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News3月4日消息,據封面新聞報道,全國兩會召開之際,全國人大代表、58同城董事長兼CEO姚勁波提交了四份聚焦民生服務的建議,圍繞人工智能賦能生活服務業、促進大學生就業、保護承租人權益、推動家政行業發展等關鍵議題,建議通過政策支持與產業創新“雙輪驅動”,激發傳統服務業活力,推動就業、住房、消費等良性循環。
加力政策精準滴灌
推動人工智能從“通用”到“行業專用”
目前,我國人工智能產業正處于“前沿研發突破”與“行業應用爆發”并行的關鍵時期,但在傳統服務業的智能化轉型過程中,仍面臨前期投入高、見效周期長、小微企業推廣難等問題,影響了行業升級的速度和深度。姚勁波建議,需要政策支持精準“滴灌”,加速人工智能從“通用”向“行業專用”轉化,推動民生服務智能化升級。
他建議,在人工智能應用端推廣場景應用補貼、算力券補貼等激勵措施,降低傳統行業使用AI技術的門檻;設立專項債、銀行專項貸款,為傳統行業智能化轉型提供長期資金支持。
2024年餐飲行業數字化率達53.9%,零售行業為60%至80%,但家政行業的數字化率僅為10%。
姚勁波表示,數字化、平臺化發展是行業規模化、智能化升級的重要牽引力,建議政府打造“頭雁效應”,支持傳統服務行業頭部平臺企業上市融資,強化平臺賦能中小微企業的作用,帶動行業整體升級。此外,政府主導、企業和職業教育機構應協同發力,形成可復制的經驗模式,共同提升勞動者的“智能化素養”。
姚勁波表示,通過政策引導、技術賦能、人才培育的“三維攻堅”,將加速傳統服務業數字化升級,當保潔阿姨會用AI排班、房產中介善用VR帶看、月嫂懂得分析健康數據時,傳統服務業將真正邁入智能時代。
前兩年減半征收社保
促進應屆大學畢業生就業
就業是民生之本,2025年應屆大學畢業生將達1222萬人,然而,在經濟結構轉型和科技變革加速的背景下,企業也面臨轉型升級和降本增效雙重壓力。
姚勁波提出“減半征收社保,促進應屆生就業”的建議。他指出,社保及公積金費用約占企業用工成本的30%。近年來,各級政府相繼出臺階段性減免、緩返補社保費的政策,對穩定市場和就業發揮重要作用。
他建議,對吸納應屆生就業的企業,前兩年社保繳費減半,參保人員待遇仍按全額繳納標準執行。這將有效降低企業支出,提升企業招聘意愿,為高校畢業生提供更多就業機會。
據介紹,58同城為提升高校畢業生與市場需求的匹配度,一方面,通過新華英才大學生就業服務云平臺構建高質量就業體系,另一方面,依托AI智能匹配簡歷推薦、智能測評等技術,為大學生提供更精準高效的求職體驗。姚勁波表示,“降成本”與“提效率”雙管齊下,既能擴大就業增量,也能提升就業質量。
推動“租購同權”等政策落地
加強承租人權益保障
目前,全國房屋租賃人口規模已達到2.4億人。然而,承租人仍面臨押金被惡意克扣、租金非正常上漲、租購權益不對等難題。姚勁波表示,筑牢2.4億租客的“安居底線”,不僅保障民生權益,也將推動租賃市場向公平、透明、可持續發展。
他建議,建立押金托管制度,由第三方監管,明確押金退還和房屋損耗標準,減少押金糾紛;嚴格規范惡意清退,對斷水斷電等行為進行處罰;穩定租金上漲幅度,建議年度漲幅不超過5%;落實租購同權,確保租房群體在子女入學、醫療保障、積分落戶等公共服務上享有公平待遇。
減稅降負
激發家政行業惠民生、穩就業效能
隨著老齡化加劇和少子化趨勢,家庭對家政服務需求激增,58到家數據顯示,護老保姆和育兒嫂需求年同比增長兩成,三、四線城市生活服務類需求激增超200%,但行業仍面臨勞動力短缺、從業人員權益保障不足等問題。姚勁波表示,“家政行業一頭連著‘一老一小’剛需,一頭拉動著萬千勞動者的就業,建議通過個稅抵扣、稅費優惠、數字賦能和政策扶持等舉措,把‘家長里短’變成幸福生產力。”
面對“一老一小”的照護需求,姚勁波建議將雇傭保姆費用納入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范圍,每年限額2萬元至3萬元,與贍養老人、嬰幼兒照護個稅抵扣政策形成協同效應,減輕家庭負擔,刺激家政消費增長;將符合標準的家政企業納入政府養老服務供應商體系,享受部分非營利養老機構支持政策。同時,通過動態考核,對服務質量達標的企業給予財政補貼,提高養老護理員薪資水平,吸引更多人才進入行業。
姚勁波表示,民生服務高質量發展需政策支持與技術創新協同驅動。人工智能助力產業升級、社保減免促就業、租購同權穩居住、家政減稅擴消費等舉措相互聯動,將推動傳統服務業向“質效提升”轉型。未來,當保潔阿姨熟練運用AI優化排班,大學生就業實現“精準匹配”與“多元包容”雙軌并行,租客居住更安心,“一老一小”得到專業照護,社會民生保障更完善,高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