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張宇
編輯|楊博丞
題圖? |? IC Photo
智能家居品牌綠米正迎來最強大的競爭對手。?
1月11日,蘋果中國區官網上線了單獨的家居板塊,在該板塊中,包含了HomePod mini、Home App以及智能家居單品三個品類,截至目前,蘋果官網所售智能家居配件包括橋接器、攝像頭、照明與燈泡、門鎖、網狀Wi-Fi路由器、插座、感應器和開關,意味著蘋果將進一步開拓在中國市場的智能家居業務。
不過,對于已經深耕智能家居市場多年的綠米而言,蘋果在智能家居領域的根基尚淺,單單幾件智能家居配件無法使其迅速擴大市場占有率,但蘋果的意圖不可不重視,頻頻布局智能家居業務的背后,或預示著蘋果重點發力的方向已有所改變。
公開信息顯示,綠米成立于2009年12月,初期主要業務為樓宇控制系統和公共建筑的節能改造、智能化改造,2014年加入小米生態鏈后負責小米智能家居方向的產品研發,進而正式進入智能家居領域。目前綠米旗下產品包括溫度、濕度、煙霧、燃氣、光照等各類傳感器,以及智能開關、插座、窗簾電機、空調控制器、調光器、門鎖等各類智能控制器,廣泛應用在家居、公寓、酒店、地產、辦公、農業、養老等行業。?
借助小米生態鏈的背書和資源,綠米實現了快速崛起,然而從2020年開始,綠米便逐漸“去小米化”,并且加入了Matter協議,嘗試抱緊蘋果、谷歌的大腿,但時至今日,綠米不僅沒能得到蘋果、谷歌的庇護,反而還漸漸失去了曾經的江湖地位,從領跑者淪落為陪跑者。
?01.搶灘千億市場
智能家居是以住宅為平臺,通過綜合布線技術、網絡通信技術、安全防范技術、自動控制技術以及音視頻技術將家居生活有關的設施集成,構建高效的住宅設施與家庭日程事務的管理系統,提升家居安全性、便利性、舒適性以及藝術性,并實現環保節能的居住環境。
全球市場調研機構IDC的跟蹤報告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智能家居設備市場出貨量預計將突破2.6億臺,同比增長17.1%。該機構預計,未來智能家居市場將快速發展,2025年市場出貨量有望接近5.4億臺,市場規模將突破8000億元。
在廣闊的市場空間的誘惑下,智能家居領域的競爭正逐漸升溫,入局者也逐漸增多。當前,智能家居行業大致已形成四大流派,分別是以小米、華為為代表的科技企業;以百度、阿里為代表的互聯網企業;以美的、海信為代表的傳統家電企業以及以涂鴉智能、歐瑞博、綠米為代表的創業企業。
隨著智能家居賽道愈發擁擠,綠米的競爭壓力不言而喻。根據奧維云網發布的2021年精裝修智能家居TOP榜,歐瑞博以14.1%的市場占有率位列第一,而綠米僅以2.9%的市場占有率墊底。
不過,智能家居市場還有著巨大的發展潛力,相關數據統計,2022年美國市場的智能家居滲透率已達32%,歐洲多國普及率也均超過20%,而中國智能家居市場滲透率尚不足5%,僅為4.9%,仍具有想象空間。
在智能家居市場快速增長的同時,利好政策也相繼出臺。工信部等四部門聯合發布《推進家居產業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其中明確到2025年,在家居產業培育50個左右知名品牌、10個家居生態品牌,建立500家智能家居體驗中心,培育15個高水平特色產業集群,并強調加快建設智能家居領域的標準體系,開展從單品智能到設備互聯再到場景互通的基礎標準研究和標準應用示范。
國家發改委發布的《“十四五”擴大內需戰略實施方案》也明確指出,我國將加快培育新型消費,加快研發包括智能家居在內的智能化產品。
與此同時,各地政府也在陸續出臺相關文件,據不完全統計,2022年全國共有17個省市出臺了27份相關文件支持智能家居行業發展,如廣東省提出發展數字家庭,推廣智能家電、智能安防監控、智能服務機器人等智能家居產品;云南省鼓勵智能終端制造企業加快智能家居產品的研發、制造和推廣應用,創新多樣化智能家居產品運營方式,構建數字化生活新體驗。
02.難以獨立發展
綠米董事長兼CEO游延筠曾表示,“智能家居是一個系統,一個生態,絕不是單個或者幾個智能設備就叫智能家居。”
因此,綠米不僅開發了30多個品類和700多種SKU,而且還兼容國內各大主流安卓平臺以及蘋果HomeKit、Google Assistant、Amazon Alexa、LG ThinQ、三星SmartThings等國際化主流智能家居平臺。
盡管綠米體系成熟、產品豐富、生態開放,但其仍難以獨立發展。?
一方面,綠米的“去小米化”很難成功。2015年,綠米與小米聯合發布了包括多功能網關、人體傳感器、門窗傳感器、無線開關等產品在內的米家智能家居套裝,該套裝上市一年就突破了百萬銷量。
隨著綠米逐漸壯大,其在發展理念和技術要求方面與小米產生了較大分歧。小米的智能家居之所以能在短時間內快速成長并成為支柱業務,依靠的是小米的性價比策略,雷軍甚至直言產業鏈硬件業務的利潤不得超過5%,而綠米一心想沖擊高端市場,和小米的性價比策略形成了嚴重的沖突。
除了發展理念產生分歧,在技術要求方面,小米也和綠米存在矛盾,小米的智能家居產品品類眾多,為了方便消費者接入任何一款設備,小米不得不放棄ZigBee協議轉而采用藍牙Mesh協議,相比之下,綠米采用的ZigBee協議功耗低、安全可靠,更加符合智能家居系統的通信需求,小米和綠米在技術方面的矛盾,甚至導致綠米的部分新品不再支持米家。
但不得不承認的是,現階段綠米很難脫離小米,綠米主攻C端市場,而小米在智能家居領域依舊具有很強的品牌號召力,如果徹底失去小米生態鏈的光環,并不利于綠米在C端市場的發展和開拓。?
另一方面,綠米在B端市場尚不具備足夠的競爭力。業內人士普遍認為,智能家居品牌深度綁定B端市場才是破局之道。以歐瑞博為例,目前其已成為多家百強地產集團的智能家居獨家戰略采購供應商,即通過地產公司、家裝設計公司和集成商等觸達目標客戶,完成產品落地,因而歐瑞博在B端市場的成長速度驚人,相比之下,綠米在B端市場的布局仍處于缺位狀態。
在穩住C端市場的前提下快速布局B端市場,是現階段綠米的重要發展方向,而穩住C端市場,意味著綠米仍需要借助小米的品牌號召力,換言之,綠米在未來一段時間內仍難以脫離小米獨立發展。
03.產品質量問題頻發
最近幾年,綠米的產品質量問題一直被消費者所詬病。
在黑貓投訴平臺上,多位消費者因產品質量或售后服務對綠米進行投訴,包括“智能鎖品質差,在線客服只管賣無法修”“智能窗簾的路軌設計方案有缺陷,電動軌道導致窗簾布褶子過大”“保質期內產品很容易損壞”“客服態度十分強硬”等等。
除了被消費者頻繁投訴,綠米還因產品質量問題多次被監管部門點名通報和處罰。
2020年3月,上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對綠米生產銷售的帶保護門單相兩極雙用、兩極帶接地暗裝插座(Zigbee版)進行質量抽檢,判定為不合格。綠米對抽檢結果判定為不合格提出了復議,但復檢結果仍然不合格。
2021年7月,根據監管部門《2021年上海市產品質量監督抽查結果(第一批)》信息披露,相關部門抽查了來自京東、蘇寧易購等電商和線下實體店的多款電動晾衣機產品,結果顯示有25批次產品不合格,其中就涉及到了綠米品牌。
2021年9月,因生產銷售的智能晾衣機抽檢不合格,綠米被深圳市南山區市場監管局罰款7485元。
不容忽視的是,產品質量問題頻出,必將導致綠米的品牌形象受到損害,同時也會對其沖擊高端市場帶來不小的阻礙。?
隨著新入局者不斷增多,智能家居行業的競爭將變得越來越激烈,綠米仍需埋頭實干,用真正的技術實力去打破難以獨立發展的枷鎖。?
眼下,一場屬于智能家居市場的競速賽才剛剛吹響號角,可以預見的是,消費者對于智能家居的需求將不斷涌現,如何積極提升產品、技術和服務能力,并盡快補齊自身短板,將成為綠米能否突出重圍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