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欧美日韩精品/狠狠色婷婷久久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午夜无码av体验区/丰满人妻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人做爰A片免费看网站爱酱

畢業生求職眾生相:有人踩對了風口,有人擇業只求穩

“截止9月初,收到校招簡歷18w份,今年校招是本碩3w、博士1000的目標。”正值秋招,脈脈上,一條帖子道出了今年畢業生求職的嚴峻形勢。

教育部數據顯示,2022屆高校畢業生人數首次突破千萬大關,達1076萬人。業內人士預測,全國2023年高校畢業生數量或仍將超過2022年。

近年來,隨著高校畢業生逐年增長,疊加疫情帶來的企業收縮業務、海外留學難等影響,畢業生的就業問題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話題。

當前依舊嚴峻的就業形勢下,這些職場萌新們正在積極應對,有人踩對“風口”早已手握多個offer,有人降低心態只求一個穩定的飯碗,還有人再戰考研以博一個更好的就業起點。

“踩對行業風口,我提前拿到了船票”

老夏,山東大學,機械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

“當時新能源汽車正處于高速增長階段,家人也非常支持我,沒想到專業踩到了風口上,車企成為就業的香餑餑。”從小就喜歡汽車、鉆研機械的老夏,當年高考報考志愿時,毫不猶豫地選擇了自己熱愛的汽車專業。

與往年蜂擁互聯網大廠的景象不同,今年秋招,新能源汽車正成為畢業生就業的新方向。根據獵聘發布的《2022全國青年人才就業趨勢洞察》顯示,今年上半年,向新能源汽車行業投遞簡歷的人數同比增長了16.33%。在最受青年人才歡迎的企業排名中,新能源車企已經超過許多互聯網大廠。

職場社區平臺脈脈CEO林凡也曾公開表示,硬技術周期來臨,互聯網逐漸成為傳統產業,人才從互聯網流向以新能源汽車為代表的黃金產業。

“來我們學校的車企招聘會非常火爆,有時候去晚了,都進不去,很多其他毫不相關專業的同學也跑來咨詢崗位情況。”面對這樣的招聘情況,老夏也是非常吃驚。

在互聯網行業“引力場”逐漸失效下,畢業生為什么不約而同地轉向了新能源車企?

薪資待遇當然是首要條件。據智聯招聘今年6月發布的《新能源行業人才需求與發展環境報告》顯示,新能源相關職業平均月薪達10867元,招聘職位增速達64.4%,均超過全行業平均水平。而且新能源車企對應屆生的吸引力越來越強,反超不少互聯網大廠。

當然,更多的畢業生是看中了新能源汽車發展大趨勢。據中汽協數據顯示,2022年1-9月,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471.7萬輛和456.7萬輛,同比分別增長1.2倍和1.1倍,市場占有率達到23.5%,整體走勢持續向上。

在脈脈汽車同行交流圈,有網友發帖稱:“選對風口行業和崗位,就是贏在了起跑線上。”因為簡歷投得早、專業對口,通過老夏的努力,在爆火的車企秋招中,已經拿到了2個offer。

“等我有了進入四大的敲門磚,我想了想還是要求穩”

Apple,中國海洋大學,財經專業

與標準意義上的應屆生不同,明年畢業的Apple,其實已經工作5年多了,是一名在職研究生。

當年本科畢業時,她實習時來到北京,直接去了一家私募公司,后來順利轉正。工作后一直輾轉于私募領域,迎合公司的戰略,自己接觸過不少崗位,做過直銷、營銷策劃、營銷支持等。

眾所周知,學歷是金融行業的敲門磚,尤其是在金融圈,碩士研究生學歷基本是“標配”。之前大火的金融職場綜藝《閃閃發光的你》中有這樣一句話:“讀研,在金融行業,是沒有辦法的事。這是你進入一個高度結構化的行業所必須要面對的問題。”

初入職場的Apple,就深諳學歷對她職場之路的重要性。為了能去更高更好的平臺,她參加工作沒多久,就開啟了邊工作,邊備考的生活。“當時考研競爭還沒這么激烈,”Apple一次就成功“上岸”,如愿進入了一所985高校。

明年畢業的Apple,卻將自己曾經規劃的高階職場之路按下了暫停鍵。受疫情反復發酵、全球通貨膨脹等綜合因素影響,當下經濟不太不景氣。“本來想著有研究生學歷加持,可以在更高平臺上大施拳腳”,Apple聳了聳肩講到,“但是行業目前疲弱,權衡之后,我決定先在目前的公司呆著。”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整體大環境不好導致的慘淡行情,讓Apple的薪資一夜回到解放前。自律上進的Apple,并沒有躺平擺爛,而是積極利用家里的資源,在朋友圈賣起了山東特產,以此緩解被大環境“倒掛薪資”帶來的焦慮。

其實,面對相對嚴峻的就業形勢,越來越多的職場人選擇做斜杠青年,試圖用副業來緩解焦慮情緒,并從中尋找一種安全感。

“考研失敗后,我放棄會計事務所的轉正機會,選擇二戰”

小剛,北京某普通高校,會計專業

事實上,為了逃避激烈的職場競爭,很多畢業生選擇了考研。但是在成功上岸前,首先要經歷一場殘酷的“廝殺”。根據新東方發布的《2023考研年度報告》顯示,2022年全國碩士研究生報名人數457萬,而2023年考研全國報名人數可能突破520萬。

小剛是去年457萬考研大軍的一個分母。“當時我們班里三分之二的同學選擇了考研,我們學校一般,我想考研提高學歷,為以后找到更好的一份工作。我以為只要我足夠努力,上天應該會眷顧我。”畢業于北京某所普通大學的小剛苦笑道。

他回憶,過年期間出來了分數線,就差一分,心情非常沮喪。但來不及難過,他就抓緊準備面試的簡歷。

按照原計劃,如果考研順利上岸,小剛打算畢業后在北上廣深這樣的一線城市發展。但是,由于返校、跨城找工作不算方便,加上考慮到以后在大城市高成本的租房壓力,小剛還是將找工作的半徑放在了老家濟南。

但是求職的道路也不是一帆風順,“我想著無論啥樣的公司,都得需要財務吧。”但是,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投遞出幾十份簡歷后都毫無水花。小剛開始慌了,他在脈脈上看到前輩分享,“如果有會計事務所的工作(實習)經歷,對進大企業是加分項。”

于是,家人托關系,給小剛在濟南當地找了一家規模較小的會計事務所實習的工作。 “本來覺得能轉正也挺好的,但在實習期間,我和工作多年的職場前輩們聊了聊,還是想二戰考研,畢竟我們學校沒有太強的優勢。”小剛如是說。

不容忽視的是,今年考研更難了,有跟小剛同樣考研失敗的同學,他們組成“考研二戰小組”,一塊在群里互相加油打氣,共同迎戰今年。

近兩年來,疫情影響了不少企業,同時也改變了年輕人對于“工作”這件事的認知,除了愿意選擇可靠、穩定的工作外,也開始更加關注行業前景。

事實上,為了幫助年輕人找到更適合的工作,校企不斷推出“組合拳”。例如,教育部高校學生司日前發布了一批供需對接就業育人項目,包含全國866家用人單位提供的23828個就業實習項目,面向全國高校開放申請。

面對職場寒意,這些職場萌新們拒絕擺爛,而是更加在意職業成長,在感受著行業水溫,蓄力進擊。

標簽: 職場 打工人
畢業生求職眾生相:有人踩對了風口,有人擇業只求穩
掃描二維碼查看原文
分享自DoNews
Copyright ? DoNews 2000-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