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欧美日韩精品/狠狠色婷婷久久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午夜无码av体验区/丰满人妻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人做爰A片免费看网站爱酱

第四范式“三試”港股

撰文 | 蘇舒

編輯 | 楊博丞

題圖 | IC Photo

在外界眼里,第四范式這一年就干了一件事——尋求上市。

從去年8月至今,第四范式三次提交招股書,最新的財務數據也從2021年上半年披露到了2022年上半年。

“第三次IPO和第三次戒煙一樣,說出來都很容易,做起來很難。”網友在某社交平臺上評論到。

但港交所的一則消息給了第四范式不小的希望。9月14日,港交所傳出或將大幅降低硬科技公司上市門檻。不少業內人士對此表示,港交所放低入市門檻之后,對第四范式再次沖擊港股而言等于降低了準入條件,是十分利好的。

不過,第四范式能不能成功上市還是一個未知數。唯一明確的是,在這一時期,第四范式應該會不予余力地敲鐘上市。

一、第四范式:前期融資有多風光,現在就有多焦慮

相比于CV四小龍,第四范式的上市應該被很多人期待且看好的。畢竟,在第四范式身上有著“三大銀行集體投資”以及“決策類AI第一股”的光環。或許也真因此,第四范式才會在每次招股書失效沒多久,就立刻更新數據后再次提交。

去年8月,伴隨著人工智能企業上市潮,第四范式啟動了上市計劃,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彼時,人工智能企業面臨同一個困境,持續虧損,資本接力也走到了盡頭,尋求上市成了這些企業“造血新生”的唯一途徑。

一年時間已過,成功上市的AI企業寥寥無幾。未能上市的原因有很多,包括主動或被動中止上市流程,撤回招股書、招股書失效等。第四范式就是其中之一。

始終在招股書失效邊緣徘徊。9月初,歷經了兩次招股書失效后,第四范式第三次向港交所提交招股書。

相比于其他AI企業主動或被動終止IPO進程而言,招股書失效并不意味著IPO失敗。港交所規定,未能在6個月內完成聆訊或者上市,公司的招股書都會自動失效。而在上市流程從遞表到掛牌,每個環節需要的時間不盡相同,其中花費時間最長的就是遞表至聆訊這個階段,一般要等上3到6月。

有專家坦言,招股書失效是正常機制,并不能代表IPO進程終止,也不代表港交所對公司資質有負面意見。公司只需要在3個月內補充最新的財務數據和資料后就可以繼續尋求上市。

但兩次招股書失效,第四范式仍需反思自己的問題。IPG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柏文喜對此表示,兩次招股書失效,對第四范式而言意味著在沖擊港股方面還存在明顯的法律或財務、規模、盈利狀況等問題,自然會影響市場對其公司質地的初步印象和整體判斷。

“第四范式執著上市,應該是面臨資金與前期投資退出的較大壓力。”柏文喜說到。

前期的融資有多風光,后期的壓力也就有多大。據天眼查顯示,第四范式成立至今,不到6年時間里共經歷11輪融資,幾乎是每半年一輪融資,融資總額70億元。早期股東退出的壓力,也在這一時間給到第四范式身上。

當然,除了前期投資退出壓力之外,更讓第四范式著急的,應該是并不好看的現金流。首當其沖的是,現金流持續流出。2019-2021年,公司經營活動所用現金凈額分別達到-3.95億元、-4.53億元和-7.7億元,2022年上半年則為-3.56億元。

其次,是現金流吃緊。截至2022年6月30日,第四范式期末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14.21億元。隨著資本對AI的熱情大幅減退,在沒有外部融資的背景下,第四范式目前的現金流只夠撐一年。

二、理想與現實的博弈

想要真正了解第四范式,還是得回到業務來看。第四范式的業務路徑,與創始人戴文淵的經歷關系密切。

除了在學研階段發布了多篇學術論文外,百度和華為的兩段工作經歷應該對戴文淵創立第四范式影響更大。

在百度,戴文淵帶領團隊搭建了百度最早的AI系統-鳳巢機器學習系統,使其廣告變現能力提升了8倍。在華為,戴文淵用AI幫助企業解決了精準營銷,風控,電信基站建設等業務優化問題。

兩份工作,都讓戴文淵在不斷思索——AI普惠的價值。此前,《人物》曾采訪到第四范式聯合創始人陳雨強,他對戴文淵的理解是,他一直是一個“造問題的人”。他一直在挑戰更本質的問題,更大的問題,那些沒被解決、還不知道怎么去解決的問題。

戴文淵選定的“AI For Eveyone”路線,是做AI界的Windows系統。第四范式的先知平臺自此而生。這可以被簡單理解為,第四范式提供技術和平臺,具體開發應用由客戶決定。

更通俗一點來說,就是“師傅領進門,修行靠個人。”或許在戴文淵眼中,這是“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但令戴文淵也不曾想到的是,即便是給到了幫助企業實現場景落地的AI技術,但現階段的市場還并未成熟到只需要一個框架就能應用到每個行業之中。戴文淵也不得不轉變思路,提供更多的服務選項。

理想與現實的差距,也為第四范式埋下了不少雷。

據報道,第四范式向客戶出售三種類型產品:先知平臺及套件、與第三方定制的AI硬件 (服務器) 、定制開發服務。

首先說先知平臺,就相當于一個框架賣出去,即賺不了上游算力的錢,也拿不到下游人工部署的服務費,這必然會拉低第四范式的毛利。招股書顯示,第四范式的毛利率維持在40%上下,明顯低于其他AI公司(50%-70%)的毛利率。

其次,第四范式的產品是通過第三方落地的模式,這不僅需要依賴于第三方減少利潤,同時還可能導致公司現有客戶的大量流失。

《財經》雜志就曾報道了這一問題。業內人士談及客戶無法直接使用第四范式提供的底層技術能力,還需要額外花錢找技術公司幫忙落地,這也可能導致客戶流失。

依賴第三方,也直接造成了第四范式客戶的不穩定性。招股書顯示,2021年,第四范式直簽客戶收入占總營收的20%,解決方案合作伙伴客戶產生的收入占總營收的70%以上。

柏文喜表示,直簽客戶占比較低會影響公司收入的穩定性和可控性。

此外,在實際應用過程中,第四范式發現,除了給到技術和平臺外,現階段的客戶群體還需要定制化的服務。

或許令第四范式也未能想到的是,定制化服務(應用開發及其他服務)甚至一度超過先知平臺的收入。2021年及2022年上半年,第四范式兩大業務收入平分秋色,各占總營收的一半。

第四范式在招股書中提到:“應用戶要求,我們亦提供應用開發服務,幫助他們根據需求利用先知平臺開發定制化的人工智能應用。我們按個體項目向他們收費,項目定價主要基于相關服務的人力消耗而定。當我們的用戶對人工智能應用的需求隨著業務擴展而增加,他們將繼續采購我們的應用開發服務,使我們能夠持續收取更多服務費。”

定制化服務的確會帶來一定的收益,但定制化服務背后,更需要考慮的還有拉高的成本,以及在不同場景下的不適用性,也就是說,在金融行業花費一定成本做出的定制化服務無法適用于能源行業。

另外,“‘服務性’業務性質必然會導致服務周期長,回款慢,進而拉高成本,影響營收、凈利潤以及毛利,這也是第四范式急于上市以改善自身流動性的主要原因之一。”柏文喜談到。

招股書顯示,2019-2022年上半年,第四范式的應收款項分別為2.64億元、4.33億元、10.50億元與10.91億元,2021年猛增2倍之后,在2022年上半年依然沒有得到緩解。同期應收賬款周轉率從2020年的4.26下降至2021年的3.88,再到2022年上半年僅為1.34。

從圖中不難看出,第四范式的賬齡明顯后移,其中6個月至1年的應收款項占32.5%,超過1年以上的占比超過11%,信用減值損失為1.87億元。

當然,理想和現實產生差距的原因,還是在于AI有限且碎片化的落地場景。

三、港交所放低門檻,重現上市窗口期?

科技對產業的改變,最重要是找到臨界點。今天絕大多數企業走在路上,已經找到了一些場景,獲得了價值提升,但還沒有到達臨界點。

戴文淵自己也表露過對現階段AI落地場景的擔憂。在去年第四范式企業年度峰會時,戴文淵坦言“現在幾乎沒有企業不用到AI的技術,但是如果說哪個企業把AI拿掉后活不下去,這樣的企業也很少。這是我們認為人工智能最大的挑戰,雖然有用,但是沒有特別大的用處。”

即便是以技術和平臺為導向,第四范式也在不斷尋找成熟可落地的應用場景。

傳統金融行業的數據數量、質量是最高的,轉型升級的需求也非常迫切,而且金融業市場規模大,是非寡頭壟斷的同質化競爭的市場,是實體經濟的血液,服務于各行各業,通過金融行業第四范式可以接觸更多行業。

也正是得益于金融行業的成功切入,第四范式的業務營收逐漸走上正軌。甚至吸引了四大國有銀行中的三大行集體投資了第四范式。

“如果只局限于行業垂直領域,第四范式是很難做到AI規模化落地的。”戴文淵表示。第四范式也在不斷尋求新的落地場景。

目前,從場景來看,第四范式收入占比前三的場景分別是能源與電力、金融和電信。

但這里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能源與電力場景的收入陡增,和一筆對外收購行動密切相關。

2021年3月,第四范式斥資1.98億元購買廣州健新科技有限責任公司66.0%股權。廣州健新成立于2005年4月6日,是國內領先的能源電力行業數字化和智能化平臺服務提供商。其主要從事向客戶銷售應用軟件及硬件產品、應用開發及顧問服務,并主要集中于能源及電力行業。

類似的收購,還有過兩次,一次是立足金融行業客戶的理想科技、一次立足于制造業客戶的艾普工華。

通過收購相關企業拓寬客戶也的確是快速獲客的渠道之一,也能夠為招股書增色。但相比而言,技術和平臺的普惠性和通用性或許在市場更具說服力。

不過這也側面例證了,第四范式的上市決心。

好在,港交所或將降低上市門檻的消息,也為第四范式和還未成功上市的AI企業帶來了好消息,或將重現AI上市的窗口期。

“人工智能獨角獸們的前景可期,但尚需在努力發展中不斷探索、改進和提升,才能將機會轉化為成功的商業機遇。”柏文喜總結道。

標簽: 第四范式
第四范式“三試”港股
掃描二維碼查看原文
分享自DoNews
Copyright ? DoNews 2000-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