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News10月7日消息,鍋圈食品(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鍋圈”)日前已通過港交所聆訊、并于10月6日披露了通過聆訊后的資料集,即將在港交所主板掛牌上市,華泰國際和中金公司擔任聯席保薦人。
據IPO早知道報道,成立于2015年的鍋圈作為一個在家吃飯餐食產品品牌,其提供即食、即熱、即煮和預制食材,并專注于在家火鍋和燒烤產品。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數據,按零售店數目計算,截至2022年12月31日,鍋圈建立了中國最大的一站式在家吃飯餐食產品的零售門店網絡,2022年的訂單數超過1億份。
據招股書披露,截至2023年9月26日,鍋圈的門店數為9978家,包括在直轄市的703家門店、在省會城市的2117家門店、在地級市的2820家門店、在縣級市的2667家門店以及在鄉鎮的1671家門店。
鍋圈致力于開發鍋圈食匯自有品牌產品,截至2023年4月30日的產品組合包括八大類別,涵蓋火鍋產品、燒烤產品、飲料、一人食、即烹餐包、生鮮食品、西餐和零食,合共710個SKU。目前,鍋圈全國范圍內銷售的產品中有約95%為其自有品牌產品。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數據,按2022年在家吃飯餐食產品的零售額計算,鍋圈于中國所有零售商中排名第一,在中國的市場份額為3.0%;同時,按2022年零售銷售額計算,鍋圈是中國最大的家庭火鍋及燒烤品牌。
截至2023年4月30日,鍋圈擁有三個食材生產廠——生產牛肉產品的「和一工廠」、生產肉丸的「丸來丸去工廠」以及生產火鍋底料產品的「澄明工廠」,并就生產蝦滑產品而參與投資了「逮蝦記」;截至同期,鍋圈還與安井、三全等266名食材供應商達成合作。
財務數據方面。2020年至2022年,鍋圈的營收分別為29.65億元、39.58億元和71.74億元,2021年和2022年的同比增幅分別為33.5%和81.2%。
2020年至2022年,鍋圈的毛利分別為3.29億元、3.55億元和12.49億元,2021年和2022年的同比增幅分別為7.9%和251.5%;同期,鍋圈的毛利率分別為11.1%、9.0%和17.4%。
2023年前四個月,鍋圈的營收為20.78億元,略低于2022年同期的21.60億元;毛利從2022年同期的2.98億元增加47.7%至4.39億元,毛利率則從2022年同期的13.8%增至21.1%。
值得注意的是,鍋圈在2022年實現扭虧為盈,2022年的凈利潤為2.41億元;2023年前四個月,鍋圈的凈利潤為1.20億元,2022年同期則凈虧損2502萬元。
成立至今,鍋圈已獲得不惑創投、IDG資本、招銀國際、嘉御資本、三全食品、啟承資本、TPG、物美投資、天圖投資、分眾傳媒、光源資本、瑞橡資本、茅臺基金等機構的投資。
鍋圈在招股書中表示,IPO募集所得資金凈額將主要用于通過提高上游產能和效率來增強供應鏈能力;開設并經營自營店;建立產品研發中心以及升級和購買相關設備;以及用作營運資金及作一般公司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