溢價商品正在成為一種新的消費趨勢。
但“溢價商品”和“高價商品”還是有本質區別的,奢侈品最初作為服務王侯權貴彰顯雍容華麗的特殊存在,本身就具備“溢價”屬性。
事實也的確如此,在受新冠疫情影響全球經濟萎靡的大環境下,頭部奢侈品仍能做到逆浪漲價,還吸引到大批消費者實體店排隊購物,打的就是一出“家底厚”。
更加關鍵的是,站在奢侈品背后的消費群體,由于自身的資產雄厚,往往是受疫情和外部消費環境變化影響,最微乎其微的群體。
與之對應,受眾多為年輕人的球鞋,近年來,隨著爆款球鞋的緊俏,屢屢刷新終端成交價。
毫不夸張的說,如今一款爆款球鞋溢價后的終價,完全可以比肩同類型一線奢侈品,甚至碾壓。
隨著時代車輪慢慢的前行,越來越多年輕人開始接受溢價商品的設定。
溢價商品:
為信仰充值還是沖動消費?
在網絡上總能看到一些網友的銳評“在溢價商品面前,消費者往往會出現沖動消費。”
結合溢價球鞋反推就不難思考出背后邏輯:與熱門品牌聯名是基本;發售數量決定溢價上限;單品正價要足夠便宜,客觀上擁有溢價空間;網絡及媒體包裝;流量名人上身;不可被替代的品牌歷史;設計上的獨特,整體外觀要說得過去。
滿足這些特點的,火也只是時間問題,但其實這依舊不是驅使消費的真正核心,「越貴越買」是才是溢價購物人群的終極奧義。
Air Force 1作為Nike的長期現金“奶牛”,在各大聯名的加持下,更能給球鞋玩家們帶來耳目一新的感覺。
比如去年Tiffany x Nike的首度聯名,雖然被不少玩家戲稱毫無誠意,但是依舊沒能影響著這雙鞋的超高人氣,同時更是吸引了一眾潮流大佬相繼上腳。
即使在2799元的超高原價之下,由于限量的屬性,這雙鞋目前已經突破9000元大關,女碼更是擠入了萬元榜單,這種兼顧時尚潮流和舒適度的鞋子自然深得大眾喜愛。
如果說Tiffany x Nike的設計可以看出品牌方的用心,溢價也是情理之中的話,那下面這雙鞋簡直就是毫無新意可言。
Travis Scott x AF1是去年鞋友們期待值超高但又最不走心的聯名,除了在后跟位置蓋上了烏托邦的字樣之外,完全就是一雙純白基礎款。
甚至國外細心的網友發現,這雙鞋居然連貨號都沒改變,真就是拿大貨AF1到手DIY蓋了章。
但由于是Travis Scott的專輯聯名,目前在市場中居然有著幾百元的溢價表現(大人們時代變了)。
然而,當一些品牌以周為單位讓聯名泛濫時,消費者對聯名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了。
很多聯名推出,市場給到的反饋是,“麻木了,沒有新意,太多平替。”
當品牌聯名的標簽開始慢慢失去魔力的時候,明星同款又悄然貼了上去。
明星們腳上的球鞋,悄悄變貴了
低價時無人問津都說丑,高價后交易量陡增還反口一句真香。
回憶前些年,只要吳亦凡、陳冠希、周杰倫等人上腳后,都會使得價格上漲,更離譜的是只要標簽有“王一博”的名字,就有高漲線條的佳績。
這張全網瘋傳的惡搞王一博上身圖,都是他帶貨代表作,雖戲謔但真實,不得不承認,王一博的帶貨能力在某種程度上已經接下了吳亦凡的接力棒,各大球鞋平臺中「王一博同款」的標簽如雨后春筍般冒出。
不管王一博是不是上腳,只要他的社交媒體露出了某雙鞋,那這便成了買家賣家雙歡喜的金子,再加上王一博粉絲的極力宣傳,上到萬元限量鞋,下至春運蛇皮袋,新帶貨王的皇冠,粉絲給他戴得死死的。
當飯圈打榜的玩法侵入球鞋圈,那便是赤裸裸的膨脹交易,在粉絲的眼里,只要是與王一博相關的產品,即便不是代言合作關系,他們也會為一博沖業績,讓一博在全方位成為頂流人物。
小腰包成為致富法寶,打底褲成為倒貨新貴,王一博穿了,粉絲沖了,販子笑了。
如今只要是商品都逃不過限量即溢價的命運。
聯名越來越多,新意卻越來越少
喜茶作為和潮牌聯名的常青樹,過去一年,拋開聯名無語佛的翻車案例,喜茶大大小小做了18次聯名,也出了不少爆款:
FENDI聯名霸榜微博熱搜、芭比聯名上新首周銷量破300萬、周大福聯名沖上抖音帶貨榜第一(數據出自喜茶公眾號)
而今日推出的喜茶 x CLOT 2.0版本,又迎來了新的溢價單品。
目前各大喜茶門店也完成了上新,新款小飲料鎖定為CLOT龍躍紅,而配件則是徽章/貼紙和限定茶碗兩款套餐。
當然,這波聯名自然是逃不過黃牛販子們的關注,目前閑魚上各位老哥們已經開始激情轉賣了。
基本上一個茶碗的售價,已經要掛到79一個。
這個茶碗隨套餐購買,原價49元,四舍五入搶到就賺30塊,行,估計很快要出【喜茶代喝】這樣的衍生業務了。
當然,相比上次FENDI x 喜茶38元兩款免費贈送的的周邊杯墊在二級市場價分別掛出的109元和89元的水平稍遜一籌。
畢竟,Clot品牌力,還得是直男生力軍。
參考之前「藤原浩 x 喜茶」聯名,一幫人是真的把飲用的杯子都給留下DIY,就因為上面有一個閃電標,而且酷黑莓桑只賣19塊錢一杯。
包裝方面就別多問了,Clot出手,除了絲綢就是絲綢,盒子也是紅絲綢特盒呈現。
黃牛自然可恨,溢價商品更是讓人生厭,但商品始終被需要,溢價商品也不愁買家,在這樣的循環里,黃牛或許一直會存在。
如今的商業時代,資本滲透下。便宜沒好貨,好貨不便宜的宣傳已經深入人心,對于便宜的東西每個人心理都會有個作用,肯定質量不是很好。
但其實,很多工廠生產出來的質量不見得就相差很大,很多品牌也是尋找代工廠進行加工。
你會加錢到79元買一個CLOT × 喜茶茶碗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