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 雁??秋
編輯 | 李信馬
題圖 | IC Photo
7月7日晚間,中國人民銀行、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中國證監會聯合宣布,平臺企業金融業務存在的大部分突出問題已完成整改,金融管理部門工作重點從推動平臺企業金融業務的集中整改轉入常態化監管。
圖源:央行官網
與完成整改一同公布的,還有巨額的罰單。根據監管部門公告,螞蟻集團被罰(含沒收違法所得)71.23億元,要求關停違規開展的“相互寶”業務,并依法補償消費者利益。
需要注意的是,罰單涉及十幾項相關業務實際管理人的處罰,處罰主要圍繞著投資者保護、代銷業務(代銷保險、代銷理財、代銷基金、代銷互聯網存款)、支付三大板塊展開。
其中,央行的罰單分成8張,其中1張針對支付寶、1張針對支付寶的母公司螞蟻集團、2張針對螞蟻集團的股東單位、4張針對支付寶的高管。針對支付寶的那張無疑是8張罰單中的“大頭”,分成沒收違法所得和罰款兩個項目,剩下的7張罰單不存在沒收違法所得,全部只是罰款。
圖源:央行官網
據處罰信息顯示,支付寶被給予警告,沒收違法所得8.31億元,罰款22.31億元;螞蟻集團受罰1.75億元;杭州君瀚和君澳兩個股權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分別各受罰2500萬元,共計罰款5000萬元。
與此同時,以上機構所涉及的四名高管人員總計被罰款295萬元,其中包括時任支付寶總經理的葛勇荻。
圖源:央行官網
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則對螞蟻集團“單獨”開出罰單,因兩大違法違規行為,沒收違法所得11.30億元,并罰款26.32億元,罰沒合計37.62億元。
圖源:國家金融監管局行政處罰信息公開表
浙江證監局公布的行政處罰決定書顯示,因違反了《證券投資基金法》《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銷售機構監督管理辦法》有關規定,對螞蟻(杭州)基金銷售有限公司給予警告,并處以7368萬元罰款。違法事實有兩項,一、違反代銷基金產品準入、宣傳、檔案管理有關規定。二、違反基金銷售機構人員管理、內部控制有關規定。
圖源:證監會浙江監管局
除去罰款,金融管理部門還要求螞蟻集團關停違規開展的“相互寶”業務,并依法補償消費者利益。
一位在某大型保險公司做合規的人士向DoNews表示,“相互寶”被關停,原因在于它繞開了監管。“保險銷售和代理銷售都是需要有監管批準許可的,相互寶雖然具備商業保險的性質,但它并沒有獲得相關資質,屬于非持牌經營。”
一系列罰款的背后,直指螞蟻集團在合法合規展業中存在的問題不小。處罰決定發出后,螞蟻集團第一時間做出回應:
自 2020 年以來,螞蟻集團在金融管理部門指導下積極推進各項整改,目前已完成相關整改事項。今天,螞蟻集團收到金融管理部門行政處罰決定書,我們對此誠懇接受、堅決服從,并將進一步夯實合規治理水平。
圖源:螞蟻集團公眾號
隨著此次最新罰款的公布,可以明顯感知到兩點:第一,金融市場常態化監管已成主旋律;第二,預示螞蟻集團的整改即將結束,業務面貌將進入全新階段。
市場認為這是“靴子落地,利空出盡”,當晚,阿里巴巴(BABA.N)美股盤前一度漲超3%。截至7月7日收盤,阿里巴巴美股(BABA.US)漲8%,報90.61美元/股。
阿里巴巴7月7日(美東時間)美股走勢 圖源:百度股市通
一、遭重罰后又有大動作
螞蟻集團被罰的消息傳出后不久,螞蟻集團又官宣了另外一項大動作。
7月8日上午,螞蟻集團宣布回購股票,回購比例不超過總股本的7.6%。根據回購方案,螞蟻集團本次回購的價格對應公司估值約為5671億元人民幣,較2018年C輪融資估值(約9600億元)下降約40% 。
這意味著,螞蟻集團的估值只有之前的“六折”。
圖源:IC photo
和很多互聯網公司一樣,螞蟻在創業初期就推出員工持股計劃,回購股份可以補充員工激勵池,激發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力,有助于公司持續吸引人才、保持競爭力。
此次開展股份回購,可以看作是螞蟻集團從整改進入常態化監管后的自主化商業行為,同時,這也是資本市場的常規操作。
據中國證券報,針對此次股份回購后可能有市場聲音認為其大股東有套現“嫌疑”的問題,螞蟻集團表示,基于對公司長期發展的承諾和信心,杭州君瀚和杭州君澳的自然人股東已自愿放棄參與回購。
這兩家公司合計持有螞蟻集團53.46%的股份,而此前螞蟻集團兩次分紅,杭州君瀚和杭州君澳的自然人股東也自愿承諾將相應分紅留存在杭州君瀚和杭州君澳層面,用以增強其財務實力和對公司的資本補充能力。
二、螞蟻重啟上市之路?
此前,螞蟻集團距離上市只差臨門一腳。
公開資料顯示,2020年7月下旬,螞蟻集團宣布啟動上市。同年10月,證監會便同意螞蟻集團科創板首次公開發行股票(IPO)注冊。根據當時的招股書,螞蟻集團計劃籌資金額高達2600億人民幣,總估值達2.1萬億元。
按原定計劃,螞蟻集團將于當年11月5日在上海與香港同步上市,然而,11月2日晚,人民銀行、銀保監會、證監會、外匯局等部門聯合約約談了當時螞蟻集團實際控制人馬云、董事長井賢棟、總裁胡曉明;次日,上交所叫停了螞蟻集團上市計劃。此后,馬云減少了公開露面,螞蟻集團也進入整改。
圖源:IC photo
過去兩年間,螞蟻集團為恢復上市做了不少的準備,一方面是主動將花唄、借唄品牌隔離,另一方面就是收縮余額寶。
2021年6月份,螞蟻消金獲批運營,螞蟻集團隨即將花唄和借唄進行剝離,由螞蟻消金專門負責管理。根據相關部門的規定,螞蟻消金要在1年過渡期內讓這兩項業務平穩有序退出。余額寶方面,截至2021年上半年,其規模已降至7808億元,創下近五年規模新低。
業務和人事陸續變化后,螞蟻集團的股權結構也有了重要變動。2023年1月7日,螞蟻集團在官網發布《螞蟻集團關于持續完善公司治理的公告》,公告顯示,馬云通過解除一系列協議,放棄了對螞蟻集團的實際控制權,螞蟻集團已無實際控制人。??
根據證監會此前的規定,在主板上市,需要實控人三年內不得變更,此外董監高在三年內也不能受到證監會立案偵查或涉嫌違法違規。雖然港股對實控人不得變更的要求期限為一年,但2020年沖擊上市時,螞蟻選擇A股H股同時上市,如今在港股單獨上市的可能性不大。
除了不符合上市的硬性要求外,螞蟻在業務層面的重點也并非上市。今年1月8日,針對重啟上市計劃的傳聞,螞蟻集團回應稱“目前螞蟻仍專注于整改和業務升級,沒有啟動上市的計劃”。再加上目前螞蟻集團目前仍未獲得征信牌照和金控牌照,而只有等這些徹底落地,上市才有可能重新提上日程。
這么看來,螞蟻集團短期上市無望。
然而,無法重啟上市也不盡然就是個“壞”結局,可以預見的是,未來螞蟻集團發展的路徑更清晰,而且風險更小。盡管被處罰后還要進行相關的善后,但不妨礙其進入一個新階段。上述合規領域人士對DoNews表示,罰款落地后,螞蟻集團可能會推動兩件事,一是加快其個人征信牌照申請,二是加快申請金融控股集團牌照。“業務全面納入監管范圍內,和之前沒有監管下的發展肯定是有區別的。”
對螞蟻集團來說,算是扔掉了舊的包袱,重新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