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欧美日韩精品/狠狠色婷婷久久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午夜无码av体验区/丰满人妻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人做爰A片免费看网站爱酱

鴻蒙歐拉雙雙第一,到現在才看懂華為生態這盤棋

撰文 | 雁? 秋

編輯 | 李信馬

題圖 | DoNews攝

由于眾所周知的原因,國人對“鑄芯”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認識,上升到了更高的意識層。

可需要注意的是,信息產業既不能“缺芯”,也不能“少魂”。“芯”,顧名思義就是芯片,“魂”則指操作系統。如果沒有操作系統、數據庫、編程語言等一整套基礎軟件,芯片也無法實現其價值。

所以,在數字基礎設施體系中,操作系統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隨著2000年前后Linux傳入中國,一些廠商基于國家面向核心元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和基礎軟件的“核高基”等專項領域的支持下,已經逐漸在市場競爭中站穩腳跟。這其中,華為的操作系統最具代表性。

華為一共推出過兩個操作系統:鴻蒙和歐拉(openEuler,文章中部分地方以“歐拉”簡稱)。兩個系統都開源,但針對方向不同:鴻蒙偏應用,主要面向智能終端、互聯網和工業終端;歐拉則偏基礎,主要部署于服務器、邊緣計算、云和嵌入式等領域。

雖然目前歐拉已經從華為獨立出來,但它依舊處處有華為的影子。如果說鴻蒙是華為面向C端市場“自救”之舉,歐拉則是向B端市場的主動“進擊”。

它們就像是華為的“雙生子”,看似獨立,卻又在一個大生態中互相關聯和牽扯,在數字化革新之際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01. 鴻蒙:五年四代

「自從盤古破鴻蒙,開辟從茲清濁辨。」

鴻蒙操作系統出現在一個非常關鍵的節點,它代表著破冰重見光明、開天辟地的志向與抱負。然而,建立一套國產自主化的操作系統,是一條宏偉的路,同時也是一條艱難的路。

在鴻蒙之前,國內移動操作系統可以說是百花齊放,小米有MIUI10,主打全面屏手勢和完備的本地化;魅族的Flyme,堅守小而美;一加的氫OS、OPPO的ColorOS也是各有所長;華為當年的EMUI,則主打一個性能穩定......

當時的智能手機與PC、平板電腦、家電之間,進行跨設備通信與數據交換的方式可以說是極其原始,設備倒是不少,但無法打通,更別說智能化了。

鴻蒙的目的,就是要用一套系統,解決多設備互聯與協同的難題。

圖源:IC Photo

華為先是推出了手機和PC之間的“一碰傳”和多屏協同功能,尤其是多屏協同,10毫秒級別的傳輸延遲放在當時非常炸裂。隨后在2019年,華為正式提出“1+8+N”生態戰略,把互通互聯范圍擴大到車機、智能硬件和智能家居等外圍設備上。

同年8月,華為在開發者大會上正式推出面向全場景的分布式操作系統HarmonyOS。為了讓更多開發者能夠參與進來,華為在2020年和2021年,分2次,將鴻蒙操作系統的基礎能力捐給了開放原子開源基金會,在后者的孵化下,鴻蒙操作系統加其他共建伙伴貢獻結合起來,就形成了我們常說的OpenHarmony(開源鴻蒙)。

為了最大程度保障用戶體驗,華為選擇“兼容安卓”,形成后來商用版的HarmonyOS(鴻蒙OS)。目前HarmonyOS已經發布到4.0版本,安裝在了7億多臺設備上,開發者數量超過220萬,基本穩坐全球第三大手機操作系統,是國產第一大手機操作系統。

圖源:DoNews攝

發展至此,拐點已到——幾個月前,鴻蒙進行了一項重要的變革:去安卓化。

2023年9月底,華為發布了鴻蒙Harmony OS NEXT版本規劃,決定放棄傳統AOSP代碼,僅支持鴻蒙內核和應用,系統的流暢度、能效、純凈安全特性大幅提升。

除此之外,華為還開展了“鴻飛計劃”,預計三年內投入百億資金,包括技術、市場推廣、商業合作等等,華為都會給合作的開發者提供一定的協助。隨后,第一批互聯網大廠宣布加入鴻蒙原生應用的開發,這其中就包括美團、去哪兒、新浪、支付寶、米哈游等大廠。

這是一個非常大膽和激進的版本,意味著鴻蒙系統將完全獨立于安卓生態。官方對全新系統給出的定義是「純血鴻蒙」。

鴻蒙一步一步走得很穩,它要做的,是擺脫對安卓生態的依賴,進一步實現自研系統。正如有“鴻蒙之父”之稱的王成錄博士所言:“鴻蒙OS不是安卓,中國在系統軟件領域中,鴻蒙是唯一一個在技術架構領先了全球所有操作系統的。”

02. 歐拉:順勢而生

比起鴻蒙這響當當的名號,歐拉稍顯遜色。然而從戰略層面講,它的價值甚至比鴻蒙還大。

為什么這么說?

就整個信息技術產業的發展態勢來看,算力、數據都在從終端向云端遷移,未來,手機、電腦等終端的計算功能會弱化,取而代之的是云+邊緣服務器。

正所謂數據在哪里,價值也就在哪里。隨著更多的數據存儲被上傳至云端+邊緣端的服務器,服務器操作系統的價值將會進一步提升。

再說回歐拉,在任正非的介紹中,openEuler的定位是瞄準國家數字基礎設施的操作系統和生態底座,承擔著支撐構建領先、可靠、安全的數字基礎的歷史使命,既要面向服務器,又要面向通信和實時操作系統。

可見,從一開始,華為推進歐拉開源社區的戰略目的就很明確,要推動建設數字經濟時代的基礎設施和底座——這要比鴻蒙的“格局”大很多。

歐拉正是華為在這一領域埋下了一顆種子。2021年9月,華為在“全聯接2021”的行業大會上高調向世人展示了一個名叫“歐拉 openEuler”的操作系統。其前身是EulerOS,在華為內部研發已久,是一個企業級Linux操作系統。自2010年始,EulerOS更多服務的是華為的計算系統鯤鵬,這一干就是九年。

然而,隨著數字城市的建設,大型的金融結算服務、生活服務以及社交通訊等平臺也需要得到更好的保護。再加上全球部分服務器的停服事件,讓人們越來越意識到,中國需要建設好自己的開源社區,形成可持續的開源文化,并在制定操作系統標準上掌握一定的話語權,才可以充分面對各種不確定的因素。

于是,華為在2019年宣布EulerOS開源,大家都可以用,也可以進行商業化;2021年9月,華為宣布升級歐拉,從服務器操作系統,升級為數字基礎設施的操作系統,支持IT、CT、OT等數字基礎設施全場景;2021年11月,歐拉開源操作系統正式捐贈給開放原子開源基金會,由企業主導轉變成為產業共建、社區自治的開源社區發展模式。

開源四年,由“獨”到“眾”,歐拉的潛力被進一步釋放。

在剛剛過去的以“崛起數字時代 引領數智未來”為主題的2023操作系統大會上,官方宣布,openEuler開源社區已吸引了16800+名開源貢獻者,成立了100+個特別興趣小組(SIG),1300+家頭部企業、研究機構和高校加入社區,貢獻社區,全球下載量超過210萬。

另據IDC中國副總裁周震剛分享的最新調研成果,2023年中國服務器操作系統領域,openEuler市場份額名列第一,達到了36.8%。毫無疑問,openEuler已成長為中國第一服務器操作系統。

03. 成功的定義,有且只有一個

左鴻蒙,右歐拉,華為已經向世人展示了其在操作系統乃至基礎軟件層面的野心。

DoNews在大會上了解到,相比于早期更多服務于華為鯤鵬處理器,如今的openEuler已支持ARM、X86、RISC-V等全部主流通用計算架構。

在數字化的浪潮中崛起,openEuler在智能化方面也發揮引領作用,率先支持英偉達、昇騰等主流AI處理器。通過異構資源統一管理和調度,openEuler可實現CPU和XPU的深度融合,打通通用算力和AI算力,有效提升大模型的訓練和推理效率。

北航&openEuler工業機器人解決方案 DoNews攝

鼎橋&海思&openEuler 電力巡檢機器人解決方案 DoNews攝

創新成果也在逐步落地新場景,今年3月,openEuler嵌入式版本逐漸成熟并商用,補齊了openEuler全場景能力的最后一環;粵港澳大灣區國家技術創新中心、成都菁蓉聯創科技有限公司重磅發布了基于openEuler嵌入式能力的商業發行版。

中國工程院院士倪光南在大會上表示,經過多年發展,歐拉已經由一粒種子成長為參天大樹,承擔起構建我國信息領域“根技術”和數字經濟技術底座的重任。“歐拉系統已經在通信、金融、電力、交通、信息化等領域規模化商用。”

不止在國內,以openEuler為代表的開源系統正走向國際,在全球化方面取得實質性突破。目前,openEuler開源社區已經與九大海外頭部開源基金會開展深入合作,為150多個國家和地區提供服務,構建全球開源新生態。

然而在諸多專家看來,openEuler在目前為止還是難言成功。

開放原子開源基金會TOC(技術評審委員會)副主席熊偉向DoNews表示,openEuler在國際上確實可以看到一些機會,“過去一兩年發生了停服等一些影響,這個影響不光影響國內,也影響海外。海外已經有一些客戶在咨詢,甚至有一些客戶在做驗證,未來在海外還是非常有可能。”

openEuler委員會主席江大勇也坦言:“生物有達爾文,社會和生態也是有達爾文自然選擇的,歐拉從成立第一天開始,我們就認為要做一個國際性、全球性的社區,只有這樣才有生命力,才能長期發展下去。”

那么,要如何定義openEuler的成功?在熊偉看來:“openEuler成功的定義有且只有一個,那就是國際化的成功。”

歐拉也正在致力于打造國際化的開源協助平臺。

在技術生態方面,歐拉已支持全球98%的主流開源軟件;作為CI操作系統在云原生、大數據、存儲、數據庫、HPC等數十款開源社區,歐拉實現了上游原生支持,開箱即用。

歐拉還深度參與了OpenChain、OpenSSF等全球主流軟件供應鏈安全標準與規范的制定、推廣,率先通過OpenChain ISO 5230開源軟件協議認證,社區基礎設施達到OpenSSF SLSA L3標準。

“操作系統發展了幾十年,其實也遇到一些基礎上需要改變、升級、創新的地方。我們需要做一個新生態,最開始叫第二選擇,慢慢做好以后希望能變成更好的選擇。我們還是堅持跟全球的生態體系是一體的,希望通過我們的努力,不僅服務好中國這片土地,也能服務好全球,貢獻一些中國智慧。”江大勇表示。

結語:

過去幾十年間,從底層的算力到上層的應用都在快速發展,無論是云操作系統、服務器操作系統、桌面操作系統,還是移動端的操作系統,都出現了源自中國創新主體的項目。

在這盤生態棋局中,破局之路遠非一朝一夕就能走完的,要在摸爬滾打中撬動機會。

華為在這一點做出了很好的范本,鴻蒙和歐拉顯示了其戰略決心。目前兩大系統已經實現了內核技術共享、生態互通,基本可以覆蓋從云到端的所有場景,帶動產業發生變革。

華為曾經說過,「做生態不是攔路搶劫,而是讓生態長久和持續地繁榮。只有玩家越來越多,盤子才會越做越大。」稻盛和夫也曾經說過,「極致的利他,才是最好的利己。」經驗證明,開源、合作,格局打開,是未來變革的主題。

鴻蒙歐拉雙雙第一,到現在才看懂華為生態這盤棋
掃描二維碼查看原文
分享自DoNews
Copyright ? DoNews 2000-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