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 張? 宇
編輯 |?楊博丞
題圖 | IC Photo
消費電子品牌安克創新(Anker)斥資15.42億元在深圳購買了一棟辦公樓,令外界感到震驚無比。
2022年12月27日,安克創新發布公告稱,已與深圳潤雪正式簽署房產買賣預售協議,約定由安克創新全資子公司購買后者開發的房產。
據悉,該辦公樓套內建筑面積總計約5.10萬平方米,交易價格合計約15.42億元(含增值稅),其中使用募集資金約4.66億元,剩余資金來源均為自有資金。
對此,安克創新回應稱,新辦公樓將為公司提供一個現代化的研發中心和辦公中心,在為公司提供必要研發場地和良好辦公環境的同時,也能幫助公司做出整體布局及統一規劃,對維護公司的形象和促進未來業務的良性發展起到重要促進作用。
公開信息顯示,安克創新成立于2011年12月,于2020年8月在創業板上司,是目前國內營收規模最大的全球消費電子品牌,專注于智能配件和智能硬件的設計、研發和銷售,圍繞智能充電、娛樂音影、智能家居、智能車載等領域,旗下擁有Eufy、Roav、Nebula、Soundcore等品牌,2015年發展至今,安克創新已在全球146個國家與地區擁有超過1億用戶。
能拿出15億元真金白銀購買辦公樓,作為一個消費電子品牌,安克創新為何擁有如此雄厚的財力?
根據歷年財報數據,安克創新的總營收由2014年的7.46億元增長至2021年125.74億元,復合年均增長率達49.71%,而截止2022年6月9日,安克創新的理財產品余額合計為25.50億元,包括風險較低的保本型理財,如大額存單、結構性存款、信托理財產品、資管計劃產品等,閑置資金相對充足。
安克創新的財力雄厚,但也面臨著諸多隱憂,比如股價遭遇腰斬、渠道轉向難言樂觀等,安克創新一直致力于做消費電子領域的寶潔,但就目前情況而言,其前路依舊布滿荊棘。
一、亞馬遜的“大腿”難抱
在安克創新的崛起過程中,亞馬遜起到了至關重要的推動作用。
2011年10月,安克創新創始人兼CEO陽萌在美國注冊了全球電子消費品牌Anker,起初,安克創新只是扮演渠道品牌商的角色,通過亞馬遜渠道向海外消費者銷售充電類產品,其月銷售額很快突破了100萬美元。
進入2015年之后,安克創新開始調整品牌戰略,孵化出Nebula、Eufy和Soundcore三大品牌分別支撐投影儀、家居智能硬件及智能音頻三類新產品,由此逐漸向品牌化轉型。到了2019年,安克創新已擁有充電、音頻、家居、四大事業部,搭建了強中臺與強研發體系,并不斷擴展產品品類。
在成立初期,抱緊亞馬遜“大腿”的策略讓安克創新嘗盡了甜頭,比如其曾連續三年進入BrandZ“中國出海品牌50強”榜單前十強,獲得過亞馬遜頒發的“杰出中國制造獎”,發展速度遠超行業平均水平。
但硬幣的另一面是,過度依賴單一平臺,也為安克創新埋下了很大的隱患。
眾所周知,歐美國家對知識產權保護和服務要求相當嚴格,2021年4月至今,亞馬遜平臺上的被封店鋪已達到數萬家,而亞馬遜店鋪一旦被封,意味著自注冊以來積累的權重、流量、好評等等都將付諸東流,雖然安克創新躲過了“封店潮”,但其業績還是受到了不小的影響。
根據2022年上半年財報,來自亞馬遜平臺的收入占安克創新總收入的半壁江山,在2021年上半年和2022年上半年,亞馬遜平臺貢獻收入占總營收的比例分別為56.57%和55.00%,呈現出不斷下降的態勢。
來自亞馬遜平臺的收入下降,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安克創新的營收狀況。2022年上半年,安克創新的總營收為58.87億元,同比增長僅9.62%,作為對比,其在2020年上半年和2021年上半年的總營收分別為35.28億元、53.71億元,同比增長分別為24.52%和52.24%,增速明顯放緩。
過度依賴亞馬遜平臺,使得安克創新的抗風險能力變得越來越差,安克創新的主要銷售渠道掌握在亞馬遜手中,意味著前者基本失去了大部分的話語權,而一旦亞馬遜平臺出現任何波動,安克創新的盈利水平也會受到波及。可以預見的是,高度依賴亞馬遜的經營模式,或導致安克創新因為平臺提高“壟斷費用”而導致各項成本大幅上漲,為其帶來不小的風險。
二、渠道轉向難言樂觀
安克創新早就意識到了過度依賴亞馬遜所帶來的風險,其決定不再將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里,最近幾年,安克創新不僅加碼線下渠道的布局,同時還在積極開拓自由電商渠道。
2021年5月,安克創新在國內舉辦了首場發布會,陽萌在現場表示,“我們發現,很多大型消費品公司,在中國的營收都能占到總營收的15%至20%,而我們的中國市場營收占比還不到2%。”
陽萌坦言,讓安克創新真正開始重視中國市場的原因是國內市場正在快速消費升級,更重要的是,年輕一代消費者對中國品牌有了發自內心的信任和自豪。
盡管如此,安克創新的渠道轉向速度還是慢了半拍。
根據2022年上半年財報,安克創新的自有平臺獨立站貢獻的收入占總營收的比例僅為5.69%,較2021年上半年的5.58%僅提升了0.11個百分點,但收入同比增長30.03%。
事實上,運營獨立站并不容易。雨果跨境調研數據顯示,獨立站賣家在運營中面臨的最大難題就是站外引流。隨著自然流量被分攤、付費流量越來越貴,獨立站賣家往往面臨著新品推不動、老品賣不出的窘境,庫存的過量積壓也使得賣家放慢了發展獨立站的腳步,轉化效果一言難盡。
線下渠道也是安克創新的一大重點發力方向。
現階段,安克創新的布局線下渠道主要是面向全球性零售賣場、區域性大型零售賣場、獨立3C商店和專業渠道賣家等企業客戶,整體門店數超過4萬家,覆蓋北美、歐洲、中東、澳大利亞等地。
2022年上半年財報顯示,安克創新線下渠道貢獻的收入占總營收的比例為35.66%,較2021年上半年的34.78%提升了0.88個百分點,收入同比增長12.39%。
對于安克創新的渠道轉向效果,華泰證券在研報中指出,公司原材料成本與海運成本仍處于高位,同時產品需要不斷推陳出新,研發費用與營銷投入或拖累安克創新未來2至3年的盈利能力。
二級市場對于安克創新的表現同樣信心不足。2020年8月24日,安克創新以66.32元/股的發行價登陸創業板,截至上市首日A股收盤,其股價較發行價上漲121.41%至146.86元/股,對應總市值為596.88億元。
而截至1月19日A股收盤,安克創新的股價僅為63.94元/股,較上市首日收盤價跌去56.46%,對應總市值為259.87億元,近六成市值煙消云散。
不過,安克創新的渠道轉向雖然難言樂觀,仍是極其重要的一步棋,其將決定著安克創新未來數年的業績走向。
三、行業增長放緩
眾所周知,數據線、充電器等消費電子產品配件無法獨立存在,其必須要依附于筆記本電腦、手機等消費電子產品,然而在過去幾年,消費電子產品的整體增速并不樂觀,以手機為例,舜宇光學的調研結果顯示,2022年全球手機銷量為12.2億部,同比下滑7.9%;中國手機銷量2.6億部,同比下滑16.9%;歐洲市場銷量1.7億臺,同比下滑15%;其他地區7.9億臺,同比下滑2.6%。
消費電子產品趨冷,導致消費電子產品配件也難逃需求放緩的趨勢,這對于安克創新而言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打擊。
值得一提的是,消費電子產品配件行業還面臨著技術壁壘不高、同質化競爭嚴重等問題,導致安克創新難以打造堅固的護城河。目前,除了綠聯科技、羅馬仕等直接競爭對手外,安克創新還面臨著華為、小米、OPPO等手機廠商的降維打擊。
此外,安克創新的產品質量和服務態度不斷遭到消費者的投訴,2022年7月,有消費者在天貓投訴平臺投訴稱,安克創新客服態度極差,換回的貨物有劃痕疑為二手商品,并對有質量問題的充電寶收取折舊費,另有消費者在黑貓投訴平臺投訴稱,安克充電器發生爆炸后遲遲未解決。
自詡“弘揚中國智造之美”的安克創新,卻頻繁出現產品質量問題,無疑會對其品牌形象造成極大的傷害。在行業增速放緩的同時,不斷提高產品質量和服務態度,并盡快加強抗風險能力、完成渠道多元化布局,已成為安克創新亟待解決的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