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H.H
編輯?| 李可馨
來源?|?氫消費出品
ID?|?HQingXiaoFei
??今年315,揭開了梅菜扣肉預制菜的“遮羞布”。隨之而來的是小楊哥和東方甄選遭遇信任危機,整個預制菜行業再度站在了風口浪尖。近年來,預制菜行業的火熱有目共睹。隨著市場和資本的雙輪驅動,很多餐飲企業和食品公司都推出了相應的預制菜產品。
天眼查專業版數據顯示,截至目前,現存與預制菜相關的企業6.4萬余家;其中,2024年1-2月,新增注冊相關企業1320余家,與2022年同期相比上漲470%。從注冊資本分布來看,注冊資本在100萬元以內的相關企業占比44.3%,注冊資本在1000萬元以上的占比15.2%。從地域分布上看,山東、河南以及江蘇三地,預制菜相關企業數量最多,分別擁有8400余家,6100余家以及5300余家;從成立時間來看,32.1%的相關企業成立于1-5年內,成立于1年以內的相關企業占10.3%。
就整個預制菜市場而言,依靠大單品突圍是不少企業的核心戰略,尤其在搶占消費者對于品牌的心智上,大單品通常能夠發揮出巨大的作用,梅菜扣肉就是最為暢銷的預制菜單品之一。盡管315“槽頭肉”事件后,小楊哥道歉,東方甄選表態可支持僅退款,但公眾對于預制菜的熱情還是受到了影響,尤其對預制菜的頂流——肉類產品來說,消費者更是談“肉”色變。更給行業敲醒警鐘的,國家層面首次明確了預制菜的范圍,同時明確規定預制菜不能添加防腐劑,這必然是一場讓趨熱的行業冷靜下來的“大內省”,也是“良幣驅逐劣幣”的一次“大淘沙”。
?
“打開包裝、倒入碗中、放進蒸籠,15分鐘即可出鍋”,原本一項費時費力的餐桌硬菜,如今即便是不會做飯的人也能輕松“拿捏”。作為扣肉中的“狀元”,梅菜扣肉的口味具有普適性,很大程度上能夠滿足南北方人不同的飲食偏好。尤其是隨著預制菜的走紅,通過標準化和工業化,梅菜扣肉預制菜已經被端上了全國消費者的餐桌。在整個預制菜行業暢銷單品中,梅菜扣肉早已和酸菜魚等商品齊頭并進,牢牢把持著預制菜熱銷榜的前列。
市場表現好,品牌方們紛紛追利而至。縱觀整個行業,西貝莜面村、麻六記、全聚德等餐飲企業,上海梅林、雨潤、正大、聰廚等食品企業,還有麥子媽、珍味小梅園等公司均推出了自己的梅菜扣肉預制菜產品。產品包裝形式上,大多數梅菜扣肉預制菜采用方便即時加熱的碗裝形式,麻六記和西貝莜面村等餐飲企業則主打新潮的盒裝,還有部分品牌直接選擇了更易于運輸和保存的罐頭形式。在外包裝設計上,西貝莜面村用白色和淺黃色條紋打底,褐色和紅色用來標明品牌和菜品名稱;麻六記相對大膽,直接選用了大面積的深藍色,并印有龍形圖案。聰廚是綠色、梅林用了黃色罐頭包裝、珍味小梅園外包裝和梅菜扣肉的菜品本色類似,以褐色為主、正大則選用了黑色紙盒包裝。雖營銷思路各有不同,但就加工模式而言,行業對肉類預制菜的要求是一致的高:一,對食材新鮮度要求較高,有可追隨源頭的的優質肉質產品;二、足夠冷凍儲存條件,抑制細菌生長和繁殖確保安全,同時保證食物口感的“最佳賞味期”;三、高標準的加工環境,確保核心生產區和加工過程的衛生,以防止受到污染。?在315梅菜扣肉事件后,消費者紛紛表示“一分價錢一分貨,再也不買便宜貨”了,甚至有網友表示,“現在大概是網購梅菜扣肉最安全的時候了,之前9.9的梅菜扣肉都不見了,只剩下20+的了”。反觀各大品牌價格戰略,西北莜面村200g的梅菜扣肉產品,單件售價29.9元,4件裝單件19.98元;麻六記400g每盒,兩盒售價89.9元(1.12)。聰廚350g梅菜扣肉三盒售價69.9元;珍味小梅園規格均為380g,東方甄選三盒售價78元,梅林梅菜扣肉340g售價34.8元,正大虎皮梅菜扣肉300g售價34元。若按100g克規格計算,各大品牌梅菜扣肉產品均價在6-15元左右,聰廚最低為6.65元,麻六記、正大的梅菜扣肉達到11元多,西貝的產品達到14元。?目前從淘寶端產品詳情頁來看,大部分品牌沒有肉質來源介紹,西北莜面村和麻六記等品牌以優質五花肉和圖片為噱頭,其他品牌均僅標注豬肉。可見,目前行業在肉質預制菜的監管要求上,亟需一個統一的行業標準。?
在傳統中式餐飲店里,能夠被很多食客稱為“硬菜”的品類大多都和豬肉有關,如紅燒肉、脆皮肘子、蒜香排骨、粉蒸肉等等。現在包括這些耳熟能詳的大菜在內,也紛紛加入了預制菜的隊列。
據一畝田交易平臺所發布的“預制菜采購熱度排名Top15”顯示,豬肉預制菜當中除了銷量遙遙領先的梅菜扣肉,小酥肉、紅燒肉、鹵豬蹄和鹵豬耳等多款產品均在榜單內,除此之外還包括傳統肉類企業推出的魚香肉絲、紅燒肥腸和獅子頭,年夜飯禮盒當中主要有黃豆燜豬蹄、粉蒸肉、水煮肉片等。
具體到品牌來看,主打豬肉預制菜的品牌主要包括雙匯旗下的筷樂星廚,新希望旗下的美好食品、正大食品、安井、雨潤、味知香和亞明食品等。
其中,美好食品所推出的小酥肉已經處于該品類的塔尖,早在2021年就憑借該爆款獲得超10億元的銷售收入。此外,渠道類企業如盒馬、永輝超市、沃爾瑪等,都已發力預制菜賽道。
包裝、貯存、運輸、銷售等配套產業鏈的完善,加持著預制菜企業的發展勢頭。據艾媒咨詢數據顯示,以肉禽類預制菜市場為例,2023年中國肉禽預制菜行業規模為1544億元,同比增長25.3%,預計未來中國肉禽預制菜市場規模將持續擴大,2026年肉禽預制菜市場規模將達到3289億元。
行業發展勢頭迅猛,自然與逐利拋不開關系。以國內純正預制菜第一股——專注于半成品菜產業鏈相關業務的味知香為例,依據往年財報數據,僅在2023年其牛肉產品的總營收占比長期超過四成,毛利率也不低于20%。
按照純槽頭肉梅菜扣肉的進貨價格是140元/36碗(100箱以下200元/36碗),每碗的進貨價格是3.88元。加上冷鏈費5元,一箱的成本為28.26元,而主播賣給消費者則是59.9元,毛利率高達50%,同時,整個行業預制菜的平均毛利潤為30~50%,部分企業甚至高達70%。
天眼查專業版數據顯示,我國目前有3萬家肉制品加工相關企業。從地域分布上看,江蘇、福建以及河北三地,肉制品加工相關企業數量最多,分別擁有3900家,3500家以及2500家。
而根據天眼查天眼風險的顯示,從事肉制品加工相關的業務企業中,3.52%的相關企業曾出現法律訴訟,11.31%的相關企業曾出現經營異常,2.39%的相關企業曾出現行政處罰。
預制菜行業本應該是食品工業的進步,它的服務半徑、版圖拓展本應該更寬。
從消費端來看,消費預制菜的對象同時包含了B端和C端用戶,在占比較高的B端市場,預制菜的重點目標一直都是連鎖餐飲行業,2022年新一線城市當中連鎖餐飲企業的門店分布最多,占比為23%,一線城市占比為11%,累計來看二線及以上城市的比重超過了55%。
在C端市場,預制菜的表現同樣不容小覷。結合《京東流動年貨消費觀察》顯示,龍年春節期間年夜飯相關的搜索同比增長超過2倍。一項生鮮平臺的調查顯示,有21%的受訪者在年夜飯上會直接選擇預制菜套餐,33%的受訪者選擇自己做并搭配預制菜。
此次,315晚會對“梅菜扣肉”的出手,進一步顯示了國家對預制菜行業大力整頓的決心,勢必將帶來整個行業的洗牌,雖然短期內難以避免震蕩,但長期來看是有利的。
尤其結合日前剛頒布的新規來看,國家開始“扶正”真正規范的預制菜企業,讓好的企業留存下來,讓“蹩腳”的企業真正退出市場。
3月21日,市場監管總局、教育部、工業和信息化部、農業農村部、商務部、國家衛生健康委聯合印發并解讀《關于加強預制菜食品安全監管 促進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通知》。首次在國家層面明確預制菜范圍,凈菜、主食類產品、中央廚房制作的菜肴不屬于預制菜范圍。
同時,明確規定預制菜不能添加防腐劑,嚴格使用添加劑,大力推廣餐飲環節使用預制菜明示,保障消費者知情權和選擇權。
這一新規雖然嚴格,但卻為整個行業帶來了曙光。肉類預制菜要長久發展,首先要解決行業準入門檻低、食品安全無法得到保障等問題,這一《通知》無疑是一劑良藥。
這次315梅菜扣肉的典型事件,希望真正能成為預制菜行業的轉折點,讓預制菜逐步進入良性發展的新階段,消費者亦無需在便捷和安全面前顧此失彼,真正能吃得放心,吃得安心。
不管是預制菜頂流,還是頂流預制菜,是時候支棱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