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中國手機制造代表型企業,曾與中興、華為并稱為“中華酷聯”的酷派(02369.HK),似乎已經積攢足夠動力,準備重拾往日榮耀。
2022年3月23日,酷派集團發布了年度業績報告稱,公司于2021年實現營收6.65億港元。縱使業績數據并不是十分出彩,但似乎二級市場已經有資金在悄然入場,自3月17日底部放量上漲6.08%起計,公司截至3月23日的累積漲幅已經逼近30%,期間參與金額達4065萬港元。
圖/來源雪球
究其背后的原因,或是公司自2020年底開啟的“重回中國市場”戰略已經成型,目前公司在新團隊、新資本、新戰略引領下,正從傳統制造企業向數字化創新平臺轉型。引入的國際頂級戰投也為公司完成了科技賦能,將酷派打造成了價值洼地。
并且28年來積累的研發實力,讓酷派在Linux核心社區的核心分支代碼貢獻,已躍居中國手機品牌TOP 2。再加上能夠解決行業痛點的創新數字化渠道不斷完善,這個曾一度陷入沉寂的國產手機龍頭,已然開始蘇醒。
攜全新陣容回歸國內市場 以“數智化”化轉型推動行業升級
行業“最年輕高管團隊”,正構建數字化創新平臺。
過去數年轉戰海外,將重心放在歐美、日本等通訊市場的酷派集團,于2020年底正式對外確定了公司回歸國內市場的戰略,公司也開始重建搭建運營管理團隊,制定了全新的渠道、產品和品牌策略,并開始堅定執行。
目前,董事長、CEO陳家俊已是中國手機品牌企業中最年輕的掌舵人,通過將通信、零售以及互聯網行業的頂尖人才招致麾下,組建了目前國內手機市場中幾乎最年輕的高管團隊。
酷派集團在2021年10月發布公告稱,公司委任曾經自主創業開發過多款億級用戶互聯網產品,并在小米任職過渠道創新部總經理的秦濤,為集團高級副總裁兼集團參謀部參謀長,負責集團日常運營及管理;委任在阿里巴巴、小米、京東任職并負責電商渠道和創新渠道業務的胡行,為銷售與服務中心總裁;委任此前在小米集團負責Redmi手機產品線規劃、硬件產品體系戰略規劃等業務的產品總監李宇靖,為硬件產品中心總裁;委任此前負責過小米人工智能與云平臺大數據部以及互聯網商業部的司馬云瑞,為互聯網中心總裁。新任高層管理的這些人年齡均在34歲到40歲之間,戰斗力“爆表”。
并且,酷派此次重返第一梯隊并不是要在傳統制造領域進行“拼殺”,而是要以數字化創新平臺轉型新姿態,推動行業整體優化。
2021年,酷派已經利用云服務優勢,構建起了集團全部業務的數字化系統,整體運營效率得到明顯提升。目前,公司已與新一代協作與管理平臺飛書正式達成合作。酷派將借助飛書及飛書招聘等工具,升級打造新一代一體化辦公、招聘平臺,進一步提升協作效率和協作深度,為酷派從傳統制造企業向數字化創新平臺轉型奠定基石。公司未來將在保留原有服務體系基礎上,上線多個特有服務臺,助力集團數字化轉型。
在內部管理方面,擁有二十多年歷史IT資產,也進行了一場全面的整合升級。酷派聯手騰訊云千帆iPaaS打造出新型的云集成服務,將企業內部各部門、業務連接到統一的平臺中,以往復雜老舊的IT架構全面改善,以數智化技術加持了服務站網絡體系。
此外,公司還通過數字化政策與激勵機制,精準、高效地提升站長對于區域的運營效率,從而加強酷派在區域的品牌影響力。
2022年,公司將持續升級數字化系統,利用大數據、云服務的優勢,進一步加強大數據、AI在集團運營、管理、決策中的作用,持續優化集團運營成本,提升運營決策效率,實現從用戶產品分析、產品銷售運營管理、互聯網服務等全方位的數智化。
與此同時,經歷數輪行業變遷驗證的創新實力,以及引入國際頂級戰投,都在為公司以數字化新平臺姿態重返第一梯隊提供強大動力。
走出“至暗時刻” 引入國際資本戰投
擁有創新血液的酷派,曾是國產手機技術前沿的標桿。
早在功能機時代,酷派就于2004年推出了第一部GMS(全球可通訊)手機,2007年推出了全球第一款雙模雙待手機,斬獲2007年度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隨著行業步入智能機時代,率先投入5億余元用于建設3G智能終端研發的酷派,更是在時代大潮中搶占先機。
公司在2010下半年推出了首款Android手機,引領行業向智能時代邁進。2014年,酷派更是拿下了上半年全球TD模式4G手機市場份額第一。
可以說,酷派從智能手機市場的邊緣地位,一路披荊斬棘到與國際一線大牌分庭抗禮。也就是那時,公司與中興、華為和聯想被市場合稱為代表中國手機制造形象的“中華酷聯”。
不過2015年,以27.3億港元價格拿下酷派18%股份的樂視,成為了酷派第一大股東后,一切就急轉直下了。隨后樂視的資金鏈斷裂,直接將酷派發展拉入異常艱難的階段,也是造成酷派陷入沉寂最主要的原因。
不過在沉寂的數年里,酷派依舊在海外市場展現了自己打造手機爆款的能力。
轉戰國外期間,公司成功進入了北美、日本等通訊市場,并且與美國運營商合作智能手機開拓業務,打造過多款深受市場喜愛的爆品,單品手機銷量也屢破百萬。同時,公司還與亞馬遜合作建立了智能配件業務獨立產品線Xcentz子品牌,在海外市場中獲得了一定份額。
隨著2018年的兩輪股權轉讓,樂視系已從酷派徹底退出。而決心回歸國內市場后,酷派更是立刻收獲了國際頂級戰投的入駐。
2021年11月23日,公司公告稱已簽署了8.33億港元股份認購協議,由SAI(海納亞洲創投基金)領投,宏暉投資有限公司等機構與個人跟投。除了認購8億新股,SAI還認購了8億認股權證,充分表明長期看好酷派的發展。SAI是SIG(海納國際集團)的全資子公司,長期參與全球資本投資。
圖/參與認購協議的機構及個人 來源公司公告
酷派集團近期公告表明,向Allove Group、Elite Mobile Limited、群穎以及寶豐發行及配發的股認購股份,已分別于2021年12月30日、2022年1月14日、2022年1月14日及2022年1月28日全部落實完成。
圖/寶豐認購完成后股權結構 來源公司公告
國際頂級戰投之所以選擇酷派,不外乎是看中了酷派的科技轉型、品牌資產、研發實力等價值洼地的屬性。
創新數字化渠道 有望解決行業長期痛點
構建全新數字化渠道的酷派,正在打破行業“零和博弈”的尷尬格局。
第三方數據顯示,近年來中國手機大盤正在持續萎縮,市場目前已經進入存量階段。同時,當前中國市場的手機銷售,仍有接近70%的出貨量聚焦于線下,其中一半以上的購買力來自三線及以下城市。
但線下門店單純依靠硬件銷售賺取差價利潤,已經難以為繼,頭部品牌為了維持利潤增長,開始提高代理商經營門檻,或官方下場開店、推出線上子品牌搶占線下市場,線下門店陸續出現“關店潮”。
這些現象讓行業陷入了一種“零和博弈”的格局。廠家與渠道之間,線上與線下之間,形成了緊張的對立關系。渠道為王的定律依然存在,行業內很多品牌采用的還是二十年前建立的分銷渠道模式,需要經過層層代理,成本高、效率低,而且存在較高的“竄貨”風險。
然而,危險和機遇往往是并存的。
從2021年6月底開始,酷派開始按照一定市場容量,將全國分成若干區域,并基于區域建立了“酷派授權服務站”。服務站的站長負責維持區域內酷派品牌用戶的活躍度,酷派利用大數據的方式以活躍度指標對授權服務站進行考核和結算。
站長在硬件銷售利潤基礎之上,還可以獲得基于區域活躍用戶的互聯網收益和政策激勵。不僅幫助廣大渠道合作伙伴獲得更長期、穩定的回報,而且隨著區域用戶持續積累,基于區域活躍用戶的收益也會越來越多。
這種全新的數字化渠道模式,打破了渠道之間的“零和博弈”,使得線下渠道不再擔心被線上網店“搶生意”,也不用再擔心區域之間的“竄貨”,解決了困擾行業幾十年的“竄貨”問題。在渠道與渠道、渠道與廠家之間,構建了一種和諧共生、互利共贏的全新生態。截至2021年底,酷派在全國已經建立了超過3200家授權服務站。
而在構建起新生態的同時,酷派還在產品理念和技術實力方面,繼續展現創新血液的魅力。
新品樹立行業品質新標桿 聚焦操作系統優化
不同于“堆料內卷”的其他高價位手機,酷派將重心放在了當下用戶每天將近40%時間投入的“影音”功能上。
2021年5月,酷派發布了搭載4800萬像素玻璃機身的酷派COOL 20,手機起售價為699元。在雙十一京東大促晚八活動開啟的10分鐘內,酷派COOL 20榮登京東手機競速榜千元內銷量TOP1;酷派品牌,也僅憑一款產品斬獲京東手機競速榜品牌銷量增速TOP1。
半年后的12月,基于對影音需求的洞察,搭載“對稱式立體聲雙揚聲器”的年度新品酷派COOL 20 Pro正式登場。這款手機還搭載了Dirac沉浸式立體聲,支持虛擬低音和影音模式,無論是玩游戲、追劇還是刷短視頻,都能帶來出色的影音體驗。加上120Hz智能變速高刷屏、雙5G和Wi-Fi 6疾速網絡以及Baby Skin AG玻璃機身,酷派定位了新一代“影音娛樂神器”,定價1799元起。
同時,遠超行業平均水平的“90天換機2年質保”也樹立了行業品質與質保新標桿。此外,公司還聯合騰訊安全實驗室推出了“安全模式賬戶險”,如果用戶在安全模式下遭受電信詐騙,一經立案,可以優先獲得最高5萬元賠付。
而且值得注意的是,酷派在2021年發布的兩款新品中,都采用了自研系統COOLOS,搭載了EROFS超級文件系統,可以使系統占用減少36%,有效提升手機的運行速度。
這一原本主要用于各大手機廠商3000元以上旗艦機的文件系統,在公司28年研發積累下,成功應用到各價位段手機身上。目前,酷派在Linux核心社區的核心分支代碼貢獻,已躍居中國手機品牌TOP 2。
據悉,系統研發創新將是未來酷派實現"彎道超車"的助力之一。公司之后還會逐漸把系統和云、AI結合起來,系統逐漸上云,逐漸AI化。據悉,酷派已經在南京成立了操作系統研究所,技術人才正在對基礎操作、文件、進程等系統和功耗模塊等進行研究創新。
目前看來,昔日國產手機龍頭酷派已經煥然一新,其創新血液已經沸騰,在國際頂級戰投以及數十年研發積累加持下,正在對當下手機行業格局發起一場強烈的沖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