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News6月1日消息(肖岳)今日,在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實施一周年之際,天貓母嬰親子聯合清流資本發布《2022兒童安全出行報告》(以下簡稱《報告》)。
《報告》中提到,隨著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正式實施,兒童安全座椅寫入全國性法律,這一年來,父母的安全意識不斷提升,兒童安全座椅銷量“井噴”增長,推動國產品牌快速發展,高端化、標準化、智能化成為顯著趨勢。
據天貓母嬰親子嬰童用品洗護&文具教育行業負責人白陽介紹,中國母嬰市場有6萬多億的體量,其中3萬億屬于服務,3萬億屬于商品,在這樣的市場規模下,中國母嬰行業已經經歷了3個發展階段。
“第一個階段是2000年以來這一段時間,隨著社會經濟水平、家庭收入的提升,我們迎來了幾波新生兒的井噴潮,如奧運寶寶、龍年寶寶等,使得市場的受眾和體量極速擴展,讓非常多的玩家和品牌進入這個賽道;第二個階段,在過往的十年,整個母嬰發展主旋律是‘一站式’,不管是線下的一站式購物場景,還是線上的購物場景,還是很多的品牌都會往一站式的方向去發展;第三個階段,則是隨著新生兒人口數的下降,從小童往中大童方向發展,行業進入到精細化發展的深水區。”白陽總結道。
對于國內母嬰人群代際變化所塑造的消費趨勢,清流資本運營合伙人張貝妮結合行業也給出了一些觀點,她指出近幾年整個母嬰行業的消費是持續向上的,隨著代際人群變化,在不同品類上大家都在尋找更優質的消費品牌和更優質的新國貨替代,基于此,新國貨母嬰品牌的增速也是加快的。
“有兩個數據支撐,在消費人群比例上90后和95后消費人群比例已經增加到60%,而根據調研,愿意為國貨、國潮買單的人群比例達到90%以上,所以在其他母嬰品類,比如母嬰用品或者兒童食品甚至是兒童護膚,這些品類都會涌現出來非常多國貨的新品牌。”張貝妮說道。
此外,張貝妮指出,具體到兒童安全座椅上,隨著兒童安全座椅的使用率以及與安全出行教育的普及和國內安全出行立法以及政策推廣掛鉤下,清流資本比較看好兒童安全座椅的未來發展。
“從數據上來看,自去年六一之后,呈現了很快速的一波的銷量增長。到今天,正好是一周年的時間,我們通過一定的市場判斷,結合天貓的一些數據的分析,能夠更加有信心,兒童安全座椅在今后兩三年會是一個比較快速的發展。”張貝妮最后說道。
占比一年提升10% 國貨兒童安全座椅崛起
從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實施至今,已有一周年的時間,在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中第18條規定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應當……采取配備兒童安全座椅、教育未成年人遵守交通規則等措施,防止未成年人受到交通事故的傷害”,這也是兒童安全座椅首次被正式寫入全國性法律。
值得注意的是,在這一年以來,兒童安全座椅在天貓的銷量“井噴”增長,同時,隨著父母的安全意識不斷提升,國產品牌也得到了飛速發展。
據張貝妮介紹,2021年國內兒童安全座椅市場規模為57億人民幣左右,按照目前的預測增長率來看,推測到2025年有可能是超過200億的市場,年復合增長率將達35%以上,對比整個快消品或者母嬰快消品的全渠道銷售的復合增長率來看,都是一個非常快速增長的一個勢頭。
在看到增長趨勢的同時,張貝妮也結合了天貓母嬰親子的數據對行業的特點進行了分享,她指出第一個特點是頭部品牌TOP10的集中率在降低,意味著更多的新品牌在進入市場。
“第二,兒童安全座椅是歐美的成熟市場,所以國際進口品牌相對比較成熟,品牌知名度比較高,但我們看到現在國內自營品牌和國內新銳品牌正在崛起,國產品牌占領比例從2020從37.7%提升到2021年的46.8%,提升速度接近10%,同時,消費人群在兒童安全座椅上也具有更加傾向于國貨、國產品牌的趨勢。”張貝妮說道。
同時,張貝妮指出,從產品價格帶來看,由于母嬰市場的消費人群對價格不是非常的敏感,對兒童安全座椅安全性、產品品質要求比較高,因此中高端的供給在快速的提升,更多的消費者是愿意為了品質買單。
“高端產品,價格在2000元以上的兒童安全座椅,它的商品數和銷售額都在快速的提升。”張貝妮舉例道。
此外,基于消費者的洞察,張貝妮也對兒童安全座椅今后的發展趨勢,給出了一些總結。
“兒童安全座椅有幾個方面的消費者趨勢發展,一個是安全性、一個是靈活性、一個是智能化。”張貝妮進一步解釋道,“安全性方面,隨著歐盟頒發了ECE R129(i-size)的安全標準,現在國內市場無論是國際進口品牌還是國內的自營品牌,都在往這個標準上靠,同時,家長們或者消費者們也會更多的關心i-size的標準,包括安全性、碰撞測試,側面碰撞保護等。”
而在靈活性上,據張貝妮介紹,包括360度旋轉、可拆卸、折疊等等。
此外,在智能化趨勢上,張貝妮指出,這是中國市場上出現的新趨勢。
“比如解決家長對于小孩坐上需要通風、散熱、恒溫監測、溫度顯示燈,或者是一些安全事故相關的事故報警等等痛點的一些智能化的新發展。”張貝妮最后說道。
三大要素驅動兒童安全座椅持續上揚
雖然我國作為兒童安全座椅制造大國,全球有八成的安全座椅為中國制造,但一個不爭的事實是,兒童安全座椅的內銷比例并不高。
其中一部分原因也與相關法律法規的立法完善相關,對比來看,在海外歐美市場兒童安全座椅的發展,也有得益于相關法律法規的規范。
隨著去年,安全座椅寫入《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保護法》后,未來三到五年,兒童安全座椅的普及率和日常使用率的大幅提高將成為趨勢。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據天貓母嬰親子嬰童用品洗護&文具教育行業負責人白陽介紹,母嬰大市場將在人群代際轉換、國家政策立法以及技術提升這三大要素下受到驅動。
“人群代際更迭,為了滿足新一代媽媽們全新的消費理念將需要新的商品和服務;在國家政策立法上,不管是安全座椅還是寶寶護膚還是食品方面,都是國家在通過立法,以及標準的提出和提升,不斷的推動整個行業的普及和水平線的提升;在技術提升上,中國有非常強的技術研發和產業鏈生產能力,也非常擅長把先進的科技和技術用到消費品當中,創造出更好的商品,現在越來越多的最新的科技、最新的技術服務于母嬰產品,這也會推動母嬰產品不斷換代提升。”白陽說道。
在分享三大驅動力的同時,白陽指出,兒童安全座椅行業就是一個非常典型的符合三個驅動要素的案例。
“首先,在去年6月份立法之后,隨著消費者對于安全座椅的認知提升,行業迎來了迅猛的發展期;其次,銷量增長的同時,客單價不斷提升,高品質的產品、高客單的產品、好的品牌的產品,在引領行業的發展;最后,行業的供給不斷的豐富,國產新銳品牌不斷出現。”白陽總結道。
“隨著各地立法的推進和大眾對于安全座椅認知不斷的完善,我相信這個行業一定會有越來越廣闊的發展前景。”白陽說道。
數據、智造,國內兒童安全座椅的新角力點
隨著兒童安全座椅新國貨的崛起,一批新銳品牌正在趕超進口品牌。
作為成立于2014年的貓頭鷹(Savile),自2015年正式開設天貓旗艦店并發布首款產品后,于2018年起品牌進入發展快車道,并連續3年成交額增長超過100%,在2019年全年成交額破億,在去年的雙11期間,貓頭鷹戰勝諸多國際品牌,拿下天貓兒童安全座椅成交額Top1。截至目前,已經累計服務超過37萬年輕家庭。
而作為創立于2019年的國產安全座椅新銳品牌兩只兔子,主打自主研發、原創設計,在創立之初,便開了天貓店,并將新品放在天貓首發,借助天貓小黑盒實現快速突圍,形成良好的口碑效應和產品認知,成為2021年度天貓99、雙12大促安全座椅類目Top1。
值得注意的是,在兒童安全座椅新國貨崛起的背后,也與中國供應鏈的智造優勢不無關系。
張貝妮指出,在兒童安全座椅領域當中,相較于歐美,中國是有供應鏈優勢在其中的。
“包括中國3C制造、物聯網、智能家居上等等,一些過往應用到成人和各種家居用品相關當中智能化的東西上的應用,目前正在逐漸的應用到一些母嬰用品當中,所以兒童安全座椅相對于國際進口品牌更有產業優勢,做相關的供應鏈的選擇、產品的迭代,速度肯定會比國際品牌更高一些。”張貝妮說道。
但同時,張貝妮也提出了一些國內兒童安全座椅與海外品牌之間需要補足的差距。
“我們是全球的制造大國,我們的供應鏈和安全座椅制造商在各方面的產品研發,已經積累了不少的經驗了,但是為什么是歐盟來制定安全座椅標準?差距在于數據。”張貝妮進一步解釋道,“”
“目前標準的制定還是以歐盟標準為核心,它由一整套的數據收集為基礎發展起來的,包括怎么去做碰撞測試、假人是怎么樣來制定身高和體重、用什么樣的速度以及如何去分析實驗數據和真實的事故數據等等,在這些方面,我們還是跟歐美有差距的,所以我們不僅要在生產上面有經驗,還要做自己的一些實驗,花一些血本、花一些工夫建立自己關于數據的收集。”張貝妮最后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