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欧美日韩精品/狠狠色婷婷久久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午夜无码av体验区/丰满人妻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人做爰A片免费看网站爱酱

滴滴自動駕駛:2025年無人車將量產接入滴滴網絡

撰文 | 李信馬

題圖 | 滴滴自動駕駛

久違了!滴滴!

沉寂近兩年后,昨日在上海,滴滴自動駕駛舉辦開放日活動,發布了首個自動駕駛自動運維中心,以及首款未來服務概念車 DiDi Neuron,同時還公布了在技術、硬件、量產以及新業務探索方面的進展。

自2021年7月,滴滴App被下架后,這家出行領域的互聯網巨頭仿佛被按下了暫停鍵,外界對其的討論也多停留在其是否能保住原有網約車市場的份額上,而忽視了另一件事——滴滴原本是中國最有可能實現Robotaxi(自動駕駛出租車)的科技公司之一。

早在2016年,滴滴出行便開始投資自動駕駛。

在活動上,滴滴出行CTO兼滴滴自動駕駛CEO張博回憶,2016年,他花了整整一年的時間跟全球自動駕駛領域最頂尖的科學家、企業家,還有工程師進行深入的交流,形成了兩個關鍵的認知:

  1. L4級別的自動駕駛技術大概需要十年的時間,也就是會在2026年逐步進入到人們的生活。
  2. L4級別的自動駕駛技術進入人們生活的最優路徑,就是進入像滴滴這樣的出行網絡中,這是自動駕駛技術在冷啟動階段最好的商業化土壤。

圖片來源:滴滴自動駕駛

在2021年,滴滴在提交的招股書中將自動駕駛列為四個核心戰略板塊之一,網約車業務是滴滴的第一曲線,自動駕駛和未來可能實現的Robotaxi就是滴滴的第二曲線,甚至也很可能是城市出行的最終答案——除非未來地面交通被飛行器取代,或者人類發明了短距離空間穿越。

當時,滴滴自動駕駛運營著一支無人駕駛汽車組成的車隊,并且與多家汽車制造商合作測試滴滴的無人駕駛軟硬件,也取得了北京、上海等地的自動駕駛公開道路測試牌照。而它在網約車市場的領先地位,帶來的海量規模化場景,以及順暢向Robotaxi轉型的商業基礎,更是讓其在智能駕駛賽道上具備極大的競爭優勢。

不過之后滴滴幾乎不再對外曝光其業務,直至本次公開日,才讓外界得以一窺其最新進展,并發現哪怕在最艱難的時刻,滴滴也沒有放棄Robotaxi的夢想。

據張博宣布,目前滴滴自動駕駛已經掌握了包括感知、預測、決策控制、大規模訪問系統、大規模機器學習平臺等L4自動駕駛的全棧核心技術,實現了自主可控,目前正在與產業鏈上下游的合作伙伴在軟件、硬件、服務、運營等方面深度集成,推出下一代的自動駕駛出行服務。

目前,在廣州和上海的滴滴自動駕駛示范運營區域,已經可以體驗自動駕駛的出行服務。

1、新車、新硬件

開放日上,最吸引人注意的,就是概念車 DiDi Neuron。

圖片來源:滴滴自動駕駛

據滴滴自動駕駛COO孟醒介紹,名字的靈感來自電影《阿凡達》中可以連接族人意識的巨樹,其拱橋型的車身,完全不同于當前流線型的設計風格,因為這款車,是基于滴滴自動駕駛對未來網約車出行場景的思考而設計的。換句話說是“完全為乘客打造的出行工具”。

硬件方面,全車設置了21個相機、14個雷達,并采取了模塊化、易插拔的結構設計。在空間上,Neuron取消了駕駛位,在車輛總長度不變的前提下,內部空間提升50%,腿部空間提升86%。功能方面,添加了一條車內機械臂,來提供提行李、遞水、叫醒等服務。

車內還搭載了大屏交互系統,設計了會議、游戲、影音、街景介紹、氛圍選擇等模式,車外用智能交互五聯屏代替了傳統車燈,能更為直觀顯示車輛轉彎、到達、充電等狀態。此外,頂翼門+側滑門的設計,在提升開關門安全性的同時,也增加上下車舒適度。

除了概念車,當天滴滴還發布了兩款自動駕駛核心硬件——“北曜Beta”激光雷達和三域融合計算平臺“Orca虎鯨”。

圖片來源:滴滴自動駕駛

北曜Beta,是國內首個2K圖像級高精度激光雷達,擁有每秒300萬高點頻、超512線、橫向120°及縱向25.6°的超大視場角等性能特點。此外,北曜Beta增加了可調節分辨率功能,支持常規模式、視場角聚焦高清、局部高清、全局高清等四種模式,不僅200m外感知輪胎等低反射率物體清晰的輪廓,還可以根據場景需求自適應地調節局部區域或全局的分辨率,提升激光雷達在不同環境下的感知效果。

Orca虎鯨將智能駕駛域、智能座艙域和網聯域三域融集成至一體,相比于上一代,成本下降88%,整車空間體積減少74%,核心元器件數量減少了61%,線束數量減小了33%。

在現場孟醒宣布,滴滴自動駕駛正在與新能源整車企業在Robotaxi產品定義、車型平臺選擇及座艙與智駕系統開發等方面合作,預計首款車型將于2025年接入滴滴共享出行網絡,實現全天候、規模化的混合派單。

2、新場景、新功能

其實早在2020年6月27號,滴滴自動駕駛的產品就曾通過央視對外直播。至昨日,滴滴自動駕駛經歷了1020天的發展,團隊成員數翻倍增長到近一千人,車升級一代,但算法迭代了無數代。

比起概念車,更能體現滴滴自動駕駛價值的,是其基于自身網約車運營的豐富經驗,對新場景和新功能的開發。畢竟通向Robotaxi的未來,僅僅有一輛車可不夠,而是需要完整的產業鏈和生態。

“我們挖掘出來的用戶需求里呼聲最高的,是希望區域再大一點。”孟醒說。

目前自動駕駛服務,基本上是在有限區域內,從實際情況來看,這顯然是不方便的,但擴充區域時,又會遇到許多新的問題。“舉個例子,比如在廣州,下午大概四點多鐘,某個學校附近停了大量家長的車,把直行的道路給堵住了,所以我們的車被擠到了左轉道,要回到直行道的同時,還要注意穿行的摩托車、自行車。”孟醒表示,類似的復雜場景還有很多,可以說是自動駕駛的“深水區”,為此,他們推出了“城市泛化引擎”,通過搭載了一系列作用于感知、預測、規劃決策等多個技術模塊的前沿技術方法,讓自動駕駛車輛解鎖更多復雜城市場景。

其次呼聲最高的需求,是希望自動駕駛的車輛,也能像出租車一樣隨叫隨停,而非要站點停靠。

過去一年,滴滴自動駕駛在這個場景不斷打磨,推出了無限泊車,無限泊車是把整個路,全路段全部變成站點,自動駕駛車可以根據路的情況在任何一個地方,任何一個安全的地方,找到泊入的地方就可以停進去。

圖片來源:現場拍攝

此外,在今年年初,滴滴自動駕駛在國內率先推出了24小時無間斷自動駕駛服務。不難看出,這些新場景和新功能的出現,都是朝著Robotaxi大規模商業化落地的方向在演進,據了解,目前滴滴自動駕駛的送駕里程、送駕時長、每小時單量等體驗和效率指標都在持續向網約車靠近。

圖片來源:滴滴自動駕駛

滴滴自動駕駛還打造了首個自動駕駛自動運維中心——慧桔港,能自動化滿足車輛在運營過程中的需求,自動出車、接單、回港,由機器人對車輛進行沖洗、充電、檢測、維修、保養,停放等,全流程自動化率已達90%。

此外,滴滴自動駕駛還宣布,已經將L4級自動駕駛乘用車解決方案拓展至干線物流貨運領域,滴滴自動駕駛創新業務——滴滴自動駕駛貨運KargoBot正式亮相。據滴滴自動駕駛創新業務負責人韋峻青介紹,KargoBot自2021年開始持續推進干線貨運的無人駕駛技術研發和針對大宗商品的商業化運營,目前擁有超過100臺自動駕駛卡車,已在天津和內蒙之間開始了常態化的試運營,截至今年3月,KargoBot累計物流收入已經突破了1億元。

可以看到,從城市出行,到城市間貨運,還有后端的車輛服務,整個龐大的產業也許已經到了智能技術厚積薄發的節點。

滴滴自動駕駛:2025年無人車將量產接入滴滴網絡
掃描二維碼查看原文
分享自DoNews
Copyright ? DoNews 2000-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