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欧美日韩精品/狠狠色婷婷久久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午夜无码av体验区/丰满人妻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人做爰A片免费看网站爱酱

工程院院士劉韻潔:6G將實現空天地海無縫覆蓋

DoNews5月17日消息,由搜狐主辦的2023搜狐科技峰會17日上午在北京開幕。峰會上午,中國工程院院士劉韻潔以《6G通信及空天地海一體化網絡新時代》為主題發表演講。

劉韻潔認為,6G的目標和特點是全域覆蓋,也可以叫空天地海無縫覆蓋。他表示,6G進入太赫茲這樣高頻應用的頻譜資源,未來廣域覆蓋只能走向空中,就是把基站裝在衛星上,從衛星往下覆蓋。

關于如何解決手機與衛星連接的距離挑戰,劉韻潔認為需要把衛星的天線連接增大,結合太陽能板,把天線加大。在關于衛星控制方面,劉韻潔認為,衛星的控制要跟地面的控制能夠協同起來,大量的算力還需要地面,衛星也要有控制,要通過集中的控制和分布的控制協調去解決。

以下為劉韻潔演講全文:

今天主要談一些目前對6G通訊網絡方面的挑戰和問題,以及個人的觀點。

首先,是6G發展的愿景。大家知道6G現在還在爬坡過程當中,現在大家又要談6G。因為每一代移動通信它都有一個愿景,有一個目標和有一個特點,6G的目標和特點是什么,我個人看法就四個字“全域覆蓋”,也可以叫空天地海無縫覆蓋。

因為這個問題是大家很早就盼望的,盡管5G基站全球最多,但是離全覆蓋差距很遠。但是為什么現在6G可以提出全覆蓋,我認為有兩個原因:一個原因,因為6G進入太赫茲這樣一個高頻應用的頻譜資源,大家知道頻率越高參數越大,現在實驗室太赫茲也就是100多米,我還沒看到更多的,將來幾百米就有一個基站,那這個覆蓋范圍很廣,當然人多的城市還要用地面的基站覆蓋,但是廣域覆蓋只能走向空中,就是把基站裝在衛星上,從衛星往下覆蓋。

為什么現在談到衛星?就是技術進步使其變成可能,衛星發展已經成為全球都在競爭的新的領域,馬斯克的星鏈現在已經四千多顆星,他計劃四萬多顆星,這個例子很多,這就是建立一些資源和做一些探索。

我有一個觀點,就是衛星的控制要跟地面的控制能夠協同起來,大量的算力需要地面支持。另外一個觀點是,要通過集中的控制和分布的控制協調去解決。我們做了一些嘗試,比如基于微服務的架構,包括多機的部署這些方面還是取得了一些比較好的成果。

另外一個挑戰就是手機。將來如何把普通手機跟衛星連起來,這是廣大用戶需要的。這么遠的距離怎么連接,天線又不能做的很大,我認為要把衛星的天線連接增大,結合太陽能板。這個解決思路還要經過計算,理論是有可能的。

此外,我覺得有一個領域還是值得大家關注的,就是無人機和浮空平臺。這個領域把計算放在上面,對地面部分區域的覆蓋,國外像法國也在平流層浮空覆蓋,這樣可以和衛星形成互相補充,現在空天地海一體網絡成為大家非常關注的焦點,我們國家“十四五”規劃當中也在這方面做了一些部署,我們也在加強這方面的布局。

6G通信怎么跟整個地面網進行融合?

地面網面臨的挑戰也是蠻復雜的,首先我們國家在數字經濟方面,這不是光我們國家,發達國家也在這方面做出了部署。將來算力是標志一個國家核心競爭力的非常重要的領域。因為將來進入人工智能的社會,算力應該是無處不在,方便的就像用水和電一樣,這才能達到目的。

大家都在講ChatGPT,ChatGPT這個大模型怎么訓練出來的?ChatGPT在微軟算力中心,28萬個CPU、1萬個GPU,每個GPU就400G網絡通量,等于4萬個100G帶寬網絡通量,加上28萬個CPU網絡通量,400G網絡通量訓練這個大模型。

另外就是算力,我們現在在GPU芯片沒有解決之前怎么辦?我認為只能通過算力的集群來進行實現并行計算、協同計算,來解決算力的矛盾。

要解決這么大通量的算力,“東數西算”要解決參數的基礎。網絡有丟包,這是必須要解決的問題,這就需要一個確定性的網絡來滿足無損的長距離的參數。

這個確定性網絡不僅是算力網需要,在工業互聯網,包括3GPP定的標準,IEC國際電工聯盟定的標準,美國能源部定的標準也好,都是對確定網絡作為重要內容進行部署。包括現在消費領域的元宇宙、AR/VR和數字孿生對確定性網絡也都有非常具體的指標,包括試驗、抖動、丟包和帶寬等。

針對這樣一個情況,國際上都在布局新的網絡架構。因為互聯網在消費領域對于人類、對于社會作出巨大的貢獻。但是互聯網進入到實體經濟,怎么滿足這個需要,包括滿足算力的需要,就需要新的網絡架構。

再看看國際上在廣域無損參數的試驗。2008年美國橡樹灣國家實驗室就研究從東海岸到西海岸從10G光纖在研究無損傳輸的參數,現在英偉達也在試驗300公里的網絡,包括RDMA無損參數的試驗。

實體經濟、制造業和現代制造業,包括算力網需要這樣的能力,這就可以提供分鐘級的開通,微秒級的確定性,包括千萬級運力交換,就是運力資源基于微服務的共享,包括防DOS攻擊能力,這是現代網絡需要的能力,這就需要新的網絡架構。

這個新的網絡架構就是一個簡單的思想,就是硬件軟件解耦,硬件軟件模塊化的功能盡量細化,盡量變成可調度可重構,使得整個資源完全可以為將來的智能化提供一個服務。這就需要一個大網操作系統。

現在手機操作系統、電腦操作系統都是被國外占據了領先的地位,網絡操作系統我們能不能自主可控,我們現在的網絡操作系統已經在400多城市,1100多個節點實現開通了五年以上,下一步就是按人工智能的思路去演變出這樣一個網絡的自動駕駛能力。根據數據的驅動、應用的驅動,不斷生出需要的網絡。

另外一個挑戰就是確定性網絡怎么實現?傳統的互聯網最大的優點就是效率比較高,比較便宜,但是帶來的問題就只能盡力而為,不可能做到確定性。怎么在統計復用當中實現確定性,我們率先提出基于包括數據的算法、調度的算法的標準,引進的高鐵的思路, 2015年IETF就在制定這個標準,當然我們率先解決了這個問題,在山東13個地市的網,包括現在40個城市的大科學裝置的網已經完成了這個運算能力。

另外在廣域網方面做了試驗,用確定性網絡,在“東數西算”八大樞紐當中已經用CEIN新中心提供這樣的服務,另外在工業互聯網也在大灣區等方面做了部署。

在衛星互聯網方面,我們也在做一些仿真,來支持我們國家衛星網的建設。我覺得尤其ChatGPT出來以后,對中國是一個難得的機遇。互聯網的下半場,中國完全有可能從跟隨到并跑,再到領跑。

標簽: 6G
工程院院士劉韻潔:6G將實現空天地海無縫覆蓋
掃描二維碼查看原文
分享自DoNews
Copyright ? DoNews 2000-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