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欧美日韩精品/狠狠色婷婷久久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午夜无码av体验区/丰满人妻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人做爰A片免费看网站爱酱

酷開科技“難救場”,創維“增收不增利”

撰文 | 文林

編輯 | 楊博丞

題圖 | IC Photo

在創維集團披露的2022年財報中顯示,公司實現營收為534.91億元,同比增長5.03%;實現歸母凈利潤為8.27億元,同比下降49.39%。其中,不同產品類型的營收有升有降,數字、光伏等新業務表現優于家電等傳統業務。

作為老牌彩電廠商,創維受傳統家電市場整體下行影響,旗下電視銷量愈發不如人意。如今這份“增收不增利”的成績單,更是讓外界清楚地看到創維集團的未來可能不再依靠家電,那么在創維集團的商業版圖中,仍在家電領域突圍的酷開科技與創維電器又將何去可從。

一、壓對OTT,酷開借大屏“上位”

如果要問蘋果公司最賺錢的業務是什么?相信不少人的回答會是手機、電腦、iPad這類3C業務,但實際上,蘋果的系統和軟件才是最賺錢的。

硬件固然是重要支撐,但很多時候一家大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多半體現在“軟服務”上。現如今,伴隨萬物互聯時代的到來,傳統家電行業也正走向一個新的路口。

作為創維集團布局內容服務的重要窗口,酷開科技很早便專注智能電視內容運營,并在OTT行業里闖出了一片天地。

所謂“OTT”,是指互聯網公司越過運營商,發展基于開放互聯網的各種視頻及數據服務業務。通俗來講,就是將電視終端與流媒體服務結合起來,并在全場景覆蓋、營銷精準化等方面擁有天然優勢,因此,OTT整個行業也在快速發展。

根據廣播電視總局數據顯示,2022年國內OTT用戶數量達到9.55億人,同比上漲134%;OTT終端激活量也在不斷增加,2022年國內激活量達到3.38億臺,同比上漲147%。數據上漲的背后,反映著OTT市場不斷累積的產業勢能。

而OTT行業規模之所以會出現如此增長,主要受以下幾個方面因素的影響:

疫情之下“宅經濟”:受全球疫情影響,宅家成為疫情地區人們的重要生活方式,更多個體的活動空間轉向家庭場景。相應地,家庭用戶使用智能電視大屏的頻率和時長均有明顯增長。

大屏電視能提供更好的體驗:市場向消費者傳達的賣點是關于大屏的體驗效果,屏幕越大得到的畫幕越大,用戶也就看的越清楚,而且隨著智能電視的應用方案增多,用戶對于大屏的需求也在增加。

移動端流量見頂:用戶追求多元化內容,回歸大屏成為必然趨勢。例如當前長視頻內容的使用時長正在向大屏端轉移,在消費者長視頻媒介使用偏好的調研中,使用智能電視觀看電視劇、綜藝節目的消費者分別占比87.9%、82.4%,數據均高于移動端。

人群定位或更廣泛:相比移動端的“個人定位”,OTT以家庭場景為定位,其營銷價值更大,主要體現在一次覆蓋人群更廣、效果觸達更高效兩個方面。與移動端的“一對一”相比,OTT面前可能一次性出現多則4、5名用戶,有助于品牌方更快速、更立體地建立品牌認知,實現營銷觸達與轉化。

正是基于以上種種,酷開科技得以通過OTT大屏營銷模式,打開了電視行業的獨特市場,也讓自己迅速成長為OTT行業內估值近百億的獨角獸公司。截至目前,酷開系統服務的終端數超過1.5億,同時服務了超過4億的用戶。

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無論國內的B站、抖音、快手等中短視頻平臺,還是國外YouTube的Shorts短視頻,都在加大在大屏端的布局,試圖在內容生態、商業模式等方面挖掘更多價值。

二、電視賣不動,OTT行業難起飛

雖然OTT行業在市場規模上增長飛速,但從營收角度來看,卻顯得不那么令人興奮了。

據《2022年家庭智慧大屏營銷白皮書》數據顯示,2021年OTT廣告收入已達到153億元。從體量上來看,即使比2020年增長48億元,但OTT依然是一個規模較小的行業。而酷開科技作為OTT賽道的主要參與者之一,在營收方面也算不上亮眼,更難以在低迷的家電市場中幫創維集團“力挽狂瀾”。

要知道,我國家電行業年銷量已連續三年呈現下滑趨勢。據奧維云網發布的《2022年中國彩電市場年度報告》顯示,2022年我國彩電市場零售量規模為3634萬臺,同比下降5.2%;零售規模為1123億元,同比下降12.9%。而創維集團作為電視行業的龍頭企業,自然難逃影響。

目前創維共有五大業務板塊,即多媒體業務、智能系統技術業務、智能電器業務、新能源業務、現代服務業業務。

圖片來源:創維集團官網

其中,與酷開系統有關的智能電視系統實現收入為182.33億元,同比下滑22.33%;互聯網增值服務營收13.65億元,同比增長10.62%;智能電器業務營收為43.93億元,同比增長0.41%。而從2020年至2022年,智能電器業務收入就一直在“原地踏步”,同比增速分別為-1.79%、3.72%和0.41%。

這里需要注意的是,酷開系統的互聯網增值服務的運營主體是酷開科技,智能電器業務的運營主體是創維電器。

也就是說,在智能電視越來越賣不動了的當下,智能電視系統也越發難賣,雖然借助OTT大屏的增值服務能賺一些營銷廣告費,但還是顯得有些杯水車薪。

此外,當前智能電視的主要廣告類型主要有開機、開屏、貼片、創新四大廣告類型。根據勾正數據發布的《中國智慧屏營銷趨勢與實戰》2020顯示,從廣告填充率來看,開機廣告的填充率達到81%,貼片廣告為22%,開屏廣告為2%。

這說明,OTT雖然在變現模式上跑得通,但在內容營銷上的核心競爭力不足,廣告主們并不愿意為OTT的后續內容而買單,其商業價值也因此大打折扣。

或許是也看到了OTT行業存在的弱勢,創維集團沒有將全部砝碼壓到酷開科技和創維電器上,而是在家電業務之外,孵化出兩條新的業務賽道:一是基于數字機頂盒、網絡通信設備為主的智能系統技術業務,主要就是已上市的創維數字;二是基于家庭和企業的太陽能光伏產品及方案銷售,主要就是占據新能源的風口。

事實證明,這樣的布局是對的。據財報顯示,2022年創維智能系統技術業務的營收規模為119.33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9.4%;光伏業務收入則達到了119.34億元,較2021年增長達191%,成為創維集團在最近3年市場競爭中唯一,也是最大的業務亮點。

三、走出家庭場景,酷開任重而道遠

正如前面所提到的,酷開雖借OTT模式成為行業內的獨角獸,但是相比電視行業整體的發展,仍舊處于小眾勢力。

在電視行業不斷發展的過程中,各類電視起到的作用效果不同,在不同的消費需求引導下自然有不同的市場規模。例如從2014年到2021年,對視力影響更低的激光電視復合增長率已超過100%。而在后疫情時代,一些具備特色性、健康性的商品會優先成為消費者購物車中的一員。

與此同時,大部分消費者在選購電視時都會以互聯網電視為基礎,然后再從各類材質、品牌的產品中進行選擇,而酷開的盈利增長,自然有很大一部分取決于電視機的銷量。

然而,近年來創維系產品屢遭口碑質疑。此前在新浪財經的賣場走訪中,有導購坦言,OLED因性價比、燒屏、輻射大以及耗損高等問題,消費者接受度并不高。在黑貓投訴中,關于創維電視投訴約兩百條,主要問題集中在電視機黑屏、光斑以及售后維修費較高等方面。

因此,創維需先提升旗下品牌產品的質量,提高其技術水平才能得到消費者認可,從而才能通過更多的智能終端用戶產生廣告收益而盈利。

值得一提的是,電視大屏并不僅限于客廳,“破圈”成為這兩年OTT賽道發展的又一關鍵詞。不少OTT品牌都在開辟細分賽道,比如在教育市場,聚好看2021年就面向培訓機構、學校等場景發布了新的業務;在戶外場景中,酷開科技也推出了公共屏容和媒體解決方案,包括智慧城市-戶外宣傳屏、智慧社區-5G智慧燈桿、智慧社區-政務屏等方面。

并且,更早之前,酷開科技還推出了“無界空間”的概念。所謂“無界空間”,是指沒有特定的硬件,只由“系統+服務”組成。目的就是為了讓用戶不受時間和地點約束,在不同空間下的體驗狀態保持一致。

例如,用戶在客廳使用了酷開系統大屏設備后,當去到臥室,使用帶有酷開系統的平板設備時,用戶習慣將在平板設備上得以繼續體現。同樣的,當用戶進入搭載了酷開系統智行版的車輛后,這一特性也將得到延續。

OTT破圈進入移動端、平板設備乃至汽車之上,對于用戶來說,在大小屏互動、場景切換上自然是更加方便快捷,體驗感更好;對于廣告主而言,也意味著其營銷渠道越來越廣,覆蓋場景更加全面;對于OTT服務商來說,跳出客廳后,OTT則具備了更廣闊的運營和增值空間空間。

總之,不管電視行業的變化如何,OTT模式在未來始終會與互聯網相伴。而在技術迭代升級和軟硬協同能力提升后,被OTT創新的不將只是家庭客廳娛樂生活方式,更多多元場景下的大屏生活方式以及品牌營銷輸出,都將匯聚于此。

屆時,作為創維旗下子公司、子品牌,酷開不僅要為OTT賽道證明未來千億市場的可能性,也要為創維的長期發展做出試探或貢獻。破圈探索之路,任重而道遠。

酷開科技“難救場”,創維“增收不增利”
掃描二維碼查看原文
分享自DoNews
Copyright ? DoNews 2000-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