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News4月28日消息,據食品內參報道,近日,貝因美發布公告稱,公司創始人、董事長謝宏及多名高管收到中國證監會浙江監管局的警示函。這一行政監管措施源于監管部門現場檢查發現的多項違規行為,包括財務報表不實、控股股東資金占用以及關聯交易披露違規等。
根據公告,貝因美存在以下三大問題:
收入確認不規范:公司營業收入的確認不符合企業會計準則,導致已披露的定期財務報告不準確。財務報告失真不僅誤導投資者,也違反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辦法》關于信息真實、準確、完整的規定。
控股股東資金占用:貝因美控股股東貝因美集團存在非經營性占用上市公司資金的情形。經查明,貝因美集團在2021年和2022年分別占用了上市公司資金3091.66萬元和1693.55萬元,雖然后續均在當年歸還,但這種行為已構成對上市公司資金的挪用。
關聯資助未及時披露:貝因美對關聯方廣西全安圣企業管理有限公司提供財務資助,但未按要求履行董事會審議程序并及時信息披露,違反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辦法》有關及時披露重大事項的規定。
浙江證監局認定上述行為已嚴重違反相關法律法規,對公司及責任人依法下發警示函,并將有關違規記錄計入證券期貨市場誠信檔案。貝因美方面則表示,高度重視警示函提及的問題,正按照要求積極整改,并稱該監管措施不會影響公司正常生產經營。
然而,此次警示函暴露出的財務管理和信息披露問題,令投資者對貝因美的內部控制和誠信合規產生擔憂。自2016年起,公司業績進入下行通道,在近8年里貝因美有5年出現虧損。
行業龍頭伊利、飛鶴等企業的營收早已跨越百億甚至千億級別,貝因美營收規模僅為頭部企業的零頭。嬰幼兒奶粉行業國產品牌的龍頭寶座幾經易主——從三鹿到貝因美,再到伊利、飛鶴,乃至后來者君樂寶,市場份額此消彼長。