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News3月13日消息(田小夢)3月7日,亞信科技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亞信科技”)公布了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全年業績。報告顯示,營業收入達77.38億元(單位人民幣,下同),同比上升12.2%;全年毛利達29.39億元,同比上升11.1%,毛利率達38.0%;全年凈利潤達8.24億元,同比增長5.4%,凈利潤率保持雙位數,達10.7%。
具體來看,傳統業務即BSS業務(運營商業務支撐系統),收入實現約49.25億元,同比增長0.2%,進一步鞏固了市場的領導地位。
而今年三新業務拉動了業務的主要增長,實現超車。三新業務收入實現約25.73億元,同比增長64.2%,總占比由2021年的22.7%增長至33.3%。
圖片來源:亞信科技財報
亞信科技董事長田溯寧博士表示:“亞信科技始終致力于將5G、AI、大數據等數智技術賦能至百行千業,與客戶共創數智價值。2022年,面對國內疫情反復等復雜形勢,公司克服重重困難,通過加大在線協同工作力度,擴大遠程交付項目范圍及精細化成本管控等手段,使得業務發展保持良好勢頭,收入持續實現雙位數增長。同時,盈利能力持續良好。”
為何“三新業務”增長迅速?
超三成的“三新業務”如同殺出來的“黑馬”。
三新業務,包括了數智運營(智慧運營DSaaS+智能決策DI)、垂直行業及企業上云、網絡支撐系統(OSS)業務三大業務板塊,在該年度均取得了顯著的增長。
其中,數智運營業務收入達到11.5億,增幅57.6%,總占比為14.9%,與去年同期相比占比增加4.3個百分點;垂直行業及企業上云業務收入為7.57億,增幅78.2%,總占比為9.8%,與去年同期相比占比增加3.7個百分點;OSS業務收入為6.66億,增幅61.3%,總占比為8.6%,與去年同期相比占比增加2.6個百分點。
圖片來源:亞信科技
該增量與去年大部分行業的業績表現相較,可謂大相徑庭。若問原因,那就是——機會留給了有準備的人。
2022年,亞信科技全資收購了艾瑞咨詢,并與亞信科技原有的數據運營業務,從品牌、組織、業務、制度、辦公到文化,進行了全方位的融合,形成了新的“數智運營”業務體系,包括智慧運營(DSaaS)和智能決策(DI)兩大核心業務,并以全新的“艾瑞數智”品牌進入市場,彌補了之前存在的“短板”。
如今,DSaaS在通信行業外進一步聚焦,在數智政企、數智消費和數智車聯網三大領域,形成可復制、可運營的數智方案和運營服務,并得到數字重慶、長安汽車等客戶的認可,使得該領域通信行業以外收入比重提升至28%。DI業務則依托自身存量客戶優勢,擴大了咨詢服務規模,成功獲得中國移動咪咕公司、中國移動IT公司、浙江移動等多個具有戰略意義的咨詢項目,在通信行業協同中取得了顯著的效應。
在垂直行業及企業上云業務上,亞信科技持續聚焦五大戰略行業,并在能源、政務及交通行業形成了縱深可持續發展模式。其中能源、交通行業收入同比上升308%及80%,政務行業收入同比上升28%。
在媒體溝通會上,亞信科技執行董事兼首席執行官高念書對此進行了詳細的介紹。
他表示,亞信科技的5G專網在能源行業當中處于領先的優勢,目前已覆蓋海南昌江、福建福清、浙江秦山、江蘇田灣四大核電基地的21臺在運機組,其中福清核電5G專網合同金額1.3億,成為國內5G專網最大訂單之一。大數據服務政務方面,大數據業務初具規模,年內簽單項目超五十個,為上海、河南、天津等地,提供政務大數據、數據治理、數據運營、數據交易及城市智慧中樞等解決方案。此外,在交通行業上,亞信科技形成了成熟的智慧高速解決方案,為廣東、湖南、云南、山西、甘肅、青海等省高速公路運營管理客戶提供高速聯網收費管理、數智交通平臺、智慧營銷和客戶運營服務等解決方案。
值得一提的是,亞信科技還緊抓信創市場機遇,AntDB數據庫在產品和市場上取得了雙突破。2022年,亞信科技將數據庫產品開展獨立運營,并在通信、政務、交通、醫療等多個行業實現突破。此外,AntDB數據庫在墨天輪排名從2022年1月的34名大幅提升至2023年2月的第12名。2022年訂單規模約6000萬元。
除此之外,在OSS業務方面,亞信科技5G網絡智能化產品聚焦算力網絡、自智網絡與網絡數字孿生等領域,持續發力。同時也因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電信在OSS中側重不同,拉動了亞信科技OSS業務的快速增長。
穩步邁向2025新業務近半的戰略目標
自身實力外,大的市場環境也為亞信科技帶來了新契機。
隨著我國數字化轉型升級,數據要素正成為勞動力、資本、土地、技術、管理之外的新生產要素,驅動與實體經濟相融合。2022年12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構建數據基礎制度更好發揮數據要素作用的意見》(“數據二十條”)發布,以數據產權、流通交易、收益分配、安全治理為重點,系統搭建數據基礎制度體系的“四梁八柱”,為大數據產業及數據運營市場蓬勃發展注入了新動能。兩會期間,國務院提出關于提請審議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的議案,其中組建國家數據局,更是將數據提到了一個更高的高度。
作為數智化全棧能力提供商,亞信科技近年來一直秉承著“一鞏固 三發展”核心發展戰略。
在研發層面,為了能讓產品和服務都更加專業,且有更高研發能效,亞信科技2022年在中臺架構的基礎上,將研發體系進一步劃分為“中臺”“數智”“云網”“IT”四大體系。2022年,研發投入11.08億元,占收比14.3%,進一步提升研發創新實力和技術引領能力。
圖片來源:亞信科技
基于此,亞信科技標準產品取得了很好的進展。高念書表示:“2022年有一部分產品訂單是達到千萬級以上的。”包括5G專網核心網訂單增長了28倍;5G專網運營平臺增長5.5倍;智能化網優平臺增長1.5倍;邊緣AI增長20%;AIOps增長60%;數字孿生平臺增長50%;超視界3D可視化增長5倍;物聯網智能邊緣產品增長了1.3倍……
圖片來源:亞信科技
針對相關技術的市場前景,信通院曾預測,中國數據庫市場將于2027年達到819億,復合增長率達17.4%;2025年5G專網的市場規模將達到712億元,2027年達到802億元,未來五年復合增長率達到42%。
與藍海市場相伴的是競爭加劇。高念書坦言,實際上,亞信科技做數據庫已有15年的時間,形成了自己優勢。相對而言,AntDB對應用的理解更深,同時得益于通信市場龐大的數據量,亞信科技AntDB數據庫格外關注性能、穩定性和可持續等能力,目前已形成電信級的5個9、6個9的穩定性要求。“希望在2023年,數據庫能達到上億的訂單,趕上信創數據庫未來五年發展的浪潮。”
就5G專網市場而言,在高念書看來,“軟件化、白盒化,更加開放的網絡肯定是未來的趨勢。因此我們將5G核心網放到亞馬遜Marketplace上,放到中國電信的天翼云上。我們認為這個專網的確是適合做未來通信的網絡,更簡潔一些、更軟件化一些,而這塊是我們作為軟件廠商的優勢。”
面向2023年,高念書表示,亞信科技將“創新固業提能效、穩健拓新謀發展”,進一步積極投入新技術的研發,如新一代商業智能BI的套件、算力網絡/云網融合、5G專網/通算感一體、數字孿生、生成式AIGC、多方安全計算等,持續向“2025年業務規模超百億、新業務比重達到50%”的目標推進,依托數智化全棧能力為客戶創新價值,助推數字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