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欧美日韩精品/狠狠色婷婷久久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午夜无码av体验区/丰满人妻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人做爰A片免费看网站爱酱

“蓄力”的用友,會邁入新的上行周期嗎?

導語:2023年,經濟加速回暖升溫,軟件產業進入結構優化、快速迭代關鍵期

撰文:張佳

近日,已有超過2600家上市公司披露了2022年業績預告,全部個股中預喜率僅為40.3%,而預悲率高達59.3%,其中不乏行業龍頭和知名企業,包括國產軟件行業的重要上市公司用友網絡(以下簡稱“用友”)。

1月30日,用友發布2022年年度業績預告,預計2022年實現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為2億元(人民幣,下同)到2.2億元,同比下降68.9%到71.7%;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為0.85億元到1.05億元,同比下降74.1%到79.0%。

不過,多家機構依舊看好用友,其中,中金證券給出“維持跑贏行業評級,中原證券給出“增持”的投資評級,招商證券維持“強烈推薦”的投資評級,中信建投也維持“買入"評級。

DoNews認為,用友作為我國軟件行業的代表性企業,我們對其價值的判斷,不應該僅僅依據于業績預告上的財務表現,而是需要對用友公司本身,乃至軟件行業更深入的了解和思考。

“歷史性發展機遇”

在用友財報中,對2022年有一個特殊的表達——“面對企業數智化與信創國產化持續加速的歷史性發展機遇”。

從過去一年軟件行業的發展情況來看,這個說法有一定前瞻性。

據中國信通院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的業務收入突破十萬億元,達到108126億元,同比增長11.2%。其中,信息技術服務收入達到70128億元,同比增長11.7%,云服務、大數據服務共實現收入10427億元,同比增長8.7%,占信息技術服務收入的14.9%,占比較上年同期提高2個百分點。

此外,《2022中國信創生態市場研究及選型評估報告》的數據也顯示,2022年信創產業規模達9220.2億元,預計2025年突破2萬億,五年復合增長率將達36%。

需要注意的是,這些數據都是在疫情第三年,經濟下行的大環境下取得的。

而我國《“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提出,到2025年,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達到10%,中國信通院預計2025年我國數字經濟規模將超過60萬億元,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將是重要的增長板塊。

隨著疫情政策的放開,數字經濟迅猛發展,將給企業服務產業帶來了巨大的市場空間,“歷史性機遇”已是大勢所趨。

可以預測,用友未來的市場增量來自兩部分,首先,是數字經濟發展和企業數字化轉型帶來的自然增長,這一點通過對2022年的觀察就可以發現;其次,是對原有市場的國產化替代。國家層面自主可控的訴求將長期存在,2022年9月底下發的79號文就明確提出,所有央企和地方國企落實信創全替代,包括OA、門戶、郵箱、紀檢、黨建、檔案管理的全面替換,戰略決策、ERP、風控管理、CRM經營管理系統的應替就替,計劃于2027年完成。

據了解,早在2017年開始,用友通過持續投入研發打造的商業創新平臺面——用友BIP。經過多次迭代,2022年正式發布“用友BIP 3”,以5項先進技術,6大領先應用架構,10大領域,465個場景化創新服務以及大規模生態,成為中國企業服務產品創新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據悉,用友BIP在多個領域已實現對國外主流廠商的國產化替代,護航企業實現管理國產化,據相關人士介紹,截至2022年底,用友已累計完成國產化替代項目270余個。

具備企業服務、云服務、信創三重屬性的龍頭企業用友,在外部環境好轉時,跑贏行業基本不存在異議。

戰略布局,升級組織

據DoNews對用友的觀察,其業績表現存在明顯的周期性變化規律。而“起落周期”背后更深層的原因,則是軟件行業近10年的發展變化,以及用友的戰略發展共同決定的。

用友的發展大致經歷了兩次轉型。第一次轉型是從用友1.0時期的財務軟件向用友2.0時期的ERP轉型。這次轉型,用友“踩對”了企業客戶對ERP等應用服務“本土化”的迫切需求,填補了中國軟件在高端領域的空白,成為當時唯一能在高端市場與外商一較高下的本土廠商。

第二次轉型是從ERP向企業云服務的轉型。這次用友“選對”了方向,踏著數智化和云服務的大潮,做到了全球企業級應用前10中唯一的亞太廠商,在國內應用平臺化云服務APaaS市場、企業應用SaaS市場都穩居第一,成為了中國企業服務產業的“發展索引”。

2023年年初,用友又做出了一個重要的動作,就是業務組織升級。如果用最簡潔的話來描述,那就是“聚焦行業”。用友的高端業務在全國原有大型企業客戶業務團隊基礎上組建離散制造、消費品、流程制造、裝備制造、能源、交通運輸、公用、現代服務、農牧等23個行業客戶與解決方案事業部,對大型企業客戶的數智化解決方案與服務由原來以地區為主、“地區+行業”的組織模式升級為以行業為主、“行業+地區”的運行模式。

之所以進行這樣的轉變,是因為用友從最初提供的財務軟件、ERP到現在的數智化產品和服務,越來越深入企業業務前端的場景,因此產品必須行業化,業務組織模式也要行業化,才能為企業提供更專業的服務。

另一方面,有利于提高高端業務組織能力和組織效能,將好的實踐復制到行業其他企業中去。目前國際和國內領先的高端廠商,比如全球全球ERP頭部廠商,還有國內的華為、中國聯通,包括部分互聯網ToB公司等,主流的業務組織模式也都是按行業細分,深耕行業。

領軍企業的動向往往都是風向標,用友能否如之前兩次一樣厚積薄發?

對于這個問題,DoNews和多家機構一樣,看好其2023年的表現,最近業績預報并不能真正衡量用友未來的價值。可以作為參考的是,2022年,用友持續投入到研發和大幅增員,這本身就是對業務發展充滿信心的表現。

本次的業績預告中,2022年的前三季度,用友在最大限度克服了部分地區疫情防控、一些客戶行業經營景氣度等因素的影響后,還是實現了主營業務收入的較快增長,下圖可以看到,前三季度用友總營收55.95億元,同比增長了13.43%。

但是第四季度,受多地疫情管控措施以及去年12月份全國范圍內新冠病毒感染高峰的先后影響,用友部分業務的商務洽談與簽約延遲,項目實施交付與客戶驗收滯后,尤其第四季度是用友全年業績比重最大的一個季度,這直接導致了用友全年主營業務收入同比增長的放緩。

而凈利潤的下滑,則來自于2022年用友戰略投入與業務結構優化對成本費用的影響。據用友財報顯示,前三季度用友研發投入達到20.6億元,同比增長31.7%,占到了營業收入的36.7%,相比2021年底,通過引進高級人才和優化人員結構,新增員工超過4000名。用友還加大推進客戶項目實施與客戶化開發外包,培養專業服務生態伙伴的交付能力,導致營業成本有較大幅度增長。在營收受影響的情況下,下調凈利潤也就不足為怪了。

但具體分析這兩個原因,首先,疫情導致的營收下降是暫時的和不可控的,隨著疫情防控的放開,經濟復蘇后用友的業務大概率將恢復正常,甚至部分業務的延期會在下一季度帶來超額增長;另一方面,對研發的投入在當期的確增加了成本,但刨去研發投入的增加,以及2021年處置子公司帶來的額外收益,用友2022年的經營能力并沒有下降,甚至還有增長。

也就是說,用友實際的業績表現,要比預告中的更加堅韌。

在行業回暖乃至快速增長的時間節點上,2023年,我們期待可以看到用友業績畫出陡峭上揚的曲線。

標簽: 用友
“蓄力”的用友,會邁入新的上行周期嗎?
掃描二維碼查看原文
分享自DoNews
Copyright ? DoNews 2000-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