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News9月12日消息,近日,市民徐女士(化名)向新快報記者反映,最近她不斷收到拍拍貸的短信和電話,要求她通知“李某”還款,但她根本不認識這位“李某”。這樣的事情并不鮮見,在社交平臺上有不少網友發帖吐槽稱,被拍拍貸誤認為債務人或其親友,頻頻收到騷擾短信。
據悉,拍拍貸為美股上市公司信也科技旗下消費金融科技品牌,近年來頻遭投訴,問題包括暴力催收、“砍頭息”、亂收費等。9月5日下午,新快報記者聯系信也科技了解相關情況,截至發稿時未收到回應。
騷擾電話拉黑一個換一個不斷打
“每天接到好幾個催收電話,我快崩潰了!”近日,徐女士向新快報記者反映,最近她的手機頻繁收到拍拍貸的短信和來電,要求她告知一位“李某”,讓他盡快還款。然而,徐女士并不認識這位“李某”。
起初,徐女士以為是個人信息泄露而接到詐騙電話,但隨著騷擾次數的增加,她在網絡查詢后發現,確實有一個名叫拍拍貸的貸款平臺,她突然意識到,自己可能被誤認為是某個債務人的親友或緊急聯系人了。
此后,徐女士多次向催收方澄清自己與李某毫無關系,但騷擾電話仍舊不斷,而且每次打過來的都是不同號碼。“拉黑了一堆,他們又用別的號打進來。”徐女士無奈地說。
“如果我買了別人用過的手機卡,這種情況還能理解,但我這個號碼已經用了近10年,從來沒有換過,怎么就成了別人的催債聯系人?”徐女士對拍拍貸不加甄別的催收行為表示強烈不滿,認為這不僅嚴重干擾了她的日常生活,還可能侵犯了她的個人隱私。
新快報記者在社交平臺上查詢發現,不少網友有與徐女士類似的遭遇。9月4日,一位小紅書用戶發帖抱怨:“拍拍貸欠錢的人號碼都是亂登記的嗎?”據該網友透露,她的手機號碼已使用超過10年,但拍拍貸方面卻認為這是債務人郝某某的聯系方式,導致她頻繁接收催收短信。
該網友憤怒地表示:“拍拍貸公司請核實清楚欠錢人號碼,再給我發這種短信我就要投訴你們公司了!”
公開資料顯示,拍拍貸成立于2007年,是中國最早的P2P網貸平臺之一。2017年,拍拍貸在美股上市。同年,P2P監管政策加速落地,在此背景下,拍拍貸于2019年更名為信也科技,轉型助貸業務。如今的拍拍貸,是信也科技旗下消費金融科技品牌。
月增投訴超千條以暴力催收居多
新快報記者注意到,拍拍貸在其官網指出,公司“高度重視消費者權益保護,并將消保理念融入產品、技術、合規、客戶服務等全服務流程”。但從拍拍貸的實際運營情況來看,似乎與其官網描繪的情況有所出入。
黑貓投訴平臺顯示,近年來拍拍貸頻繁遭到用戶投訴。截至9月6日,針對拍拍貸的累計投訴量已超過45000條,其中最近一個月內新增投訴超過1000條。
從投訴內容來看,問題多集中在暴力催收上。一名投訴者稱,拍拍貸給其領導及上級部門的人發送催收短信,催收員私自添加微信騷擾,還發送虛假訴訟短信冒充公職人員;另一名投訴者說,拍拍貸在聯系得上其本人的情況下,每天十幾個電話騷擾,并騷擾親朋好友泄露借款信息。
值得注意的是,《互聯網金融貸后催收業務指引》規定,金融機構和第三方催收機構應只向債務人催收,不應向聯系人催收;聯系人明確拒絕催收人員的請求或要求催收人員不得再聯系的,催收人員不應再與其聯系;催收人員不應隱瞞或偽造身份等。
此外,還有用戶投訴拍拍貸存在“砍頭息”、亂收費等問題。多名投訴者表示,在拍拍貸貸款后,發現借款賬單中收取了利息、擔保費、風險保障金三項費用,導致總費用遠超民間借貸利率的司法保護上限,懷疑該平臺存在“套路貸”行為。
從業績來看,2024年上半年,信也科技實現營收31.68億元,去年同期為30.76億元;凈利潤為5.51億元,去年同期為5.90億元,出現了增收不增利的情況。與此同時,90天以上逾期率也較去年同期出現上升,達到了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