商戶進行洗牌,打亂了不同業態之間的“隔膜”。
在嘻番里這種刻意為之非常明顯。譬如一層是一家咖啡館比鄰一家雜貨禮品店;一家日式拉面挨著一家潮流玩具,餐飲和零售依次錯位鋪開;二層的中古服飾、品牌買手店,也是散落到社交娛樂業態中去;三層更是如此,為了隔開兩家相似的業態比如清吧,就用電競館和美發造型來插位。
目前入駐商家業態分布結構;素材來自嘻番里,DoNews制圖
一位商業地產分析人士稱,錯位業態組合,一定程度能夠避免同業態間的強競爭關系;但同時也不難看出嘻番里并沒有完全脫離“舊制”,比如三層電競、音樂酒吧、音樂現場,四層的餐飲,基本上還是相同業態的集中經營,因為可以帶有明顯的“扎堆”效應,更受消費者的歡迎。
嘻番里官方數據顯示,跨年夜當晚,餐飲區很早出現扎堆排隊現象,賢合莊的等位時間超過2小時;適合年輕人喝酒聚會的“天堂超市”,因為增設了跨年夜特別活動,單店坪效比往常翻了幾倍。在有針對推廣和節日營銷手段下,嘻番里才很快沖上了“五道口購物熱門榜第1名”。
美中不足的是,因為還在內測階段,商戶開放時間都不確定,難免有些冷清。首創郎園相關負責人告訴筆者,目前音樂現場、嘻番市集都有特定場次和主題,并不是每天都舉辦,而電競館要到四月才開業。在沒有推廣和促銷的情況下,嘻番里能否穩住熱鬧的局面,還得另說。
上述分析人士也表示,新模式商業項目的出現,都會盡可能引進符合項目地實際需要的新業態,以造成對原有項目的強烈沖擊,顛覆舊有商業格局。但同時,新的業態也必須要有足夠的生命力,以至于3~5年內無人能出其右,形成規模上品牌聲量上的強勢地位,才有可能成為新的商業中心。
一些不得不說的小Bug
盡管內測階段受到很大歡迎,但依然暴露出許多問題。
首先,因為嘻番里對內測試運營標識不明,很多消費者不明就里,直接給出一星差評。“整個大廈空蕩蕩的,也沒見啥npc和任何活動”“看著商場開著沒有單獨電話確認,到了才知道劇本殺不營業,確實比較失望”……類似評論不在少數。
在消費者眼中,會對開門的商場直接默認正常營業,所以給起差評也毫不手軟,甚至直指商場裝修環境問題:“垃圾中的戰斗機,地庫要做貨梯上來你敢信”“里面裝修的味道沒有散盡,戴著口罩還是可以聞到”……暫且不談復購率問題,給出差評的消費者還會來第二次嗎?
素材來自大眾點評,DoNews制圖
其次,誠然將解謎游戲與商業結合大膽而有新意,但筆者在體驗過程中向商家求助線索,但很多商家對游戲并不知情,參與度也不高;而且許是擔心影響商家正常營業,大多數線索設置在門店外,進店消費、與商家互動的可能性降低;此外,因為解謎游戲由暴風島一家商戶主導,其關注度過高的同時商戶備顯冷落,一邊冷一邊熱的問題也急需解決。
更值得注意的是,倘若正式營業后,當參與游戲人數增多,多人聚集在同一線索時,一人解出答案,其他人自然就知曉,而對于不喜歡“劇透”的玩家來說,游戲的體驗感會因此降低。
再次,因為入駐商戶多為非連鎖化的、小眾獨家的門店,必然會受到存活率較低的質疑。因為從沒聽說過,無人光顧的情況就極可能發生。但如果因為聚客能力不佳,再把市面上的連鎖品牌招進來,又不符合項目定位,也就跟其他商業綜合體沒什么差別了。
最后,主題商業在今天受到多大歡迎,就在遭受多大的挑戰。此前,文和友受裁員事件仍在受到輿論影響,更有業內人士直言“像是披著文化外衣的美食廣場”。一個大型的綜合商業體,不能完全仰賴于年輕人一時圖新鮮,更重要的是打卡分享之后的消費和復購。
作為全國首個線下元宇宙主題商業,筆者認為嘻番里更多還有實驗的屬性在。
翻看首創郎園發布的關于嘻番里介紹,不難看出首創郎園希望借助嘻番里,不斷整合ACG產業上、中、下游(內容產出、平臺、消費體驗)資源,進而形成閉環,讓嘻番里成為ACG內容的生產工廠,從而實現ACG內容的常態化輸出。
近年來,首創郎園一直在不斷創新“文化+空間+內容+產業”的運營模式,在城市更新領域,已經擁有郎園Vintage、郎園Park、郎園Station、首創中傳項目;在文旅領域,擁有首創非遺·詠園、烏鎮·新柵、廈門·澳頭小鎮三個項目;而在ACG領域,除了即將開業的嘻番里,還有一家在杭州的動漫博物館。
不管怎樣,這是整個商業地產領域一次大膽嘗試和創新,也因此它必然面臨更長遠的挑戰,之后如何發展才更為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