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News3月6日消息,“本來去應聘的,卻被騙花錢培訓了。培訓結束后根本沒有給我們安排工作崗位。”近日,去年本科畢業的大學生林欣(化名)向《法治日報》講述了自己的遭遇。
林欣說,2023年10月,自己應聘了云南××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公司面試官以她技術能力不足、無法勝任崗位為由,提出“只有通過實訓才能夠留在公司”。最終,她和公司簽訂了崗前實訓合同,并通過對方提供的貸款平臺貸款支付了培訓費。然而,實訓結束后,結果未能如其所愿——對方提供一份不錯的工作。
明明是求職上班,最后卻變成了花錢培訓。《法治日報》調查發現,類似的情況時有發生,求職過程中,一些用人單位或培訓機構,打著招聘的旗號,聲稱可以提供工作或兼職,前提是求職者自費參加他們指定的崗前培訓以提升技能。
不少求職者為了得到就業機會,支付不菲的培訓費甚至不惜貸款,然而到需要提供就業崗位時,卻發現竹籃打水一場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