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長風
編輯/林語默
題圖/IC Photo
雙11大促節戰爭即將到來,淘寶、京東等參戰者已經全副武裝,準備迎接戰斗。
為了提高消費體驗,各大電商不放過任何一個環節,每年都會從招商,到制定玩法和優惠政策,再到物流端等環節進行全面比拼。
作為電商用戶最為關注的一個環節,近兩年,各大電商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提高物流端服務。去年,菜鳥上線“預售極速達”服務,京東推出“小時購”,將配送時效從之前的“爆倉”縮短至“分鐘收貨”。
今年,各大電商平臺再發力,在注重時效的同時,發力配送品質。此前,菜鳥對外表示,將增加人力,加大送貨上門的力度。
值得一提的是,這不僅是菜鳥雙11的任務,也是今年的重要目標之一。這是淘寶被吐槽多年后,第一次將上門配送提到這樣一個高度,可見電商行業已經從提速走向了提質的時代。
01、從提速到提質
作為影響消費體驗和決策的重要環節,淘寶、京東等電商平臺持續加碼物流配送,尤其是在618、雙11這樣訂單量激增的大促節中。
在近兩年的雙11上,各大電商平臺集中發力物流時效,陷入配送效率的爭奪戰中。
去年雙11,菜鳥針對預售商品推出“預售極速達”服務。 該服務將支付訂金的預售商品提前運送至離用戶最近的快遞站點,用戶支付尾款后,這些預售商品便會就近發貨,最快分鐘級送達。
同一時期,京東聯合達達集團推出“小時購”業務,力求實現小時級乃至分鐘級的配送時效。
在當年的雙11購物狂歡節中,天貓淘寶完成10億快遞送達的時間較去年提前17個小時;京東11.11全面開啟2小時,全國超百萬消費者收到京東雙11包裹。很多網友在社交平臺上感嘆到,“送貨速度比外賣都快”。
速度獲得提升后,各大電商平臺又將目光聚焦在物流服務的質量上。
不久前,菜鳥微信公眾號發文稱,今年雙11物流的特點是品質感大幅提升,從過去的送得多、送得快,到了送上門的階段,并表示今年雙11成為有史以來“送貨上門”力度最大的一次。
為了實現這一目標,菜鳥將在分撥中心、配送站和菜鳥驛站增加短期用工人員10萬人,通過自營物流菜鳥直送(丹鳥)、加盟式的菜鳥驛站、以及聯合申通快遞多種方式保障送貨上門。
作為送貨上門的主要力量,在為全國300多個城市的天貓超市提供服務的同時,今年自營物流——菜鳥直送還接入了大部分菜鳥保稅倉,今年雙11期間,全國250多城的天貓國際包裹也將送上門。
這有助于淘寶進一步提高用戶粘性。
《2021年618快遞服務質量大數據報告》顯示,近70%的快遞員在618期間遭到投訴,發起投訴的人中,有70%以上是因為“快遞不被送貨上門而不滿”。在此期間,中消協收集的6萬余條快遞、外賣配送類負面輿情中,不送貨上門排名第一。
可見用戶對于送貨上門的關注和需要。
而淘寶合作的圓通、申通等快遞公司幾乎不提供上門服務,這影響了用戶的購物體驗,其配送已經成為自身的一個槽點。相比之下,由于京東物流具備這一優勢,贏得了很多用戶的好評。
為了補齊這塊短板,菜鳥在今年的開放周上表示,將加大通過直營配送、末端可選、下單可選等多種方式,提升送貨上門比例,并將多種方式送貨上門列為菜鳥今年的重要任務之 一。
在提高品質服務方面,不久前,京東快遞宣布將推出全新保價服務“全額保”,并且已經于9月29日上線。“全額保”屬于京東快遞保價服務的升級方案。
京東快遞方面表示,除了保價額度細則升級外,在賠付周期上,將設置專人專線,優先處理,在消費者提供相關商品價值證明后,可以最快24小時內賠付到賬。
在實現提速、提質的背后,是各大電商平臺近幾年對運力、技術、設備的不斷迭代和改革。
02、阿里、京東的物流構建法則
2011年,大規模現金補貼活動將天貓雙11推向高潮,當年成交額達到52億元,包裹量攀升至2200余萬件,在當時形成了包裹洪流。
這擊垮了各個環節還處于人工作業的“四通一達”。很多包裹到了分撥中心后,因為來不及分揀,最終堆積在中轉站甚至始發站。
為了解決頻繁“爆倉”的問題,2013年,阿里巴巴在聯合三通一達等快遞企業共同組建了菜鳥網絡,推出了公共電子面單平臺,實現了從手寫快遞面單向信息填報電子化的轉變 。
隨著網購市場規模的日益增長,菜鳥的戰略也在隨之調整。2016年,菜鳥開始轉型,業務由最初的物流信息網絡細化到包括快遞、倉配、末端在內的物流全鏈路。
相較于菜鳥無快遞員、無配送網絡,只提供倉儲和數字化服務的“輕”模式,以3C 產品為核心的京東在物流上選擇重投入。
2007年,京東開始大規模自建倉配等物流設施,目的解決快遞行業的痛點,如效率低、缺乏服務意識,以及存在貨物破損嚴重甚至被盜等問題。
2010年,京東上線訂單跟蹤功能,旨在實現訂單系統、倉儲系統、分撥系統、配送系統、站點管理系統、配送員信息系統的聯動和打通。
為了進一步提速提質,菜鳥、京東還試圖在現代物流體系的基礎上實現全鏈路數字化,最終基于大數據、AI來實現這一目標。在這方面,京東已經具備一定優勢。
2017年,京東建成了首個全流程無人倉,實現了存儲、包裝、分揀的全流程、全系統的智能化與無人化,參與工作的機器人可以24小時不間斷作業,一天工作量是普通人的四倍以上。
在物流配送環節,京東物流推出了無人車、無人機加入其中,用智能化技術解決物流運輸最后一公里的難題。
另一邊的菜鳥也在積極追趕。
雖然菜鳥將自身定位為物流數據公司,但在建倉方面也進行了一定的投入。
據騰訊科技報道,2016年菜鳥就已在全國14個城市拿地建倉,總投入超200億元,旨在建成屬于自己的倉儲網絡——地網,并稱智能化設備也會進入到快遞倉庫、分揀流水上。
去年,阿里巴巴在抖音開啟了“快遞云監工”直播,吸引了數百萬人次觀看。直播畫面顯示,在申通快遞上海轉運中心,工作人員夜以繼日地分揀包裹。不同之處在于,在智能分揀系統和分揀機的幫助下,人工作業的效率實現了大幅提升 。
雖然菜鳥、京東物流均脫胎于電商業務,但隨著菜鳥和京東物流的日益壯大,阿里和京東對這塊業務都有了分拆上市的規劃。如今,京東物流已經成功登錄港股,但隨著財務數據的公開,其存在的問題也隨之顯現出來。
03、自建物流的苦與樂
上市之后,京東物流就像被按下了加速鍵。
據天下財經報道,過去的一年,京東物流新增倉庫數量達450個,相當于2007年至2017年10年間的建倉數量。
截至2022年6月30日,京東物流運營超過1400個倉庫,包含云倉生態平臺上的云倉管理面積在內,倉儲總管理面積約2600萬平方米。
建設全國性倉儲網絡需要巨大的資金支持,京東物流因此陷入長達10多年的虧損中,履約成本也居高不下。據安信證券測算,京東物流的綜合單票成本高達16元,而菜鳥這種加盟 式的網絡快遞履約成本僅2.5元。
在高昂成本的壓力下,京東物流需要不斷擴大業務。
一方面,京東鼓勵平臺商家使用自建的物流體系,另一方面試圖拉攏更多平臺以外的客戶。
在京東,平臺商家擁有自主選擇權,可以選擇“三通一達”這類快遞,也可以選擇京東物流。為了拉攏商家,近兩年京東開始對其發放紅利。
2020年2月、2021年4月,京東相繼斥資1億元、2100萬元激勵平臺商家使用京東物流,形式包括流量傾斜、大促活動和廣告補貼。
對外,京東物流也在積極尋找機會,如今,抖音已經成為其深度合作的客戶。
繼成為今年抖音“春節不打烊”的官方物流合作伙伴之后,京東物流進一步深化與抖音合作,截至6月30日,已服務超過 1萬家來自該平臺的商家。
根據2022年Q2財報數據,本季度,京東物流外部客戶(入駐京東平臺的第三方商家)收入同比增長27.7%,占總收入的比重近6成。推動公司上半年總營收同比增長20.9%至586億元。
這其中也有不少抖音的功勞。
春節期間,京東成為抖音“春節不打烊”的官方物流合作伙伴,在全國近200多個城市提供寄遞服務;之后雙方進一步深化合作,在抖音電商的正逆向寄遞服務中名列前茅,截至6月30日,已服務超過 1萬家來自該平臺的商家。
今年9月,京東物流接入抖音配送服務“音需達”(抖音電商推出的高品質快遞服務),同時期與抖音頭部直播帶貨平臺東方甄選達成合作,有望進一步提高其業務收入。
菜鳥雖然還未上市,但也免不了要尋求更多外部客戶的問題。不過就目前來看,菜鳥在時效和服務商都不及京東,到時候如何獲得更多的外部客戶訂單,將成為一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