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News8月28日消息,復星醫藥(600196.SH;02196.HK)公布2024年上半年經營業績。報告期內,復星醫藥實現營業收入204.63億元人民幣,不含新冠相關產品,營收同比增長5.31%;實現歸母扣非凈利潤12.54億元,其中,2024年第二季度實現歸母扣非凈利潤6.46億元,環比增加0.37億元。
報告期內,復星醫藥通過經營現金流優化、供應鏈管理以及控制資本性支出等多項措施,保障穩健的自由現金流,實現經營現金流19.07億元,同比增長5.36%,優于當期經營性利潤的增長。此外,持續推進資產結構優化,加速現金回流。2024年以來,復星醫藥已完成處置及已簽約待收回的處置總額超20億元。
近年來,復星醫藥在實體瘤、血液瘤、免疫炎癥等核心領域積極布局,創新產品持續兌現,并在血液瘤、乳腺癌、肺癌等腫瘤領域有多項創新成果兌現,惠及全球患者。
上半年,其核心制藥業務實現營收146.77億元。自主研發及許可引進的4個重點創新產品的共9項適應癥于境內外獲批,除重點創新品種外,復星醫藥還有38個仿制藥品種于境內外獲批。
圍繞未被滿足的臨床需求,復星醫藥通過自主研發、合作開發、許可引進、產業投資等多元化、多層次的合作模式,持續豐富創新產品管線,并不斷聚焦差異化、高技術壁壘的產品研發,持續提升管線價值。
2024年上半年,復星醫藥研發投入27.37億元,其中,研發費用為18.62億元。制藥業務研發投入24.06億元,占制藥業務收入的16.39%,其中,研發費用為15.72億元,占制藥業務收入的10.71%。
根據全球權威機構Citeline發布的《2024年醫藥研發年度回顧》白皮書(Pharma R&D Annual Review 2024)顯示,復星醫藥連續第三年入選“全球TOP25管線規模的制藥公司”,體現其高質量研發能力。
在腫瘤領域,復星醫藥自主研發的首款生物創新藥漢斯狀(斯魯利單抗注射液)作為全球首個一線治療小細胞肺癌(SCLC)的抗PD-1單抗,于2022年3月開始國內市場商業化上市,至今已覆蓋四項適應癥,廣泛覆蓋肺癌、消化道腫瘤等高發腫瘤,已惠及全球超7.5萬名患者。目前,漢斯狀的第五項適應癥一線治療非鱗狀非小細胞肺癌(nsNSCLC)的上市注冊申請也已獲國家藥監局受理。
報告期內,復星醫藥自主研發的生物類似藥漢達遠(阿達木單抗注射液)4項新增適應癥獲國家藥監局批準,本次獲批后,漢達遠已獲批原研阿達木單抗在中國境內上市的全部8項適應癥,為成人和兒童自身免疫疾病患者提供更多治療選擇。
復星醫藥堅持開放式創新策略,除自主研發外,還積極通過BD途徑擴充產品管線,2024年6月,復星醫藥獲獨家商業化許可的蘇可欣(馬來酸阿伐曲泊帕片)于中國境內新增獲批第二項適應癥(用于治療既往治療反應不佳的成人慢性原發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癥(ITP)),可惠及更多患者。
此外,包括雙通道止吐藥物奧康澤(奈妥匹坦帕洛諾司瓊膠囊)、我國自主研發的首款鉀離子競爭性酸阻滯劑(P-CAB)倍穩(鹽酸凱普拉生片)、長效重組人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產品珮金(拓培非格司亭注射液)及創新晶型的心衰和高血壓治療藥物一心坦(沙庫巴曲纈沙坦鈉片)在內的已上市新品的入院及銷售如期推進。
在疫苗領域,復星醫藥已搭建以細菌性疫苗、病毒性疫苗兩大技術平臺為核心的自主研發體系,2024年3月,自主研發的凍干人用狂犬病疫苗(Vero細胞)于中國境內獲批上市,相關產線亦已通過GMP符合性檢查。
2024年上半年,復星醫藥自主研發、合作開發及許可引進的4個創新藥/生物類似藥共9項適應癥進入上市前審批/關鍵臨床階段。制藥板塊專利申請達124項,其中包括美國專利申請2項、PCT申請8項,獲得發明專利授權37項。
在自研投入的同時,復星醫藥充分踐行開放式研發模式,通過發起設立、管理產業基金等方式開展研發項目的孵化和投入,確保創新研發的可持續性;報告期內,完成50億元深圳生物醫藥產業基金的設立和備案。
上半年,多家投資機構看好復星醫藥的未來發展,特別是公司進一步聚焦創新藥和高值器械,將為公司后續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力。其中,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將復星醫藥(02196.HK)港股的目標價提升至17港元,并維持對復星醫藥的“增持”評級。中信證券給予復星醫藥A股32元的目標價,并維持“買入”評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