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馬盟
編輯:楊亮
從簡單的文化元素借鑒,到景區非遺跨界聯動,再到文化深度化定制的創新融合,“游戲+文化”模式在近幾年來不斷地卷出新高度。如今,以游戲為文化輸出載體,滿足游戲用戶的人文訴求,讓本土新生代人群接觸并了解中華文化的底蘊和精髓,不僅被證明具備了廣闊的商業價值,在國家新聞出版署下發的《關于實施網絡游戲精品出版工程的通知》中,具有文化內涵的精品游戲也成為了文化海外輸出的重要一環。
一面是精品化時代的紅海市場競爭,一面是文化輸出的強烈政策號召,到底什么樣的產品足夠能打?或許三七互娛“游戲+傳統文化雙向賦能”的產品探索是行業想要的那個答案。
雙向賦能,并非1+1“縫合”
作為一家全球TOP20上市游戲企業,三七互娛在創立之初就秉承著“傳承中華文化精髓”的企業理念,將中華文化植入游戲世界觀、故事劇情、場景以及服化道等多個層面當中,旗下熱門產品如《叫我大掌柜》、《斗羅大陸:魂師對決》等從游戲元素設計的傳統文化體現,到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跨界聯動,可以說三七互娛是最早玩轉“游戲+傳統文化”創新融合的企業之一。
游戲與傳統文化的融合并非簡單粗暴的1+1“縫合”。三七互娛認為,傳統文化和游戲是雙向賦能的。傳統文化是游戲創作的文化“基底”,為游戲開發者提供了豐富的內容生態及文化內涵;另一方面,游戲又為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創新提供了新思路、新場景。
對于游戲產品來說,挖掘傳統文化的精髓,從而汲取“養分”,然后在產品的底層開發和設計上實現深度融合,不讓文化體現流于表面,而是創造出用戶能夠沉浸其中的感官體驗,才能達到1+1大于2的融合效果。
以《叫我大掌柜》為例,游戲以“宋朝商貿文化”作為玩法設計的底層邏輯,并選擇了北宋時期畫家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為藍本進行場景設計,還在游戲中設置了采詩官、戲劇藝人等角色,以及對對子、投壺、蹴鞠等宋朝文化特色元素,為玩家打造了具備沉浸感的兩宋繁榮盛景體驗。今年早些時候,游戲上線以“海上絲綢之路、水下考古、文化修復”為核心的“南海絲路”版本,收獲玩家一致好評,推動游戲在日本和港澳臺市場品類暢銷榜排名的躍升。
這并非游戲的首次文化聯動,《叫我大掌柜》曾先后與頤和園、圓明園等三山五園,廣府文化以及京劇、醒獅等非遺項目、非遺傳承人進行主題版本合作。
今年年初的“千年商都 掌柜同游”廣府文化探尋版本活動,更是讓玩家以游戲互動的方式深入了解廣府文化的內核。而在去年,游戲還融合了國粹京劇文化元素推出“暢音閣”玩法,將京劇中的經典劇目、角色臉譜和油彩化妝等要素融入游戲玩法中,為游戲傳承京劇文化打開了新思路。
不止于傳承,更是創新融合,推出像《扶搖一夢》這樣傳遞國風美學的精品手游,三七互娛已經把傳統文化深入到游戲立項階段的高度定制當中,讓產品從里到外成為了古風文化的表達場景,實現雙向賦能的創新融合發展。
比如,《扶搖一夢》的人物、場景和過場立繪中大量使用金線勾勒技法,體現宋元朝代流行的織金技藝;運用古代傳統色譜配以水墨山水,在整體視覺上體現古韻之美;還在建筑設計中融入諸如硬山頂的民居,重檐廡殿的上朝宮殿等,展現中國傳統建筑之美。
據“廣州織金彩瓷”聯動紀錄片,三七互娛深入研究廣彩技藝文化內核,在廣彩技藝傳承人何麗芬老師的帶領下,讓絢麗濃郁、構圖嚴謹著稱的廣彩技藝能夠在游戲中得以還原,讓《扶搖一夢》與廣彩技藝最終成就了彼此。
《扶搖一夢》不僅獲得了行業和玩家的高度認可,還在近期拿下了2023 年度金翎獎“玩家最期待的移動網絡游戲”獎項,為中華傳統文化的游戲產品定制提供了“樣板”。
文化出海,游戲大企的使命感
“游戲+傳統文化”不僅影響著本土市場,同時還肩負著文化出海的時代重任。對于2012年便開展出海業務的三七互娛來說,“文化出海”這四個字是責無旁貸的使命,也是三七互娛成功走向全球市場的那張名片。
三七互娛認為,做傳統文化的全球化表達,要理解當地玩家的喜好和痛點,做好當地文化和傳統文化輸出的平衡尤為重要。不能為了傳播而傳播,而是要以海外受眾更易接受的方式來進行表達。
根據不同的游戲市場特性,給予用戶定制化產品,并充分做好這些市場的本地化工作。三七互娛的海外熱門產品《Puzzles & Survival》便是由此而來。
作為三消+SLG玩法融合的產品,《Puzzles & Survival》首先主攻該品類深受歡迎的歐美市場,并逐步覆蓋全球。策略上,將觸達的SLG核心用戶和轉化而來的泛用戶通過大社交氛圍融合為一體,再通過限定的版本活動、拍攝傳統習俗宣傳素材等方式,勾起海外玩家對于中華傳統文化的興趣。
以最近迭代的版本活動為例,游戲將小武僧形象和中國傳統功夫等元素融入其中,體現出中國的俠義精神。通過實踐得知,這種文化輸出方式深得海外用戶的好評。
用多元化方式講好中國故事
作為中國龍頭游戲企業,三七互娛對中國故事的講述并沒有停留在數字游戲這個單一渠道上,而是以更加多元化的方式傳播著中華文化的魅力。
結合元宇宙技術,三七互娛旗下首位虛擬人“蔥妹”,開展“城市漫步計劃”,以傳統節氣和著名文旅地標為創作靈感,運用AI助力創作生成相關海報,探索傳統文化和創新技術的融合發展。
而在三七互娛打造的 “非遺廣州紅”元宇宙虛擬營地上,用戶可以通過手機或者VR頭顯來欣賞粵劇大戲臺表演,以充滿科技味道的方式體驗了粵劇、廣東醒獅、粵語講古、廣東音樂等非遺項目的經典韻味。此外,三七互娛還推出了“非遺廣州紅”樂享系列數字藏品,讓非遺以現代潮流方式走入了年輕人群體當中。
以游戲為載體,以游戲化思路去創作,實現傳統文化的雙向賦能,三七互娛在商業價值和文化輸出上找到自己的成功之道,取得累累碩果,為中國游戲行業樹立了標桿。
在未來,三七互娛還將持續探索中華傳統文化的多元化呈現方式,讓游戲不僅是娛樂,更是助力中華傳統文化持續走出去的“全新表達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