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 張? ?宇
編輯 | 楊博丞
題圖 | IC Photo
“寵物經濟”盛行之下,寵物智能硬件行業正迎來新的消費風口。
除了玩具、食盆等寵物屋傳統硬件之外,一些新的需求已經涌現。一位寵物用品行業人士向DoNews表示,消費者對于智能養寵的認知在迅速提升,眼下,數字化養寵已經成為“寵物經濟”新一輪的競爭點,寵物智能硬件正爆發出不俗的增長力。
銷售數據可以為此佐證。2021年“6·18”期間,在京東平臺,寵物智能硬件迎來全面爆發,開場15分鐘,寵物智能硬件成交額同比增長10倍,其中智能烘干機成交額同比增50倍。2022年“6·18”期間,在天貓平臺,寵物智能硬件成為消費者最熱捧的選擇之一,同比增長近150%,智能貓砂盆、寵物智能陪伴機器人、自動喂食器當選寵物智能用品三大頂流。
事實上,智能化升級已成為中國寵物用品行業的發展趨勢,顯而易見的是,隨著“寵物經濟”的逐漸升溫,寵物智能硬件行業也將充滿想象空間和諸多可能性。
一、寵物智能硬件市場潛力巨大
包含智能貓砂盆、智能喂食器、智能飲水機、智能攝像頭、智能牽引繩等在內的寵物智能硬件行業正成長為一條黃金賽道。
頭豹研究院發布的《2022年中國寵物智能用品行業概覽》顯示,寵物智能用品行業市場規模不斷上漲,2017年至2021年,寵物智能用品市場由9.8億元增長至38.6億元,年復合增長率為40.9%。預計2026年市場規模將增長至98.1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達20.5%。
值得關注的是,寵物智能硬件市場規模增長迅速的同時,還具備良好的發展潛力。
中國畜牧業協會寵物產業分會發布的《中國寵物行業白皮書》顯示,2021年我國的城鎮貓犬寵物數量分別為5806萬只和5429萬只,對應城鎮戶均養寵滲透率為16.86%和15.77%。預計我國2026年城鎮貓犬寵物保有量將達到1.115億只和8395萬只,2022年至2026年的年均復合增速分別為12.4%和8.3%。而從單只寵物的消費能力上看,單只犬的年消費是2634元,同比增長16.5%,單只貓的年消費是1826元,和2020年基本持平。
良好的增勢與成長性,也吸引了大批參與者的加入。現階段,除了小佩寵物、喵小小等一些原生企業嶄露頭角之外,小米、美的、海爾等科各個領域的頭部企業也紛紛跨界入局寵物智能硬件行業,希望在這一領域率先搶占一席之地。
比如成立于2013年的小佩寵物是最早進入寵物智能硬件行業的品牌,旗下擁有智能飲水機、智能喂食器和智能貓廁等爆款產品,截至目前,小佩寵物共獲得了6輪融資,累計融資金額近10億元。
此外,還有專注一體化智能養寵全場景的智能寵物品牌CATLINK,寵物智能生活研發商逗號智寵iKuddle,以及圍繞智能、出行、居家全場景發力的創新型寵物品牌VOOCOO蔚刻等等。
與此同時,寵物智能硬件行業還迎來了一批跨界者。
2019年9月,小米及順為資本投資了寵物智能硬件品牌“貓貓狗狗”,雙方合作的米家智能寵物飲水機和米家智能喂食器等寵物智能硬件的銷量頗為亮眼;2020年12月,美的在京東商城開設美的寵物用品自營旗艦店,次年3月又成立全資子公司美新寵物,并推出兩個獨立品牌“貓有引力”和“Fluffy&Floppy”。此外,海爾、松下、小熊電器也均明確表示切入寵物智能硬件領域,以挖掘新增量。
試圖分羹的不只有品牌方,最近兩年,投資機構對于“寵物經濟”賽道的投資熱情絲毫不減,其中不乏經緯中國、高瓴資本、紅杉中國等明星投資機構。據不完全統計,目前至少已有超過12家寵物智能硬件相關企業獲得了融資,融資金額累計達到數億元。
二、誰在為寵物智能硬件埋單?
伴隨著婚姻觀念和生活需求的變化,“科學養寵”“精細化養寵”正成為潮流,但在潮流的背后,究竟是誰在為智能寵物用片埋單?
艾媒咨詢的統計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獨居人口突破9200萬人,45.1%的95后單身群體有養寵物,而90后和00后單身群體養寵比例分別達到38%和28.9%。
圖源:艾媒咨詢
根據Frost&Sullivan的數據,養寵群體還具有高收入、年輕化的特點,其中90后寵物主占比46.3%,月收入1萬元以上的人群占比34.9%,尤其是一線城市的寵物主對寵物智能硬件接受度最高。根據所在城市來看,一線城市寵物主對智能飲水機、智能攝像頭、智能喂食器的偏好均高于平均值且占比較大,分別為64.8%、62.3%和50.3%;從年齡層面看,70后偏好智能飲水機占比最高,為75.6%,80后偏好智能喂食器占比最高,為45.8%,90后偏好智能攝像頭占比最高,為63.6%。
通過數據的對比至少可以得出幾個結論:一是90后和00后是寵物智能硬件的主要消費群體;二是單身寵物主不在少數,而且在寵物主上班或出差時,寵物往往會面臨著無人喂養的情況;三是寵物智能硬件在一線城市的滲透率最高。
顯然,寵物智能硬件已漸漸成為了寵物主的剛需。
億歐智庫發布的《中國寵物經濟創新發展研究報告》顯示,根據寵物用品消費者偏好調查,有38%的消費者看重智能化。寵物主渴望解放雙手,同時需要在有限的個人可支配時間內,給予寵物充足的情感陪伴,成為了現階段養寵的主要矛盾。
事實也的確如此。寵物主王馨向DoNews表示,其購買寵物智能硬件的原因很大一部分在于自己是上班族,本身沒有太多的閑暇時間照顧寵物,而寵物智能硬件既可以解放雙手,還可以提升寵物的生活質量,這對于寵物主和寵物而言,都是最好的解決辦法。
無獨有偶,90后互聯網從業者趙松有著6年的養貓經驗,他早已將三只布偶貓視為“家人”。但隨著工作越來越忙,趙松陪伴寵物的時間也越來越少。為此,他購置了不少智能寵物產品,包括智能攝像頭、智能貓砂盆、智能喂食器等。在趙松看來,智能寵物產品不僅能讓寵物更好的生活,還能實時監測寵物的健康情況,除了解放雙手之外,也能以更加科學的方式養寵。
總體而言,對于“養寵如養娃”的年輕寵物主而言,寵物智能硬件更容易被接受,同時也愿意為寵物豪擲千金,盡管寵物智能硬件行業目前還處于不斷孕育和發展的階段,市場總量偏小,但毋庸置疑的是,寵物智能硬件行業最終將成長為一條黃金賽道。
三、行業景氣度不低,但挑戰也很多
寵物智能硬件行業的想象空間巨大,但仍然面臨不少挑戰。
首先,由于準入門檻不高,目前市面上的寵物智能硬件同質化非常嚴重,創新力度不足。比如很多智能飲水機都有儲水和清潔方面的問題,而行業還沒攻克這些難題,這就導致很難有一款產品脫穎而出,再比如智能喂食器無一例外都是從定時定量、寵糧保鮮、遠程監控等角度入手,甚至在造型上也并無較大區別。
其次,寵物智能硬件的安全問題一直是寵物主最關注的問題,比如自動飲水機和智能項圈漏電、智能玩具導致寵物骨折、智能寵物窩悶死貓等事件頻頻爆出。如果不能有效規避此類安全問題,大多數寵物主仍將處于觀望態度。
事實上,寵物智能硬件的安全問題十分嚴重,全球網絡安全公司卡巴斯基實驗室調查顯示,23%的被調查的寵物主人為他們的寵物購買了智能設備,這之中39%的人稱自己的寵物技術出現了某種故障(包括失靈和損壞)。
多位寵物主向DoNews表示,即使寵物智能硬件萬般皆好,但忌憚于潛在的安全問題,短期內也不會入手此類產品。顯然,安全問題已是寵物智能硬件行業亟需解決的難題,目前,寵物智能硬件雖然不斷迭代,但在規避安全隱患方面仍然有所欠缺。
上述寵物用品行業人士告訴DoNews,由于寵物智能硬件行業暫無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缺乏對應的監管,產品質量并不一定真正合格,“歸根結底還是因為行業尚未走向成熟,導致市場魚龍混雜。”
此外,寵物智能硬件產品雖然以“智能”為標簽,但距離智能化還有相當長的一段距離,寵物智能硬件和智能家居類似,想要有更好的使用體驗就要做到產品間的打通,形成一個智能生態,但目前不同的品牌都有自己封閉的系統,很難做到通過一個APP控制所有寵物智能硬件產品。
在“寵物經濟”的浪潮之中,寵物智能硬件市場的爆發已經無法阻擋,但寵物智能硬件行業的當務之急,不是去想著如何孵化新物種,也不是想著如何野蠻生長,而是應該腳踏實地,補足產品質量和安全隱患方面的短板,將行業拉向高質量發展的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