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News6月16日消息(肖岳)隨著榴蓮成為今年國內消費市場“話題之王”,代表全球熱帶水果主要產區之一的東南亞正在形成不斷成熟、日趨高效的水果供應鏈。
而這些“熱帶甜”的歸宿正是中國這一“北方大市場”。
每一顆進口熱帶水果能新鮮登上中國家庭餐桌,背后離不開東南亞水果供應鏈上千千萬萬人的共同努力。
這其中,中國生鮮零售企業擔當了重要角色。作為國內生鮮電商的先行者,本來生活賦能東南亞水果供應鏈提質增效已有11年之久。
以榴蓮為例:
“早年國內用戶對榴蓮的了解大多從榴蓮風味食品開始,比如榴蓮口味的甜品;當時榴蓮產品主要以凍榴蓮肉形態的加工品進入中國,95%流向餐廳商戶。2012年,我們率先嘗試上線了凍榴蓮肉這一小眾品類,之后陸續成功推出專為零售市場服務的冷凍榴蓮、產地直采的鮮榴蓮,為消費者提供了更新的體驗和消費方式。”本來生活商品運營中心副總經理張玉靜介紹。
從一種小眾風味到一盒凍榴蓮果肉,再到如今全民沉迷的榴蓮鮮果“開盲盒”,本來生活見證著、參與著越來越“鮮”的東南亞水果供應鏈升級之路。
可開出5-6房肉的榴蓮被網友稱做“報恩榴蓮”
(1)
不可替代的“熱帶甜”
本來生活網消費大數據顯示,2023季鮮榴蓮銷量快速增長,與產品進口總量趨勢一致。中國海關總署數據顯示,2023年4月全國進口鮮榴蓮達22.07萬噸,而2019年4月這個數字僅有12.7萬噸。消費市場熱情可見一斑。
不只是榴蓮,在中國東盟經貿合作日益深化及消費復蘇、中老鐵路開通等有利條件影響下,平臺在售的山竹、椰青、龍眼等各類熱帶水果也廣受全國各地消費者青睞。
這與企業冷鏈物流能力的大幅提升密不可分。多年來,本來生活持續在生鮮分溫倉儲、冷鏈物流運輸等方面加大投入,目前配送服務已覆蓋全國31個省市區。
商品差異化也是形成消費熱度的關鍵。在銷售周期、產品品類上,東南亞市場與中國市場恰好形成互補,造就了其不可替代性。
隨著國內消費者對水果品類豐富度的需求日益凸顯,來自海南的國產熱帶水果供不應求,東南亞熱帶水果于是乘勢而上。此外,對比產品品質、價格,大部分東南亞進口水果仍處于優勢地位。
“多重因素作用下,在可預見的未來,東南亞熱帶水果仍會是豐富中國消費者‘果籃子’的重要來源。”張玉靜表示。
本來生活網鮮榴蓮商品銷量穩定增長
(2)
海外供應鏈探索:腳踏實地,也敢為人先
本來生活網每年鮮榴蓮季自3月開始,通常持續到7-8月,上市產品涵蓋甲侖,托曼尼、金枕、干堯等豐富榴蓮品種。
榴蓮雖然長相兇猛,但“內心”嬌貴,對光照等生長環境要求嚴苛。一旦溫度低于10℃,果子就會停止生長甚至被凍死。
來自泰國、越南等東南亞產區的鮮榴蓮,在到達中國消費者餐桌之前,大多需要經過5-7天以上的運輸。如何保障品質、口感是進口榴蓮供應鏈上最大的挑戰。
“生鮮商品屬性特別。以榴蓮為例,從樹上摘下之后,果實的呼吸作用仍在繼續;如果不加以控制,果實很快就會完全成熟,無法長時間保存,部分還會出現裂口現象,細菌也更容易侵入。”本來生活集團旗下本來鮮水果采購總監周密表示。
與其他進口水果不同的是,榴蓮的“隱形”不良問題也更加突出——即便外觀一切正常,也無法避免“生果”、“死包”(果肉尚未成熟)等情況。
“想讓用戶買到的都是‘報恩榴蓮’,依賴于傳統水果分銷模式很難達成。我們認為,要解決最核心的品控問題,產地直采模式才是最優解。”周密介紹。
傳統水果流通模式:以大型農產品批發市場為中心,層層分銷
獨特的生鮮買手產地直采是本來生活自創立起就選擇建設的供應鏈模式。該模式下,平臺深度參與到上游產地生產的標準化、規模化建設中,實現在源頭精準選品、定制化采購、嚴格品控并形成優質產品溢價,最終打造出差異化的商品競爭力。
(3)
供應鏈“厚積薄發”,品牌“先入為主”
在產地直采中,選擇核心優質產區是最重要的先決條件。良好的氣候、土壤、雨水、光照條件是優質產區必備要素,只有滿足這些條件的基地才能進入本來生活的選擇范圍。
“考察基地也是一門技術活,不僅是聽人介紹,更要會看——看植物的長勢,看工人如何操作,用什么澆水,甚至要留意基地里面的瓶瓶罐罐都是什么,有沒有不符合要求的化學藥劑。”周密表示,“這些是本來生活買手必備專業基礎。”
除在源頭把好品質關,采摘、收果、物流等各供應鏈環節都發揮著關鍵作用,每一個環節的工作必須確保專業、細致。
以榴蓮為例,采摘環節中要確保果實熟度恰好在7-8分;收貨之后的加工環節是一場與時間的賽跑,遇到高峰時段,工廠往往以24小時運轉保障工期。
當貨物成功登上運輸工具,溫濕度控制就成為關鍵:既要避免商品成熟過慢,延誤最佳上市時期;又要避免成熟過快,造成貨損。
安全抵達國內港口后的貨物還面臨著地域性差異化消費需求的“挑剔”選擇。這些差異往往細微卻又至關重要:例如,上海用戶偏愛熟度高的榴蓮,華南用戶更愛口感略生的榴蓮。沒有經年累月的市場經驗加持,會造成對行情的誤判。
正因為榴蓮供應鏈環節繁瑣,且對產品品質、銷售的“容錯率”極低,只有極少數供應商愿意向經銷商提供售后保障。
本來生活核心原產地優質水果品牌“盈香園”正是其中之一。今年是“盈香園”榴蓮單品實現產地直采的第八個年頭,其中金枕鮮果、凍肉產品線年銷售額已破億元,預計今年還將繼續增長。
“榴蓮貨值高,少數商品問題往往會對企業形成巨大資金壓力。‘盈香園’之所以‘敢’保障售后,源于對我們團隊專業性和嚴苛品控標準的自信。”周密表示。
“盈香園”泰國榴蓮自2015年起便采用產地直采模式
(4)
新模式,新機遇
對于每一個想要耕耘海外產業鏈上游的企業來說,波動的匯率、善變的市場、長距離的物流都是必須要邁過的“門檻”。
目前,本來生活已經在東南亞地區建立了近30個直采、包園基地,覆蓋榴蓮、山竹、椰青、龍眼、火龍果等豐富熱帶水果品類。
“這是個漫長的建設過程,期間我們也踩過坑。高風險是海外供應鏈建設工作的共性,我們通過多來年不斷的摸索、總結、優化,如今對整體風險的把控能力更強,產地直采模式也更本土化、更成熟。”周密表示。
據悉,今年本來生活的東南亞產地直采模式再升級,以合作共贏的方式吸納了原產地本土團隊加入,進一步提升專業性。
新模式下,本來生活在售東南亞進口水果的商品損耗率、客訴率等得到有效改善,用戶體驗保持行業領先水平。更重要的是,平臺對市場行情實現精準預判,在錯綜復雜的競爭中實屬難得。
而來自中國市場的需求也反向推動了原產地水果的高質量發展。“例如,以前泰國人吃榴蓮不會在意能開出幾房肉,所以早些年開出‘報恩榴蓮’的概率比現在要低很多。近年來隨著供應鏈不斷成熟,當地商品也走上了品質化道路。”周密介紹。
不過,無論是通關速度、后熟處理還是保鮮技術,國內零售企業仍有足夠的成長空間。本來生活也在尋求著持續突破,不斷改善商品時效、成本等,最終讓消費者享受到更優質優價的進口生鮮商品。
椰子風味引爆茶飲市場:本來生活計劃以新產地直采模式
為中國消費者帶來品質更優的椰青產品
不僅如此,國產水果精品化進程也將推動進口水果、國產水果兩者間形成良好的市場互補、良性競爭關系,進一步豐富中國消費者的餐桌選擇。
“許多進口為主的水果正在面臨著產量、銷售額被國產水果超越的挑戰。最終雙方可以在上市周期、風味、口感等方面形成差異化突破,讓消費者享受到更穩定的品質、更親民的價格。”張玉靜表示。
隨著生鮮零售企業對進口供應鏈持續賦能,東南亞水果、國產水果勢必將在未來發展中迎來動態平衡。或許,我們距離實現“榴蓮自由”真的不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