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News11月5日消息,相關數據顯示,經過多年的努力,國內5G建設成績斐然。截至2024年9月末,中國5G基站總數達到408.9萬個,5G移動電話用戶數達到9.81億戶。
然而,在5G網絡部署取得顯著成果同時,5G的發展也面臨兩大挑戰:一是商業潛力未充分挖掘,二是5G網絡運營難度提升。
作為一家進入中國市場超過130年、唯一參與了中國從1G到5G移動網絡建設的外資企業,愛立信依然在市場上牢牢站住一席之地。當5G邁入5G-A時代后,這家公司也將新質生產力帶入新的階段。
10月25日,愛立信在京舉行了秋季媒體溝通會,在“新質網絡創造新質價值”的主題下介紹并分享了AI時代下加速5G商業化的最新實踐與進展。
如今,5G已經成熟商用,5G-A元年也已拉開帷幕,然而5G價值變現卻相對滯后,龐大的網絡投資未能有效地轉化為商業價值——運營商在投資5G后發現網絡流量增加但效益未提升,主要原因是5G變現能力不足。
在愛立信看來,將“5G高性能網絡”變成“高性能可編程網絡”,是實現5G商業成功的思路之一。
愛立信中國區總裁方迎向包括DoNews在內的媒體解釋到,可編程網絡依托“差異化連接”、“AI賦能和意圖驅動”以及“網絡能力開放”三大基石,讓網絡更靈活、更智能、更開放。
01、建立差異化連接
?
業務感知是實現差異化連接的網絡基礎。目前,愛立信85%的業務能力可有效識別,并能為不同業務提供包括統計、無線調度、載波聚合、流量控制等在內的差異化保障。
愛立信中國區網絡產品方案總經理吳日平向媒體表示,這些資源的調度均可實現毫秒級的實時響應,并且具備實時匯報與報告的功能,以便迅速調整并優化差異化連接的實現效果。“高性能可編程網絡,可以達成增強用戶體驗、提升營收能力、降低運營成本三大商業目標。”他補充道。
值得關注的是,愛立信中國區CTO王浩博還提到,5G業務模式正進入同質化競爭。
雖說5G的商用一舉扭轉了全球運營商ARPU值逐漸下降的頹勢,到今天全球運營商ARPU值相較2020年增長了5%。但自2023年下半年起,5G先發市場ARPU值增長放緩或下降,原因是傳統按量計費模式走到盡頭,同質化競爭導致用戶的移動業務收入增長乏力。
?
而打破這一局面,關鍵在于如何促使業務模式升級,并在全新框架下實現用戶體驗的差異化。差異化主要涵蓋三個層次:
- 基礎層面的速率差異
- 業務捆綁方式的創新
- 深度的差異化體驗
其中,前兩者主要體現在網絡、應用與用戶交互上,最高層次的差異化體驗則建立在網絡與應用之間深度互動與個性化定制的基礎之上。要實現這一目標還需兩個關鍵能力:實現網絡的差異化連接、將網絡能力向開發者全面開放。
02、深度融合AI,開放網絡能力
從ChatGPT爆火到Sora登場,生成式AI已展現出令人驚艷的生產力和創造力。當這場AI熱潮涌入通信行業,網絡運營管理和網絡運行模式又會發生怎樣的變化?
愛立信基于多年的AI探索和實踐積累,以全新的視角詮釋了AI在通信業的巨大價值潛力。愛立信中國區云軟件和服務總經理張志軍認為,AI技術是解決通信網絡領域復雜挑戰的核心能力。
愛立信在過去十年間,已經開發了智能自動化平臺、智能運營引擎、網絡設計與優化等十大技術產品方案,涵蓋基礎設施、網絡性能、安全、客戶體驗、高效運營、能源管理與可持續性等多個場景,起到了積極作用。
愛立信中國區云軟件和服務總經理張志軍總結歸納了愛立信在電信AI領域的一些進展和藍圖,主要包括四個方面。
首先,愛立信已經明確了在所有的產品和服務當中要積極融入AI技術,推動在可編程網絡的全面應用。
其次,愛立信在AI領域擁有強大的專利支持,技術與業務緊密結合,彰顯愛立信在電信AI領域的實力。
再次,全員賦能AI。截止到目前,愛立信已經有超過3萬多名員工完成了相關培訓和考試,他們依托多年的電信專長,與AI能力結合,確保給客戶提供更具創新和差異化的AI解決方案。
最后,通過驅動運營模式轉型、共享數據驅動的知識生態系統,幫助客戶建立基于數據和AI的智能化網絡。
與此同時,愛立信還在不斷開放網絡能力,聚焦“建”、“管”、“用”,最大限度發揮技術經驗優勢,助力中國通信產業與數字經濟的高質量發展。
從“建”網角度,愛立信正在積極參與國內5G-A網絡的建設,推進包括多載波聚合、Redcap的商用,并參與了中國移動5G-A與其他新技術的測試和預商用。
從“管”網角度,特別是綠色節能方面,愛立信與江蘇移動合作,在南通現網的3200多個基站部署了4G和5G基帶節電解決方案。?
從“用”網角度,愛立信向媒體介紹了張家港港口的5G案例。愛立信、江蘇移動與張家港港務集團完成了張家港港5G智慧港口的商用部署,在該項目中,5G技術真正融入到了“生產要素”的環節,助力張家港干散貨碼頭實現了關鍵生產環節的無人化、自動化與智慧化,為5G技術的行業應用開啟了新的思路與路徑。
03、推動5G-A網絡創新與商業化
什么才是5G商業化的關鍵?愛立信方面認為,5G-A階段最重要的是打造高性能可編程網絡,為整個通信網絡未來的發展可持續的健康發展夯實基礎。
王浩博告訴DoNews,從全球來看,5G的發展進程并不是十分均勻,有些地區現在還停留在4G,有的地區是5G的NSA(非獨立組網),有的地區是上了SA(獨立組網)......技術的復雜性導致這種差異比以往更加明顯。
“不同市場對5G-A的觀點是完全不一樣的,一些后發市場或者比較保守的市場,他們看5G-A可能覺得暫時沒有太大必要,先進的市場則希望5G-A大家一齊趕上來。愛立信作為一家全球的設備服務提供商,從整個產業的角度來說要平衡這三點(技術和需求,投資和回報,當下和未來),讓5G-A作為一個很好的發展橋梁,順利過渡到下一個全球統一發展的時代,6G時代。”
據了解,海外的全球移動5G流量約有50%是通過愛立信支持的網絡進行傳輸,憑借愛立信的5G-A軟件,服務商能夠更快地向高性能可編程網絡邁進,并實現其業務目標。?
就在近期,愛立信為5G-A帶來了全新的無線接入網(RAN)軟件功能,發布了七款5G Advanced軟件產品,包括實時AI驅動自動化、室外定位、RAN的差異化連接、能源效率和管理、設備電池性能等。
這些功能基于開放式網絡架構、人工智能(AI)和自動化以及意圖驅動型網絡,通過衡量不同的性能水平并將其與服務水平協議(SLA)相匹配,使CSP能夠更輕松地引導網絡,以實現業務和可持續發展目標。
新的軟件產品將在2024年第三季度至2025年第一季度之間以軟件訂閱的形式投入商用,屆時將進一步提升性能,增強用戶體驗,推動收入增長和運營效率的提高,為行業開辟新的可能性。
隨著進入5G-A階段,圍繞助力運營商加速5G商業化,實現5G價值的需求,愛立信將繼續利用自身先進技術助力運營商夯實網絡基礎,優化運營以及開展服務創新,并推動網絡能力開放加速5G應用創新的規模化,讓可編程網絡這一愿景逐步落地,并更好的服務于通信產業與社會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