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提出:“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完善科技創新體系,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健全新型舉國體制,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提升國家創新體系整體效能,形成具有全球競爭力的開放創新生態。”這為我國新發展階段謀劃和開展經濟轉型升級和科創事業發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
2022年,資本市場改革蹄疾步穩,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持續推進,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持續注入新動能。隨著產業集聚效應持續擴大,高質量的“硬科技”企業群體穩步壯大,由企業主導的創新成果競相涌現,創投機構的積極性逐漸激發……科技、資本和產業的良性循環支持著科創企業邁步向前。
為把握科創趨勢,關注產業動向,由中關村高新技術企業協會與中關村創業投資和股權投資基金協會指導,智成企業研究院主辦的2022年度高成長企業TOP100年度盛典活動再一次聚焦上市公司,推出“2022中關村上市公司科創100”榜單,致力打造繼“高成長企業TOP100”后又一影響力品牌。
由行業專家、投資機構、科技服務機構代表等組成的專家評審委員會通過對截至2021年12月31日存續的注冊地在北京的上市公司(包括A股、美股、港股,在多地同時上市的企業,按照A股、美股、港股的優先性原則,選擇其中一地數據作為樣本)進行統計分析,用近三年的技術創新投入、創新成果產出、公司經營狀況三個關鍵維度評價企業的科創屬性,綜合量化統計、差值分析以及行業趨勢,形成本屆榜單,遴選出北京市科創領域表現優異的上市企業,并多維度分析其背后的影響因素,以期把握北京市的科創脈搏,為政產學研投各界提供借鑒。
在與深數智招聯合打造的榜單解讀報告中 ,智成企業研究院對樣本企業與上榜企業的專利數、注冊資本、員工總數、研發費用、凈利潤、凈資產收益率等13個變量的分析,(如表1所示),同時使用T檢驗來探究其中在上榜企業和未上榜企業之間存在顯著差異的變量(如表2所示)。
表1 上市企業變量基本信息
變量名 |
最小值 |
最大值 |
平均值 |
是否進入榜單 |
0 |
1 |
0.313 |
專利數(個) |
1 |
46112 |
476.919 |
注冊資本(億元) |
0.0004 |
491.065 |
18.089 |
員工總數(人) |
69 |
385357 |
7683.697 |
總市值(億元) |
2.011 |
11307.750 |
303.647 |
營業收入(億元) |
0.101 |
9000.132 |
172.785 |
研發費用(億元) |
0 |
249.380 |
6.819 |
凈利潤(億元) |
-204.440 |
259.305 |
6.276 |
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 |
5.640 |
79.730 |
30.690 |
凈資產收益率 |
-139.947 |
121.897 |
4.088 |
資產收益率 |
-74.237 |
96.133 |
2.898 |
每股盈余 |
-6.599 |
25.457 |
0.620 |
資產負債率 |
2.001 |
116.822 |
36.662 |
年化波動率 |
0 |
153.314 |
50.241 |
表2 上市企業變量的T檢驗結果
變量名 |
T值 |
Sig. (2-tailed) |
專利數 |
-16.266 |
0.000 |
注冊資本 |
-0.789 |
0.431 |
員工總數 |
-3.528 |
0.001 |
總市值 |
-4.426 |
0.000 |
營業收入 |
-2.731 |
0.007 |
研發費用 |
-5.959 |
0.000 |
凈利潤 |
0.301 |
0.764 |
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 |
1.761 |
0.079 |
凈資產收益率 |
-0.854 |
0.394 |
資產收益率 |
-0.582 |
0.561 |
每股盈余 |
-1.060 |
0.290 |
資產負債率 |
-1.415 |
0.158 |
年化波動率 |
-0.317 |
0.752 |
我們發現,在這些變量之中,全部上市企業樣本與最終上榜的上市企業存在顯著差異的變量包括:“專利數”,“員工總數”,“總市值”,“營業收入”,“研發費用”,“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6個變量。
隨后,為進一步探究相關因素影響上市企業科創屬性的程度,智成企業研究院通過回歸分析得到了影響企業是否上榜的函數模型,主要包括“專利數”、“員工人數”、“總市值”、“營業收入”、“研發費用”5個變量,其中“專利數”,“員工人數”,“總市值”和“研發費用”有助于企業進入榜單,而“營業收入”則不能幫助企業進入榜單。
表3 影響上市企業是否進入榜單因素的解釋
維度 |
自變量每變化一個標準差,因變量的變化程度 |
權重 |
專利數 |
3.657 |
51.9% |
員工人數 |
1.219 |
17.3% |
總市值 |
0.447 |
6.3% |
營業收入 |
-1.026 |
14.5% |
研發費用 |
0.703 |
10.0% |
從實際意義上看:
- “專利數”有助于企業進入榜單,權重為51.9%。專利數反映了企業的創新能力和創新產出,這為企業提供核心競爭力,幫助企業提高適應轉型能力以應對快速變化的市場。因此,專利數更多的企業更有可能會上榜;
- “員工人數”有助于企業進入榜單,權重為17.3%。員工人數反映了企業的規模,員工是企業成功的關鍵。尤其是在知識經濟時代,企業的人力資本可能是決定其能否實現高成長的關鍵。因此,員工人數更多的企業更有可能會上榜;
- “總市值”有助于企業進入榜單,權重為6.3%。總市值是指一家上市公司的發行股份按市場價格計算出來的股票總價值,其反映了投資者對企業的信心和企業的競爭優勢,有利于企業的融資和品牌價值等。因此,總市值更高的企業更有可能會上榜;
- “研發費用”有助于企業進入榜單,權重為10.0%。研發費用是指企業在進行新產品和新工藝研究開發過程中發生的各項費用,這種投入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帶來更有價值的研發成果,有助于企業從競爭中脫穎而出。因此,研發費用更高的企業更有可能會上榜;
- “營業收入”不利于企業進入榜單,權重為14.5%。營業收入是從事主營業務或其他業務所取得的收入,其體現的是企業當下的盈利能力,不能幫助企業進入榜單。在實際分析中,由于不同行業和不同規模的企業之間營業收入絕對數值相差較大,其具體數值往往參考意義有限。因此,本研究進一步構造了更具有參考意義的“市銷率”指標,即總市值和營業收入的比值,這一指標同時考慮了總市值和營業收入的變化,更具有參考價值。結果表明低的市銷率有利于企業進入榜單,因為越低的市銷率代表平均每股的營業收入較高,即企業的股票被市場所低估,因此該企業極具發展潛力,有較大的投資價值。因此,營業收入的具體數值大小不能幫助企業進入榜單,而總市值和營業收入的比值越低的企業更有可能會上榜。
與前一屆的數據分析對比來看,本屆榜單中影響上市樣本企業進入榜單的因素主要發生了三方面的變化,更加注重創新質量:
- “專利數”的權重大幅上升。上市公司作為中國經濟發展的中堅力量,其創新能力不僅是推動公司持續高質量發展的基礎,更對中國的經濟發展和創新型國家建設都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而企業專利數是上市公司創新能力的直觀體現。作為“十四五”第一年,2021年無疑是中國躋身創新型國家的關鍵期,從而企業自主創新被賦予極大的重要性。因此,2021年的影響因素中,“專利數”的權重大幅上升;
- “總市值”的權重下降。“總市值”雖然有利于上市企業進入榜單,但可以觀察到,越來越多的上市企業雖然總市值相對較低,但其在某一細分領域處于領先地位,雖然這些企業隱身于大眾視野之外,但其正逐步成長為行業隱形冠軍,有較大的成長潛力。例如2021年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公布北京市第一批“隱形冠軍”企業擬認定名單。因此,2021年的影響因素中,“總市值”的權重下降;
- “研發費用”的權重下降。“研發費用”雖然有利于上市企業進入榜單,但由于其更偏重創新投入,對企業成長潛力的說服力下降。創新是成功率很低的試錯過程,這個過程需要巨大的投入,例如研發費用。如果能提高企業和全社會的創新效率,將對國家或地區經濟發展產生深遠影響。能幫助企業成長的不是單純的創新投入,而是同時考慮創新績效和產出的創新效率。高效率、有力度、有效果的創新更能幫助企業成長。因此,2021年的影響因素中,“研發費用”的權重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