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 文? 林
編輯 | 楊博丞
題圖 | IC Photo
蘋果破天荒地降價了。
618來臨,各大手機廠商紛紛開啟降價促銷模式,但這次。高傲的蘋果也在降價之列,降價高達2000元。
日前,市場調研機構TechInsights發布最新數據:2024年一季度,中國智能手機出貨量為6330萬臺,同比增長1%,結束了連續11個季度的下滑。
其中,前五大智能手機廠商總共占據了81.5%的市場份額,表明市場越發集中,其他廠商在規模和渠道方面將繼續面臨巨大的挑戰。
而值得注意的是,在國內智能手機市場開始復蘇時,蘋果在中國市場的份額卻僅為13.7%,這一數字不僅遠低于其歷史水平,更是跌出了前五名之外,被歸類為“Others”類別。此外,多家機構數據也顯示,今年一季度,蘋果出貨量下滑。
現如今,國內手機市場大洗牌,AI成為角逐的新賽道,一直“躊躇不前”的蘋果似已失去往日的創新沖勁,在即將到來的AI手機時代落得下風。
一、誰搶了iPhone的份額?
盡管各家機構的統計數字互有差異、榜首不一,但可以肯定的是,蘋果手機已跌落神壇,銷量繼續被國內同行所超越。
據TechInsights發布的數據顯示,2024年第一季度,OPPO(含一加)以17.1%的市場份額領跑國內智能手機市場,榮耀以16.7%的市場份額位列第二;緊隨其后的是的華為、vivo和小米,分別以16.6%、16.1%、15.0%的市場份額位列第三、第四和第五;而蘋果以13.7%的市場份額跌出了前五名,漸漸“泯然眾人矣”。
圖源:TechInsights研報截圖
而在全球市場上,蘋果也遭遇了滑鐵盧。據Canalys數據顯示,蘋果在核心市場遭遇挑戰的情況下,一季度全球出貨量出現雙位數下滑,降至4870萬部,位居第二。
iPhone銷量不佳,這在蘋果5月份發布的最新財報中也能得到印證。今年前三個月,蘋果公司實現營收907.53億美元,同比下降4%;作為其第三大市場的大中華區營收163.72億美元,同比下降8%。這是自2020年一季度以來,蘋果在該區域的最弱表現。
要知道,這還是在今年1月份,蘋果中國官網罕見地開啟“迎新春限時優惠”背景下的銷售成績。可即便這樣,蘋果出貨量依然在下滑。
近些年,無論是在信號通話、電池續航、電池低溫性能等傳統領域,還是在屏幕防摔、AI拍攝、折疊屏等創新功能上,iPhone都顯得競爭力不足。在華為手機沒有推出高端旗艦機型的日子里,因為國內其他手機廠商還不夠強大,蘋果尚能維持自己的優勢慣性。但隨著華為的回歸,蘋果高端市場被搶走很大一部分。
據此前Canalys發布的2023年Q4中國手機市場報告顯示,華為出貨1040萬臺,通過旗艦新品出貨同比上升47%,回歸前五榜單,排名第四。今年前6周,華為在中國市場銷量暴漲64%,市占率從9.4%上升到16.5%,超越了蘋果。
圖源:Counterpoint數據報告
尤其是華為Mate 60 Pro通過自研麒麟芯片以及衛星通話等創新功能,成為拉動華為出貨量的增長,成功搶下了iPhone的高端市場。
也是因此,盡管拿出了調價促銷的“殺手锏”,但蘋果面臨競品的挑戰和壓力還是日益增大,亟需從軟硬件全方位升級創新來吸引消費者。此外,蘋果也因為其去年四季度沒有新機發布,彼時推出了新品的廠商,則在今年一季度產品持續放量,繼續蠶食著蘋果的份額。
二、手機廠商為AI各顯其能
談及國內智能手機一季度市場時,IDC中國區副總裁王吉平曾對媒體表示:“首先,從排名上來看競爭非常激烈。其次,有AI加持的手機廠商增速表現更好。”
關于手機廠商對AI的進一步探索應用,可以追溯到去年8月份。彼時華為、榮耀、小米、OPPO等 Top 級手機廠商都開始積極嘗試大模型落地方案。
現如今,AI已經成為手機產業鏈角逐的一個新賽道,芯片廠商、終端廠商、云服務商、應用廠商都已經加入進來。手機廠商們基本都已經發布了自己的AI大模型,
例如,TechInsights研報中前五的手機廠商:
OPPO認為,從行業發展判斷來看,AI手機將是繼功能機、智能機之后,手機行業的第三階段。OPPO創始人兼CEO陳明永更是強調要“舉全公司之力”,抓住時代機會。
于是,OPPO率先制定了AI“三板斧”戰略:成立AI中心、三級大模型部署策略、1+N智能體生態戰略,并基于此戰略在人員架構上做出重大調整,把所有AI相關的職能部門放到這一實體組織中。同時在人員資金等投入上,不設上限。
在建立了OPPO AI 濱海灣數據中心,推出了安第斯大模型(AndesGPT)后,OPPO的首款AI手機Find X7系列,已經能夠實現系統級Agent,AI消除功能、AI通話摘要、AI超清合影等AI新功能,讓大眾更為具體地窺見了AGI的模樣。
研報中,排名第二的榮耀則是以“AI四層架構”理論為基礎:
- 第一層用AI使能跨系統融合,讓不同的操作系統通過AI來做決策,實現手機、平板、PC等設備之間的無縫連接和數據共享;
- 第二層用AI重構操作系統,讓手機越用越懂你、越用越好用;
- 第三層是AI在端側的應用,比如摳圖、拍照渲染、總結文檔;
- 第四層則是AI的端云協同,將網絡AI大模型應用呈現。
由此逐步推出MagicOS 8.0、魔法大模型、平臺級AI深入系統,以及基于意圖識別的人機交互模式,致力于改變人去適應機器的傳統交互模式,讓手機能夠學習人,了解人,并能主動為人提供服務。
在4月底,IDC發布的最新手機季度跟蹤報告中,榮耀以 17.1% 的市場份額拿下第一。此次榮耀登頂,既是市場對其產品理念的認可,也表明了AI已成為關鍵的增長引擎。
而以“王者歸來”姿態展現于大眾的華為,在AI戰略地圖上不只有盤古大模型,昇騰云和鴻蒙生態也為華為AI大模型的落地和發展提供了必不可少的算力和生態。
以華為Mate60手機搭載的AI云增強拍照功能為例,以往,手機拍攝的照片在處理大合照場景等特殊拍攝場景時常常存在畫質不佳、細節模糊、噪點多等問題。
而在昇騰云X鴻蒙加持的云拍照增強下,手機將拍攝的圖片上傳到邊緣節點CloudLake,并通過華為云網絡傳輸調用終端主站的大規模昇騰集群來進行AI推理,經過算子優化后,推理時間從55s下降到3.3s,照片效果相較本地提升20%,更加高清、自然。
再比如發售不久的HUAWEI Pura 70系列,在影像上就提供了極速AI閃拍清晰技術,AI修圖大師中的AI消除功能更是將修圖效果提升到令人驚奇的程度。
據了解,AI消除功能采用了生成式盤古大模型架構,并利用海量高清圖片進行數據訓練,從而達到消除后照片的真實性與清晰度。
Vivo這邊早些時候打出了一套“藍科技”矩陣(藍心大模型、藍晶芯片技術棧、藍河操作系統和藍海電池),可通過終端、終端+云端和云端的多種不同組合,全面覆蓋vivo智慧生態的核心應用場景。
而對于用戶而言,最能直觀帶來感受的是基于“藍心大模型”打造的智能助手——“藍心小V”。
相較于傳統智能手機助手,藍心小V的功能覆蓋面較為廣泛,不僅可以輕松理解并執行用戶的自然語言指令,如搜索手機內的照片、文件及短信內容,還具有強大的問答、文本生成、文章潤色以及文生圖、圖生圖、路人消除和智慧識屏等多項高級功能,實現了生成式AI在移動終端上的深度應用。
與前四位相比,小米在AI手機上的發聲就比較低調了。相比于研究AI手機成品,小米似乎更注重AI芯片和算法。
不過,在今年的小米14 Ultra發布會上,小米影像大腦也打上了“首個AI大模型計算攝影平臺”的名號,并以“Xiaomi AISP”作為全新名稱。官方稱,Xiaomi AISP不僅能大幅提升影像處理速度,也能在畫質、色彩還原等方面達到新高度。
值得注意的是,小米的AIoT(AI+IoT)平臺已成為全球最大的消費級AIoT平臺之一。可以預見,不管小米AI手機做得如何,只要其AI芯片或大模型有所突破,所能帶來的市場空間將不可小覷。
可以看出,正如IDC總結的那樣,手機廠商們的AI思路主要包括三個部分,第一是語音的助手喚醒,第二是端側要有模型,第三是智能體里有開發平臺。
截止目前,國內頭部手機廠商的旗艦產品中,語音助手、端側模型已經成為標配,端云結合的算力配置更是成為趨勢。而蘋果由于其缺席折疊機、AI浪潮以及在性價比上被同行旗艦機反超,顯然在市場競爭中已落下風。
三、“機隨意動”的AI手機還有多遠?
根據IDC的預測,自2024年起,新一代AI手機銷量將會大幅度增長,并帶動新一輪換機潮,2027年AI手機出貨量將達到1.5億臺,市場份額超過50%。雖然目前AI手機占比還較小,但是已經和折疊屏一樣成為新驅動力。
同時,Canalys也在中國AI市場趨勢洞察報告中提到,防守市場份額并開發新的功能已經成為行業重點,而AI恰好是這一戰略轉變中的關鍵因素。
不過,盡管各大手機廠商的AI創新功能層出不窮,但我們距離接觸到真正的AI手機還有很長一段路。
榮耀CEO趙明認為,AI手機意味著用AI來重構和使能手機應用和操作系統,以及消費者體驗和業務邏輯的方方面面,“手機AI不等于AI手機。”
今年2月,IDC聯合OPPO發布了一份《AI手機白皮書》,提出了定義AI手機的四項全新標準,更為直觀地展現了AI手機的技術性和復雜性。
在AI時代,手機中接入或者內置大模型在無數次觀察屏幕上的各種用戶操作后,將會越來越精確的分析并總結出用戶使用手機時的既定行為模式,并可以借助一些 Agent 技術,為用戶提供自動化、個性化的操作。
例如出行時,到地鐵站手機就會自動彈出乘車碼,到機場會彈出登機牌;找照片時,只需要說出照片的特征,那張照片就會呈現在眼前;下班后,手機能自動幫你連接電視、投影儀等設備,并投屏好昨天未看完的電視劇,你只需要點擊播放即可。
設備和服務始終跟隨人,手機成為個人意識延伸的一部分。
這里,我們不妨再大膽一點去設想,當下AI和VR都已經取得了令人矚目的進步和成果,如果將兩者結合,電視劇《魔幻手機》中那個能根據用戶的喜好和需求,提供各種服務和娛樂,甚至成為用戶朋友和伴侶的“傻妞”,是不是也可以期待。
圖源:電視劇《魔幻手機》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今年2月,時代雜志報道稱,蘋果解散了2000多人的造車團隊,并將約1/3的團隊成員轉向AI部門,推動生成式AI項目。
同月,蘋果CEO庫克向福布斯透露了生成式AI項目進展:將會在今年6月的全球開發者大會,或是秋天的iPhone新系列發布會上公布最新進度。
盡管創新速度大不如前,但大家對蘋果的技術濾鏡仍在,期待蘋果能給AI手機市場帶來一個驚喜。
總之,如果說2023年是AI終端崛起的元年,那么今年就是AI終端磨合和發展的重要一年。在AI的推動下,手機廠商將會在今年帶來更多創造性的功能,不斷推動手機行業進行下一波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