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News2月15日消息,據《經濟日報》報道,全球半導體微影設備龍頭荷商ASML(ASML)14日發布年度報告,樂觀表示半導體市場已到達谷底,正出現復甦跡象,但也警告地緣政治緊張和美國可能擴大對中國大陸的出口管制,仍是營運風險。
ASML客戶涵蓋臺積電、三星、英特爾等國際重量級半導體大廠,更是這些半導體巨擘跨足先進制程不可或缺的關鍵機臺伙伴。ASML臺灣供應鏈包括家登、帆宣、公準等。
ASML財務長達森(Roger Dassen)在14日發布的2023年度報告評論表示:“我們相信市場如今來到跌勢的最低點,盡管無法預測未來的確切走勢,但復甦正在萌芽。”他說,“更長期趨勢確定無疑”,人工智能(AI)、電氣化、能源轉型,為ASML業務的利多。
盡管英特爾、德州儀器(TI)、英飛凌都半導體大廠已警告今年銷售疲弱,但ASML產品需求為業界指標,因為該公司是全球極紫外光微影設備(EUV)獨家供應商,客戶包括臺積電、三星電子、英特爾等芯片巨擘。
ASML主要銷售額也來自臺積電、三星、英特爾等大客戶,即便該公司不愿透露大買家名稱,但最大客戶2023年添購了價值87.8億歐元(94億美元)設備,占ASML整體營收32%。ASML去年整體銷售額當中,有54%出自兩家客戶。
然而,ASML也在年報中示警:“受出口管制影響的中國大陸實體名單,自2022年來持續增加”,“受限制的客戶名單和限制范圍可能改變”。ASML上月表示,預料美國和荷蘭的出口管制,將使該公司今年對中國大陸銷售的中階深紫外光微影設備(DUV)設備,減少約10%至15%。去年該公司的DUV銷售改寫紀錄。
中國大陸2023年超越韓國,成為ASML第二大市場,銷售占比達26.3%;中國臺灣仍穩居冠軍,銷售占比為29.3%。
ASML也提到,競爭對手持續增加,除了較舊型核心業務的傳統敵手日商佳能(Canon)和尼康(Nikon),非微影設備方面也有美商應材和科磊(KLA)等勁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